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六、选择死亡的权利 传统理论开始于这样的前提:每个人都有需要和利益,这包括他们想做的和想拥有的事物,法定权利之所以引入,是因为法律设计能使需要得到满足、利益得到保护。由于一个人的利益会经常与其他人的利益发生冲突,因此不是所有的利益都能得到保护,作为一个社会,必须选择哪些利益须由法律保护,哪些利益不由法律保护,哪些利益应为法律所拒绝。在自由民主的传统理论中,这种选择是建立在个人利益最大化与其他人的同样利益协调一致的基础之上的。个人选择死亡权利的需要,是现代出现的一个新现象。但按照传统权利理论,个人无疑是应当拥有这项权利的。因此,在理论上,是否承认这项权利,提供证据的负担不在保护死亡选择权利者一方,而在否认这一权利的一方。  相似文献   

2.
赵平俊 《新东方》2005,(1):40-44
矛盾关系是宇宙一切关系中最主要的和起主要作用的关系,在利益关系中也不例外,利益矛盾决定并影响着利益关系的一切具体形式。从广义上说,利益矛盾既指利益的外部矛盾,也指利益的内部矛盾。利益的外部矛盾主要是社会生产和社会利益需要之间的矛盾。人们要实现利益和得到利益满足,最根本的就是要进行社会生产,只有不断地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人们才能满足自己的利益需要。同时,这种人们的利益需要又成为生产发展的刺激力和推动力,它刺激并推动生产的不断进行。人类社会的发展,最根本的就是源于社会生产与社会利益需求之间的矛盾运动,  相似文献   

3.
利益历来是政党、政治集团关心的重要问题 ,任何一个政党或政治集团都要代表一定的利益 ,区别在于 ,它所代表的是少数人的利益还是大多数人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利益 ,就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在社会主义时期 ,它所为之奋斗的 ,就是实现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及文化需要 ,并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和国家利益。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 ,中国共产党人形成并不断丰富自己的利益观。正确把握中国共产党利益观的基本点 ,对加强执政党建设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无疑有着重要意义。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利…  相似文献   

4.
蔡恒松 《前沿》2010,(15):180-183
公共利益不是与个人利益、集体利益或者国家利益相同性质的范畴。它为所有社会主体所需要,而又不被任何社会主体所独占。今天的法律并不是保护某种特定主体的特定权利的工具,让社会全部主体的利益需要得到实现才是现代法律的精神,使社会全部主体共生共荣才是公共利益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5.
人权就是人的权利.权利总是相对于对象而存在的,这个对象包括人本身、自然以及国家政权组织.但是最根本的还是相对自然而言的:人首先是一个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国家政权组织是以自然的存在和发展为物质基础的,离开了自然,国家政权组织都不复存在,人的一切权利都将失去物质基础,人权也就无从谈起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蕴涵着人的权利关系,人在自然中的主体地位越凸显,人的权利就实现得越充分越完整.但是自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内部的各式各样的必然性关系结合构成了自然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类只能遵循自然规律,而不能去人为地破坏自然内部的各种必然性而导致与自然规律背道而驰.否则,人类将受到惩罚,在自然基础上建立的人类社会也必将受到负面的影响,人权也因自然这个物质基础的损坏而无法充分实现.地球只有一个,人权要不断发展,自然和人权都要走可持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张劲松  郑国奇 《前沿》2010,(24):87-89
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改革开放促使当代中国正日益进入利益分化的时代,在改革发展的伟大历史进程中,由于过分强调对经济利益的追逐,而忘却或忽略了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体自身的社会责任与义务。事实上,在新的历史时期客观上需要整个中华民族进一步凝聚起来,共同地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承担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加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意识势在必行。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每个人都坚定自己的信念和责任,不怕艰险,把捍卫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摆在重要位置,这是民族发展的需要,更是我们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胡鞍钢撰文指出,如果我们反思25年来的改革,能提出达成共识的改革观的话,我认为有五个重要的观点:第一,我们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改革观。显然,改革不是以物为本,特别不是以G D P为本。使13亿人口得到全面发展,既是改革的出发点,又是改革的归宿点。第二,我们需要广泛参与的改革。所有的改革,无论是国企改革,还是社会保障体制改革,都应该让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参与。第三,我们需要基于规则的改革。我们需要意识到,有规则的改革效率高于无规则的改革,有规则的改革公平性高于无规则的改革。第四,我们需要透明的改革。无论是大的改革方案,还是小的改…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利益审视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使得人的主体性得到了凸现,利益问题也拨开了层层面纱,成为人们生活中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利益成为形成个体社会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动因和调解各种社会关系的杠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充分关注个人利益的实现,才能进一步激发人们的工作热情,关心并维护集体利益。思想政治教育利益审视,指的是要以利益的实现为导向,以利益的协调为手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利益原则,最终实现教育主、客体的利益需求。它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对社会生活中的利益矛盾揭示为前提和基础,使利益的实现和满足成为思…  相似文献   

9.
寻找选民与代表的利益平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代表与选民之间的法律关系实质上表现为现实的利益关系 ,从法理上讲 ,二者的关系是相互给予利益 ,并逐步达到一种平衡状态。选民给予代表的利益是赋予人大代表以权力。“权力”实际上也是一种利益 ,它给人带来尊严、成就感、社会尊重 ,还有参加行使国家权力的资格。代表一旦依法当选 ,就获得了基本的利益。代表给予选民的利益表现为实现选民的权利 ,让“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得到正常的实现和维持。需要指出的是 ,不少人把代表应“反哺”选民的利益 (即代表职责、义务 )以思维定势界定为“为民代言”。其实 ,这只是代表职责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试论社会公正实现的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公正是人们追求的理想。弄清怎样才能实现社会公正,将为我们追求社会公正的实践提供正确的指导。   一、实践的需要是社会公正实现的前提和基础   从唯物史观来看,社会公正是根源于生产实践需要的合理的利益关系。从生产实践来考察社会公正得以建立的内在机制,可以看出:实践的需要是社会公正得以建立的根据和前提。人以实践来满足自己生存发展的需要,实践的社会性需要参与实践的人具有实践的要求、能力和积极性,而人进行实践的内在动力是自己需要的满足和新需要的产生,因此,实践必然要求在人们中合理分配因合作而产生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私有观念是财产归私人所有的观念,它是私有制在人脑中的反映,只要存在私有制,必然存在私有观念,它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产生,并将随着私有制的消亡而消亡。它只存在于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时期。在法律确认私有制合法的社会,人们都会有私有观念,也都有追求私人财产的权利,以合法的手段追求和拥有私有财产是追求正当的个人利益的表现。自私观念则不然,它是一切以个人私利为出发点和目的的思想,它的突出表现是为了个人私利而不惜牺牲他人、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利益。这里的利益虽然主要是指经济利益,但绝不仅仅是指经济利益,还包括人身权利、名誉…  相似文献   

12.
人民警察的职责就是保护人民的利益。杨增社的父母、妻子、儿女是他的亲人,同时也是人民的一分子。假如杨增社对自己最亲近的人都不能负一些起码的责任,那还何谈捍卫广大人民的利益呢?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从宪政的角度看就是以权利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一个公民宪法权利得到尊重和保护的过程,宪政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  相似文献   

14.
从经济伦理学的角度看,经济新常态的建构需要一种合理的经济伦理的支撑。康德道义论的基本宗旨,是要使人的一切追求幸福和利益的行动,都要受制于道义。他有关人的行动准则不能自相矛盾、人不能仅仅把自己的理性用作满足欲望的工具、人不能把作为理性存在者的自己和他人仅仅当作工具、人们在互利互惠时应该首先互相尊重等一系列思想,都弥足珍贵,可以应用于市场经济的一切经济活动。康德的道义论,对于中国目前并不很规范的市场经济而言,其意义在于:它有助于使相对失范的经济活动得到合理规范,并有助于在一个普遍物化和拜金化的现实中提升人们的精神层次。而这些东西,将有助于实现我们所希望的经济新常态,使我国经济走向健康良性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恩格斯从多种力量相互作用的视角出发,将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简约"概括为历史合力论,对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理解和运用唯物史观作出了重要贡献.根据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人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剧作者和剧中人物,每个人都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合力有所贡献.历史合力论视域下的"以人为本"思想就是社会和个人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实现人的真正解放,即"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它是共产主义社会条件下人的生活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社会和个人都知道"谁"以人为本、以"什么人"为本、以人的"什么"为本、"本"是什么,每个人都实现了自身工具价值和目的价值的完美结合、历史剧作者与剧中人物的辩证统一.这一旨在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以人为本"思想,犹如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热切地昭示人们:只有每个人都实现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才能"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只有实现此种意义上的"以人为本",每个人才能对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推动社会发展朝着正确的方向顺利前进.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人民面前,没有任何事情比捍卫自己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更为重要、更加神圣。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利益所在, 也是世界上一切主权国家的核心利益。在法律上,任何一个国家都绝不允许分裂。祖国大陆制定“统一法”的呼声反映了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华儿女维护祖国团结统  相似文献   

17.
依法治国是治国方略的最佳选择□何恩来(一)法治关键在于秩序和规则。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千千万万人构成了社会,在这个统一整体中,每个人都应该以自己的劳动服务于社会,并在有序劳动中受益,这就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法”就是关于人们法定权利和义务的规定,这就...  相似文献   

18.
刘祥超 《桂海论丛》2013,(2):111-115
权利外在地表达着"利益",它通过利益来呈现人们的对抗冲突与社会合作。但权利并不等同于利益,它在社会视角下以义务和社会责任来表达其本质属性。义务之互惠性使得人们在交往中获得稳定的行为期待,而权利的根本要义就存在于这种社会合作关系中。法律规范上的权利概念从来不是实用主义的或者权宜之计的修辞,相反却应以维护法律的规范性、权威性和尊严为存在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德是规范个人行为、调节人际关系、保持社会和谐的有效形式。要发挥道德的应有作用,必须确立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道德标准。一、反映人的根本利益我们知道,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人们之所以从事各种经济、政治、文化及其他活动,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即为了实现自己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离开了人的利益需要、特别是没有了经济利益的引导和驱使,人的行为就会因缺乏目标和动力而终止。道德是在人的社会活动过程中发挥作用的,而人的社会活动又时刻受着利益的支配。因此,我们在确定现实社会道德标准时,一定要…  相似文献   

20.
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的理论,借鉴马斯洛的人的需要层次学说,联系民主党派成员的特点,可以把民主党派成员加入组织的需要归纳为:希望得到政党层面上的归属;希望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希望有效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希望在更大范围内更高层次上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对于民主党派成员加入组织的需要,一要正确对待,二要教育引导,三要有效满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