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组织冲突是组织运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在使用协商、谈判、合作等途径后,组织冲突的双方还陷入僵局时,就需要第三方的介入。第三方权威自身所具有的威慑力、中立性、公信力等特性使其介入组织冲突成为一种可能,而组织冲突自身发展的程度客观上也为第三方权威的介入提供了有利的契机;此外,调解和仲裁是第三方权威可以加以综合利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国际海上武装冲突法是指以条约和习惯为形式,规范海军兵力合法使用武力以及在海域发生的武装冲突中,冲突方之间、冲突方与非冲突方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原则、规则及制度的总体;其发展经历了近代形成、现代发展及当代完善三个阶段,包括海上武力使用法和海上武装冲突期间行为法两部分内容,其习惯国际法规则及大部分条约规定至今仍具有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3.
试析国际争端解决中的非法律性第三方介入方法叶兴平一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国际社会里国与国之间争端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问题的关键是争端各方和国际社会采取何种态度或方法去解决这些争端,以使它们不至于升格为危及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武装冲突乃至战争。在长期实践中...  相似文献   

4.
警民话语冲突的触发点是引发警民话语冲突的最后的、直接的原因,不满意的处置、诋毁或侮辱性话语、被视为冒犯的小动作、不良含义的微眼神、被解读为蔑视的沉默、大嗓门的吆喝声、民族或文化忌讳等,都会成为警民话语冲突的触发点。警民话语冲突的结束涵盖三种情况:一是话语冲突被彻底消解;二是话语冲突终止,结局是无后续影响的"不了了之";三是由显性话语冲突"潜伏"为隐性冲突。警民话语冲突的结束途径有:解决事项问题、话语沟通、一方退出、第三方介入等。  相似文献   

5.
群体冲突不但威胁着各个国家的稳定,也影响着地区乃至世界的安全。第三方咨询理论的倡导者在解决群体冲突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第三方咨询是由民间公正的第三方为主导,召集冲突双方举行的研讨会。Kelman和Fisher在推动第三方咨询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第三方咨询理论强调第三方的公正性、不干预性,注重讨论的程序性,从心理层面解决冲突等都对中国公共管理冲突的研究和实践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涉检信访作为一项极具中国特色的新生制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诸多问题,而充分发挥第三方介入在办理涉检信访案件中的作用,则是其走向司法解决原则的有效路径。建立第三方介入涉检信访案件机制具有重大意义,但在第三方介入人员选任、第三方介入程序的启动等方面尚存在由检察机关主导而难以保证第三方介入的中立性等困境。有必要通过独立于检察机关的机构选任第三方介入人员以及赋予信访人对第三方介入的知情权和程序选择权等方式,以克服这些困境,从而有效发挥第三方介入涉检信访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当前,以WTO争端解决机制和ICSID为代表的第三方国际经贸争端解决机制都面临着改革的需求.尽管贸易争端与投资争端存在差异,但其均可在第三方国际经贸争端解决机制的视域下展开研究.从争端解决的理论基础和发展历程看,第三方的介入是争端解决的必然规律.但在长期的发展中第三方也产生偏离并引发诸多问题,进而在大国的异动和主权的膨...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社会的公共冲突治理中,呈现出短期缓解与长效化解两种较有差异的绩效。为解释这种差异性,本文提出了治理规则的"生产-执行"分析框架,并对三个社区的案例过程及其效果展开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在公共规则的生产和执行过程中,第三方主体和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影响规则认同度和违规行为的监督效度,引发了不同的规则实践形态。第三方对规则生产和执行的包揽或介入,利益相关者的规则认同较低,且监督乏力,会出现短期有效执行,长期则冲突去而复返;当利益相关者自主开展规则的生产和执行,则会形成高度的规则认同和有力的监督,实现冲突的长效治理。  相似文献   

9.
影响医患冲突升级的主体可以分为当事方和第三方两类。当事方可以进一步分为直接当事方和间接当事方。第三方可以分为中介第三方、媒体第三方和旁观第三方。本文基于2002-2016年发生的150起医患冲突案例,分析了医患冲突升级过程中各类主体的作用频数和作用方式,并发现间接当事方的作用频数超过了直接当事方,旁观第三方的作用频数超过了中介第三方和媒体第三方。医患冲突的有效治理要综合考虑各类主体的作用,特别要加强对间接当事方和旁观第三方作用方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是指由中立的第三方机构介入医患之间的纠纷,依据纠纷事实和社会规范,运用民间调解机制进行劝解,促成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化解医患矛盾的一种纠纷解决方式;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与其他纠纷解决机制相比,具有一系列的特征和显著的制度优势;美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施行的医疗纠纷调解机制对我国具有启示性的作用;我国部分地区推行第三方调解机制形成的五种典型模式,对我国医疗纠纷调解制度的建立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建议起草和制定统一的《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法》,确立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的基本制度,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模式;构建以第三方调解机制为主,以其他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为辅,以诉讼解决为最终保障的多元化医疗纠纷解决体系。  相似文献   

11.
当今,国际河流各流域国为争抢开发利用国际河流频发冲突争端,为此形成解决争端的方法包括国家间的协商谈判、第三方斡旋与调停、申请仲裁及司法解决等。其中,协商谈判的解决方式是首选,第三方斡旋与调停次之,司法解决是国际河流争端的最后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12.
公共冲突升级扩散有其特殊形式。与专门从事升级冲突的职业人员及其引发的冲突事件不同,有一类围绕特定事件、以随机雇佣社会闲散人员为主力推动冲突升级的"事件性冲突升级"现象。行为暴力,方式激进,冲突强度和烈度较高,需加以关注。根据升级施压对象的不同,事件性升级冲突可分为施压对方、施压第三方与施压对方和第三方。在雇佣关系下,事件性升级冲突行动目标明确,路线、行动方式和压力源三者相互影响,构成压力源模型:不同类别的升级路线选择不同的施压行为方式,撬动生产压力、安全压力、权力压力、舆论压力不同的压力源,引发冲突升级。事件性冲突之所以能升级,其撬动压力源模型的机制在于受雇者的角色激励。建议区分冲突当事方和第三方,培养并强化社会法治与规则意识,关注边缘群体自我意识建设,启动并增效多元化的冲突化解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一、难以化解的武装冲突 冷战的结束并没有使整个欧洲大陆得到解冻。旨在争夺各种重要战略资源的局部冲突爆发日益频繁和残酷。这些冲突并不是通过和平协议得到解决,而只是被“冷冻”起来。当今的欧洲就包含着许多这样“冷冻的冲突”。2008年8月,俄罗斯和格鲁吉亚之间爆发的武装冲突,是俄自1979年入侵阿富汗后,第一次越过国土的大规模军事入侵,是独联体国家爆发的首场军事冲突。  相似文献   

14.
破碎地带仍然是深入认识当前国际武装冲突乃至全球安全局势的一个重要视角。冷战结束以来,国际武装冲突比较集中地发生在所谓破碎地带的地理空间,历史积怨造成“冲突一破碎化”的恶性循环,经济贫困和国内政权衰弱为冲突滋生蔓延提供了必要条件,国际政治的深层矛盾则成为冷战后破碎地带冲突加剧的驱动力量。国际政治内在逻辑的发展作用于破碎地带,并使主要集中于破碎地区的武装冲突充分反映出时代条件的特定变化;而破碎地带安全局势的演变,反过来也推动着国际政治尤其是地缘政治的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由美国哈佛大学"人道主义政策与冲突研究"项目负责起草的《空战和导弹战国际人道法手册》形成了第三个版本即2008年1月草案及评注,并着手与美国、中国、法国、比利时、俄罗斯、英国等国家的作战、武器和法律专家进行"双边/地区磋商",以增强"手册"的现实性和适用性。磋商中,专家们发现"手册"草案存在不少问题:如"手册"草案"定位不准";一些原则性问题未能解决好,如习惯规则、创新与重述之间的关系等;一些"立法"技术问题遗漏较多,如某些重要概念内涵的变化、援引文献的权威性等,"手册"是否适用于"非国际性武装冲突"和"外层空间军事活动",以及对"平民直接/实际参加敌对行动"的判定标准等重要问题,有待专家组进一步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在不断深化的进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如公众知情权与第三方权益之间的冲突、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权的滥用、对公开例外情形的争议等。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源在于对政府信息公开中的多重价值目标并未达成共识。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价值冲突表现为个体权益、第三方权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共享与效率之间的冲突、统一性与差异性之间的冲突以及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的冲突。重新审视和权衡政府信息公开的多元化价值体系,理解这些价值冲突的原因,确定不同问题中价值的优先顺位,是解决政府信息公开中各种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弥补了传统医疗纠纷解决方式的缺陷,是当前化解医疗纠纷的重要途径。南昌地区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模式自2012年12月26日开始实施,通过创新管理机制、创新协调模式、规范办事程序和创新人才机制,在改善医患关系、维护医疗秩序和社会秩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这一模式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为进一步完善南昌地区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模式,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完善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与其他解决途径的衔接机制;建立医疗纠纷保险赔付机制和慈善救助机制;加大财政投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保障经费来源;加大对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模式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8.
是否构成“武装冲突”是适用武装冲突法的关键条件,但在国际性和非国际性武装冲突中,国际条约、判例、学说和国家实践中对“武装冲突”的界定标准并不一致。“9·11”事件后,国际社会重就“武装冲突”的法律含义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从武装冲突法的根本宗旨出发,“武装冲突”的认定标准可以归纳为“有武装部队介入的一定烈度的军事行为”。  相似文献   

19.
国际法有关规则不仅适用于国际性武装冲突,而且适用于内战。但是,内战涉及一国内部事务,其适用有关国际法规则又必然有别于国际性武装冲突。内战不适用禁止使用武力原则,一国中央政府享有对反政府武装的交战权;内战中适用作战规则的标准、范围及具体措施上与国际性武装冲突相比有其特殊性。内战有条件地适用中立规则,并将对冲突双方产生重大影响。内战中战争犯罪的惩治应坚持以国内惩治为主、国际惩治为补充的原则,既达到有效惩治战争犯罪的目的,又避免干涉他国内政。内战中相关国际法问题的解决,将对国际关系乃至国际和平与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科塞的"安全阀"理论为我们正确看待和解决环境群体性事件提供了新的视角。环境群体性事件是引发社会冲突的主要因素之一,矛盾溯源于政府、企业、民众三者的利益无法达成共识。在事件处理中,处于弱势地位的民众的利益无法得到保护,相互之间的诉求无法得到公平协调,在不断碰壁后相对剥夺感不断加强,在舆论的刺激下矛盾可能会向负面发展转而引发冲突。在"安全阀"理论指导下,通过制度保障、提高民众参与度、舆论引导、第三方协调等渠道,相互监督,共同发展,可把矛盾冲突化解在萌芽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