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俄罗斯移民潮中的非法移民 最近10年,既是经济全球化扩大过程中人口迁徙的规模和范围逐步扩大的阶段,也是独联体各国处于构建民族国家的时期。在此背景下,独联体各国领导人纷纷呼吁境外的民族同胞回到“历史的祖国”以建立民族国家。受这些因素的影响,独联体各国,特别是俄罗斯人口迁徙流动得非常频繁。据联合国有关资料,截至2005年俄罗斯移民总数已达1210万人,占世界移民总数的6%,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人问题是原苏联国家最重要的民族问题,因其矛盾的尖锐性、在原苏联国家存在的广泛性以及对地区政治影响的严重性而倍受学界关注。本文明确俄罗斯人问题的涵义,基本概念和国内外研究现状三个方面综述俄罗斯人问题研究,并分别对俄罗斯学者、西方学者和中国学者的研究给予扼要评价。  相似文献   

3.
俄报载文称,苏联解体时居住在俄罗斯境外的俄罗斯人有2560万,其中在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有1270万,在哈萨克斯坦有620万,在乌兹别克斯坦有170万,在波罗的海3国有172.6万,在原苏联其它共和国有300多万。在苏维埃政权年代,这些俄罗斯人对非俄罗斯共和国的开发建设起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苏联解体,这些俄罗斯人在“近邻外国”的生存基础受到动摇,由此而产生的“俄罗斯人问题”正日益尖锐。  相似文献   

4.
苏联的解体导致大量的难民、被遣返的俄罗斯族人涌入刚刚独立的俄罗斯,同时,90年代中期和进入新世纪以来,由波罗的海国家、中亚地区、乌克兰、白俄罗斯以及中国等人口稠密地区移入俄罗斯的劳动移民逐渐增多。移民随之也成为俄罗斯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一系列重要问题之一。而在移民过程中,制度和政策是影响移民的一个核心因素。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的人口问题和外来移民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10余年来,人口危机始终是一个令俄罗斯朝野各界感到困惑的棘手问题。为了扭转人口负增长的局面,俄罗斯决策层首先从国内因素出发,采取了鼓励人口再生和减少人口损失的措施。然而,转轨时期的俄罗斯经济现状决定了上述政策难以在短期内根本奏效。俄政府逐渐重视解决人口问题的一种外部补偿性手段——吸引外来移民。实践证明,引进外来移民对于保持俄罗斯人力资源的动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外来非法移民活动日渐增多的趋势,俄罗斯出台了一系列旨在加强外来移民管理的法规。随着外来移民法的不断完善,俄罗斯的外来移民活动将沿着更加健康的轨道发展,外来移民在俄罗斯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将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俄罗斯转型时期政策主体行为与制度变迁的双向影响为线索,对影响俄罗斯转型的制度性因素和影响制度变迁的政策原因进行了研究,试图探讨一种转型时期所特有的政策选择模型。受制度的理性选择理论启发,本文强调了既有制度框架对转型政策选择的巨大影响力,这是俄罗斯转型进入最初的非效率制度结构的重要原因;又具体分析了俄罗斯转型期政策主体的互动与博弈,这是实现制度供给的重要途径。通过对俄罗斯转型时期政策过程的分析,本文认为“旧的制度框架→政策主体的互动→政策创新→制度供给→新的制度框架形成”的循环往复是转型时期“制度-政策”的双向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的独联体劳动移民及相关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独联体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劳动移民已成为独联体内部移民的主流,且劳动移民的流动具有单向性,即主要流向俄罗斯。俄罗斯境内独联体劳动移民规模的不断扩大引发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独联体劳动移民问题成为困扰俄罗斯的一大难题。俄罗斯对独联体劳动移民的接收与拒绝的矛盾心态将构成其对独联体劳动移民政策的基础,限制性劳动移民政策将是其具体表现形式,且限制的内容将有所扩大。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俄罗斯的研究生教育体系是从原苏联的研究生教育体系演变和发展而来的,本文在考察原苏联时期的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的基础上,探讨了俄罗斯研究生教育在俄罗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并着重分析了近年来俄罗斯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在结构、形式和规模上的变化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从原苏联的一个行政区迅速转换角色,成为名副其实的独立国家。苏联模式在俄罗斯完全被摒弃,俄罗斯社会跌宕起伏,经济领域中实行的新自由主义政策使国家管理的功能大为削弱,社会经济领域出现巨大的制度真空。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初中俄签订互免签证协议后,大量中国人跨过边界来到俄罗斯寻找致富机会,这引起俄罗斯政府的恐慌和担心,开始对中国人逐渐实行越来越严格的移民政策。这些法律和规定为赴俄的中国人合法居留和就业筑起难以逾越的障碍,将大多数劳动移民排挤到非法领域。严格的移民政策影响了两国的经济贸易发展,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针对性措施改善目前状况,促使中俄两国关系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12年6月俄联邦政府出台了规划未来13年移民政策的构想,俄罗斯各联邦区和联邦主体将依据该移民政策构想制定本地区移民政策的计划和措施,解决俄罗斯社会日趋尖锐的人口危机和移民问题。该移民构想分三个阶段实施,制定移民细则、有序推进移民细则和措施的实施,有效调控区域移民的动态平衡,构建科学的移民模式。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与拉丁美洲国家的合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俄罗斯与拉丁美洲国家的合作蔡同昌“冷战”期间,苏联曾是美国在拉美的主要竞争对手。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取代了苏联,成为拉美国家的合作对象国。与前苏联在拉美积极进行渗透、同美国争夺拉美相反,近年来,俄罗斯重新调整了原苏联时期同某些拉美国家保持的以意识形...  相似文献   

13.
一战及二战前后,移民至部分西方国家的乌克兰族人当中有相当数量的反苏联、宣扬乌克兰独立的民族主义者。他们在所在国家组织了乌克兰民族主义团体并开展活动,以期对所在国家、乌克兰及苏联施加影响,其中以美国乌克兰移民的活动最为活跃。本文重点分析了美国乌克兰族裔的民族主义活动,以及对美国社会、原苏联及乌克兰产生的影响。本文认为,民族认同往往使得境外民族主义的宣传及其他活动对多民族国家的少数民族或其部分成员有可能产生很强的影响力,日益发展的互联网以及各类现代媒体则会强化其作用。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做好民族工作,是当代多民族国家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科技现状与加快中俄科技合作戚超英俄罗斯联邦承继原苏联的基础,拥有雄厚的科技实力。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局动荡,经济衰退,其科学技术事业也受到严重挫折。严酷的现实迫使俄罗斯政府不得不探寻走出危机的途径。一、俄罗斯科技面临的困难及其政策调整...  相似文献   

15.
造成俄罗斯民主法治发展滞缓的因素很多,其中城市化不足因素不容忽视。无论是沙俄时期,还是原苏联时期和后苏联时代,俄罗斯都没有成功完成城市化,这也正是俄罗斯民主法治发展不畅的主要原因。俄罗斯民主法治建设的危机,也是一场城市化不足的危机,而俄罗斯民主法治建设的关键是依托城市化的进度与广度,舍此别无他途。  相似文献   

16.
由于日本的移民侵略及其失败,二战后,包括遗孤在内的"开拓团"民大量滞留海外,其中,在中国东北地区、俄罗斯萨哈林南部及原苏联地区等地的日本人归国问题十分引人注目。中国养父母以德报怨,对日本遗孤施以人道主义救助,这是他们日后能够归国定居与亲人团聚的重要原因,这是滞留俄萨哈林等地的日本归国者所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17.
运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对俄罗斯核政策与核战略演变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发现冷战高峰时期前苏联核政策与核战略是一个非常适宜于用现实主义分析的框架;冷战末期原苏联和冷战结束初期俄罗斯核政策与核战略是一个相当适宜于用自由制度主义分析的框架;而当前俄罗斯核政策与核战略则是一个基本适宜于用建构主义分析的框架.当前,俄罗斯在核力量建设目标上谋求与美国保持低水平的核均势.在核武器使用政策方面,俄罗斯从"不首先使用"转到"首先使用",再到"先发制人",并将核威慑作为施加压力和维持国际战略平衡的工具.俄核武库现在依然过于庞大,但在当前情况下有助于保持全球战略平衡.俄过于依赖核武器来维护其大国地位与自尊,将可能与美国陷入安全困境.俄防扩散政策有助于阻止核武器扩散和落入恐怖组织手中,但俄罗斯有时对商业利益超过对防扩散的考虑.  相似文献   

18.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作为主权国家独立地开展对外经济活动,承袭并调整了原苏联的对外经贸政策,在对外经贸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除俄罗斯以外,独联体其它成员国的对外经贸仍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9.
后苏联时代,俄罗斯的道德教育经历了从真空到混乱再到逐渐被重视的发展过程.近几年,俄罗斯的道德教育逐渐复归.东正教、俄罗斯思想和民族主义在特殊时期发挥了特殊的作用;政府为公民道德教育提供支持,包括法律法规的制定,恢复具有原苏联道德教育色彩的组织机构等.  相似文献   

20.
许多俄罗斯学者在自己的著作中对促使中国人前往俄罗斯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归纳起来有地理因素、经济因素、人口因素和政治因素四个方面。有的俄罗斯学者对于中国移民问题仍旧老调重弹,妖魔化或者误解中国政府有关政策,但是也看到一些学者对此问题有着较为公正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