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毛红军“最早见于何处,又是怎样扬名国内外的?长期以来在中共党史和红军史著述中未见提及.经过查阅历史文献与有关史料考证发现,以朱德为军长、毛泽东为党代表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在她创建不久即被称为“朱毛红军”.尔后,随着红四军日益发展及其影响的扩大,“朱毛红军”成了全国第一支红军部队——井冈山红四军的代称,这不仅得到了党中央的肯定,而且为全党全军所公认.今天,我们考证这一称谓的来龙去脉,对于全面系统地认识朱德、毛泽东在创建人民军队中的伟大功绩,了解红四军在建军史上的历史地位,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上杭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曾9次到上杭,汀江两岸留下了他的光辉足迹。 第一次到上杭,解放古田镇 1929年春,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首次入闽,解放了长汀县城。5月19日,“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第二次入闽,21日抵达连城的庙前。正在上杭古田苎园准备扩大武装迎接红军的傅柏翠,接到毛泽东、朱德落款的信件:“红四军已入闽,部队到  相似文献   

3.
《中共党史研究》1990年第1期发表的汪杰同志的《<林彪传>的失误及其教训》一文中说:“在中国工农红军中,曾有‘两个’红四军”。事实上,在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曾存在过三个红四军。在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最早创建的红四军是朱德、毛泽东于1928年5月在井冈山成立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5月25日,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简称红四军。这是红军史上第一个“红四军”,也是第  相似文献   

4.
1930年6月,毛泽东在福建长汀主持整编红军部队,决定将活动在赣西南、闽西地区的红军第四军、第六军(不久改称红三军)和第十二军合编为红军第一军团,朱德任总指挥,毛泽东任政治委员和前委书记,而将林彪由红四军第一纵队司令员一下子提升为红四军军长(政委是罗荣桓),朱德不再兼军长了。那年林彪才24岁。林彪在此后的几年时间里,倒是一直认真地执行着毛泽东的军事路线,跟随着毛泽东为扩大和巩固中央革命根据地而斗争,特别是在中央苏区的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战争中,林彪是建立了战功的。  相似文献   

5.
黄禹康 《世纪桥》2010,(24):46-49
朱毛红军在井冈山会师不久即成立了红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兼前委书记。1929年春,在红四军高级干部中发生了一场波及全军的异常激烈的争论,导致毛泽东暂时离开红四军的领导岗位。  相似文献   

6.
《党史纵览》2010,(5):6-6
1929年6月下旬,红四军在福建上杭蛟洋“傅家祠”设立了“蛟洋红军医院”。这是闽西第一所红军医院,也是闽西规模最大、开办时间最长的红军医院之一。毛泽东对这所医院非常关心和重视。多次前住调查研究,并以它作为一个典型材料写进了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  相似文献   

7.
中共红四军七大上毛泽东落选 1929年6月19日,红四军第三次攻占龙岩城。6月20日,毛泽东就中共红四军七大如何召开的问题向前委提出建议:通过总结过去斗争经验的办法达到统一认识,解决红军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进一步提高红军的政治素质和战斗力,担负起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任务。但是,红四军前委没有采纳毛泽东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一九二九年春,毛泽东、朱德、陈毅同志率领红四军向赣南闽西进军,在红军的队伍中有一位身材欣长、一身戎装的女战士,她就是闻名井冈山的“双枪女将”贺子珍同志。贺子珍是江西永新县黄竹岭人,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共青团永新县委书记、吉安县委妇委、妇女协会组织部部长等  相似文献   

9.
《湘潮》2021,(8)
正第一个政治建军的纲领性文件是"古田会议决议"。为解决红军队伍中存在的一些错误思想倾向,1929年6月22日,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在福建龙岩召开。毛泽东在会前向红四军前委提出建议:通过总结过去斗争经验的办法达到统一认识,解决红军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但是,毛泽东的正确意见没有被采纳,会议也没有达到解决争议的预期效果。在改选红四军前委成员时,毛泽东落选前委书记,陈毅当选为新的红四军前委书记。8月2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同志第一次率红四军入闽是在1929年3月间。那时我任闽西特委宣传部长。红四军进入长汀那天晚上,土著军阀陈国辉派一个团来到龙岩东肖,他们怕我们受红军入闽的影响而举行武装暴动。我在郭滴人家里写标语:“欢迎红军来龙岩”、“消灭土匪陈国辉”,连夜把写好的标语,沿着公路两旁一直贴到陈国辉旅部。不久,省委书记罗明写信给我,要我当闽西特委书记(原特委书记郭慕亮留苏去  相似文献   

11.
曾志与血洒闽西的红二十一军军长胡少海同是湖南宜章县人。她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任中共梆州县委秘书长,1928年4月参加红军,跟随朱德率领的湘南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成立后,曾志任第七师党委办公室秘书、井冈山红军后方总医院总支书记。1929年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下井冈山,曾志、贺子珍等作为女战士与大部队一起向赣南、闽西进军。曾志任红四军直属队支部  相似文献   

12.
刘高平 《党史博览》2006,(10):44-46
长征前夕体检,难住了红军女战士。邓六金是体检女战士中第一个合格的1911年9月,邓六金出生在福建省上杭县旧县乡新坊村。1929年5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来到了闽西上杭。邓六金听说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是帮穷人打天下的,她的心沸腾起来,便毅然剪去辫子,和小伙子们一起,站岗放哨,打土豪,捉劣绅。后来,她和她的两个姐姐凤金、来金都相继参加了红军,被称为闽西的“三凤”。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张鼎丞曾赞扬她们是“土窝窝里飞出了三只金凤凰”。邓六金先后担任过区委青年干事、上杭中心县委巡视员、福建省委妇女部部长,是长征出发时担任县团…  相似文献   

13.
纠正“左”倾错误中共苏区中央局和中央军委成立后,尽管组织机构还很不健全,但项英根据六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己着手调查纠正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对中央苏区和红军工作产生的不良影响。1945年,朱德在《建军报告初稿》中这样说过:“由于立三路线历来对苏区和红军不重视,后来看着红军的发展,虽一再强迫命令,企图利用红军作为其城市暴动的工具,但在各苏区或遭着顽强抵抗,或在执行不通时,即迅速掉头。因此,立三路线对苏区和红军工作的影响并不大。”在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下的红四军、红一军团(193O年6月红四军、红三军、红十…  相似文献   

14.
开国元勋罗荣桓元帅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以政治坚定、原则性强闻名于全党全军。早在红军时期,在处理“AB团”的过程中,他大胆纠正“左”的错误,冒着极大危险,果断刀下留人,保护了许多优秀干部。 1930年,毛泽东任命罗荣桓为红四军政委。为什么选择他呢?原来红四军军长林彪这个人优点明显,缺点也突出。优点是打仗灵活而不失稳重,擅长出奇制胜,确实是个难得的将才,深得毛泽东  相似文献   

15.
1928年6月,红四军在毛泽东委员和朱德军长的率领下,解放了我的故乡——江西省永新县城。在庆祝永新解放的祝捷大会上,我首次见到了毛泽东和朱德同志。当时的场面,至今历历在目,使我久久难以忘怀。 朱、毛红军在井冈山会师的消息传开后,国民党反动派惴惴不安,他们调兵遣将,向我新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发动了大规模的“围剿”。为粉碎敌人“围剿”,我红四军主动出击,在永新县南乡的龙源口、七溪岭,出其不意地消灭了进犯的赣军两个师大部,一举解放了永新城。龙源口之战是朱、毛红军合编为红四军之后打的第一个大胜仗,为庆祝红四军首战大捷和永新解放,红军和当地县委决定在永新城召开万人庆祝大会。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和朱德,自1928年朱毛红军在井冈山会师以来,这两个名字便紧紧联系在一起。我军的两位主要创建者,密切合作、风雨同舟长达半世纪之久。毛泽东曾说:“朱毛朱毛,没有朱哪有毛?”晚年他依然再提:“我是朱身上的毛,朱不能没有毛,毛不能没有朱。”朱毛会师创建的红四军,对红军的创建和发展乃至中国革命的胜利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古田会议召开之前,红四军曾两次在上杭县白砂镇早康村“东洋堂”召开前委扩大会议,简称“早康会议”。早康会议是“我党我军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次会议”,它为古田会议的胜利召开“奠定了组织保证和思想基础”,因而成了古田会议的“奠基石”,是古田会议的“前奏曲”。1929年春,毛泽东、朱德、陈彀率领红四军从赣南转战到了闽西,打了许多胜仗,真是“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同年6月7日,红四军在上杭地方武装闽西红军五十九团的配  相似文献   

18.
一碗鸡蛋     
正1929年2月1日,伍若兰跟随浩浩荡荡的红四军来到寻乌县吉潭镇圳下村,因天色已晚,故准备在此宿营。伍若兰与往常一样,立刻率领宣传队进村书写红军标语,宣传革命。但她发现村里只留下几个老弱病残的人,其他村民都不见了。伍若兰向毛泽东、朱德如实汇报了情况。毛泽东马上叫来给红四军带路的本地党员干部潘丽和刘隆宝,问清楚了圳下地主豪绅的粮仓,然后命  相似文献   

19.
1928年5月25日,中共中央委员会决定,全国各地工农革命军正式定名为红军.但当时由于对各军的序列和番号没有做统一规定、各根据地之间联系不畅以及部队发展的反复等原因,各地工农红军番号设置颇有重复,先后出现了三支红四军,一是朱德、毛泽东创建的红四军;二是湘鄂西红四军;三是鄂豫皖红四军.后来,三支红四军逐步发展成了红军三大方面军.  相似文献   

20.
李自珍是红军长征时红四军失散的女班长 ,经过千难万险流落到资阳县临江寺定居 ,解放后全家搬迁到农村。她长期隐功埋名。“文革”中她因“来路不明”被列为清理阶级队伍的审查对象。儿子下跪再三恳求 ,她才说出了当红军的历史。儿子寻根到她出生、参加红军的故地 ,才知还活着的母亲早被追认为烈士 ,其亲属已享受了 2 0年“烈属”待遇。此后 ,她多方请求追认红军身份 ,经年未果。 1990年 3月 ,资阳县民政局终于发给了她优抚证 ,每月享受优抚补助金 2 5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