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中国“复关”与最惠国待遇关贸总协定是当今世界上唯一调整大多数国家经济贸易关系中有关关税和贸易政策的政府间协定。中国曾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缔约国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种种原因中断了与关贸总协定的联系.1986年7月,中国向关贸总协定提出了恢复缔约国身份...  相似文献   

2.
经过关贸总协定近50 年的努力,WTO目前在商业企业的货物、资金的贸易自由化方面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果。进入21 世纪时,人们将把目光投向公共和服务市场的开放。是否开放本国的公共市场是各成员国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我国如果加入WTO,也将面临对公共市场的开放选择何种立场。对此,我国应根据WTO的《政府采购协议》,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国民待遇原则是国际贸易中公认的一项基本原则,并以关贸总协定法律形式加以确认。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展,国民待遇原则的应用范围也随之扩大,并在实际运用中产生许多新的问题。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关系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4.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WTO)正式成立,从此,关贸总协定这个临时生效长达40多年的多边贸易协议将经过一年的过渡期之后退出历史舞台。40多年来,关贸总协定对于稳定国际贸易秩序,降低关税壁垒,促进世界经济与贸易的发展是功不可没的。特别在关税削减方面,成绩尤其突出,世界平均海关税率稳定下降,发达国家已从40年代的50%多下降到目前的不到5%,发展中国家也已降到14%左右。关贸总协定中缔约方数目大幅度  相似文献   

5.
今年上半年中韩两国贸易取得了迅速发展的好成绩,但是也产生了一些纠纷,这是多年来两国贸易往来中少有的。这些纠纷虽然经双方的努力得以解决,但是,它对中韩贸易所产生的影响不可低估。今后类似的纠纷问题是否还会产生,中韩贸易能否顺利发展,这已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1995年 1月 1日 ,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 ,,WTO成为实施关贸总协定和乌拉圭谈判中所有协定和法律文件的唯一机构。乌拉圭协定同发展中国相关的内容主要有 :制成品贸易自由化协定 ;农产品贸易自由和削减补贴的措施 ;通过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服务贸易 ,以及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和投资措施。中国成为WTO成员后 ,同印度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立场 ,有利于两国的进一步合作。  相似文献   

7.
日本于 195 5年加入关贸总协定 ,为其赶超时期“贸易立国”的外向型发展战略提供了制度条件。为把推行自由化的冲击降到最低限度 ,日本一方面在自由化进程中采取“拖延”策略 ,另一方面加强了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的配合调整 ,以产业结构升级带动贸易结构逆转 ,以适应不断加强的国际竞争。二者相互配合 ,成功地使“入关”成为赶超欧美的“登天之梯”。  相似文献   

8.
一、关贸总协定介绍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on Tariffs and Trade—GATT)(以下简称关贸总协定)是一项多边国际条约,它是管理国际贸易的唯一条约。二战后,美国为清除其商品的出口障碍,竭力主张贸易自由化,倡导建立国际贸易组织。二战刚一结束,美国就向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提议召开世界贸易和就业会议并建立国际贸易组织。1946年2月,联合国经社理事会接受建议,成立了筹备委员会。同年10月,在伦敦召开了第一次筹委会,讨论美国提出的国际贸易组织宪章草案,并决定成立起草委员会对草案进行修改。1947年4月,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二次筹委会上通过了宪章草案。同年10月,在哈瓦那举行的联合国贸易和就业会议上,审议并通过了国际贸易组织宪章,即“《哈瓦那国际贸易组织大宪章》”,送由各国政府批准。后因美国等一些国家的立法机构认为这个宪章与其国内立法存在差  相似文献   

9.
反倾销作为WTO的一项重要制度 ,受到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 ,它既是规范世界贸易正常秩序、保护公平竞争的规则 ,也是各国保护本国产业的工具。因此 ,研究WTO反倾销规则 ,建立反倾销应诉机制 ,运用反倾销规则保护我国国内产业的合法利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WTO反倾销规则的要旨WTO反倾销规则包含在《1994年关贸总协定》第6条的反倾销部分、《WTO反倾销协议》(即关于执行《关贸总协定》第6条的协议 )以及相关的协议、决议、声明 (如关于反规避的决定、关于审议《关于实施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6条的协…  相似文献   

10.
日本参与东亚自由贸易区的政策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长期以来只重视参与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多边谈判,不重视参与地区自由贸易优惠协定安排。近年来日本调整贸易政策,致力于与东亚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但日本在发展区域自贸关系和经济一体化道路上仍存在诸多困难和阻力,其进程将是曲折的。  相似文献   

11.
一近一年多以来,西方国家的经济矛盾陡然升温,美国、欧共体和日本这三个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实体之间的经济摩擦在加剧、矛盾在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美欧在农产品问题上达成妥协后又出现新争执,乌拉圭回合的谈判再度搁浅。去年11月底,乌拉圭回合谈判曾出现过转机,美国和欧共体在农产品问题上达成妥协,规定了美欧减少和取消某些农产品补贴的时间表。这一妥协为打破长达6年之久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带来了希望。但是美欧农产品妥协首先遭到法国、比利时等欧共体农业大国的反对。法国发表声明拒绝这一协定,认为这项协议与同年5月份欧共体通过的欧洲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入世”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 1 986年申请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 ,之后在降低关税、非关税措施、保护知识产权、服务贸易、贸易体制改革、技术壁垒以及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等诸多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 ,并与有关方面进行了 2 6次多边工作会议和数百场双边谈判。 1 999年 1 1月1 5日经过 1 3年艰苦的谈判 ,中美最终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达成双边协议。今年 5月 ,美国众议院已表决通过对华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法案 ,9月 ,参议院也将表决通过此法案。今年上半年 ,中国又同欧盟达成中国“入世”双边协议。目前中国“入世”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基本结束 ,“入世”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13.
一般而言,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开放程度的指标有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和外债依存度。在对外贸易中,常用的指标有外贸依存度、区域内贸易状况以及产业内贸易状况等。随着货币一体化理论的出现,这些指标逐渐被用于衡量一个区域是否适宜于组建货币区。  相似文献   

14.
十六世纪以来一直到了鸦片战争之前,当时中国的海外贸易商人──海商,是否已经具有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自由商人的性质?当时的海外贸易的航运业,是否就是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初期资产阶级的航运企业?这两个问题,是值得探讨的。有人说,十六世纪中国沿海一带的走私贸易商人的“海寇”,可以称得上是资产阶级先锋队(注/A)。有人认为明朝后期的海外贸易的性质,是“有促使资本主义萌芽生长的性能”(注/B)。也有人认为明清之际的中国对外贸易的海商,已经是具有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自由商人”的性质(注/C)。有人认为明末之时“尽管…  相似文献   

15.
1986年7月,中国政府因应国际环境的变迁及国内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需要,决定正式提出恢复我国“关贸总协定”(GATT)缔约国地位的申请。围绕中国“复关”的谈判至今已历时六年多了。现在,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排名第11位的贸易大国。中国的早日“复关”,将不仅有助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而且也会对国际经贸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拟就有关问题作些探讨。一 GATT是二次大战后几十个国家之间达成的一项关于关税减让和国际贸易规则的多边协定。随着缔约方的不断增多,它已成为多边经贸谈判和解决争端的场所.并构成了一  相似文献   

16.
中韩贸易20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韩建交20年来,两国贸易经历了1992~2001年的快速启动阶段和2002~2012年的高速发展阶段,前一个阶段体现了两个长期隔绝的经济高速增长的邻国在建交之后基于双方直接市场需求而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后一阶段体现了中国入世后逐步发展为"世界加工厂"基于外部市场需求所产生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人们对中韩长期贸易逆差的传统认识存在一定误区,东亚服务外部市场的生产型增长模式才是逆差产生的根源,看待逆差应摒弃重商主义贸易观,更为关注国民福利和公平贸易。中韩FTA将是推动中韩贸易发展的新动力,它的建设虽面临策略选择、农产品贸易和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但定会成功。  相似文献   

17.
中俄区域贸易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贸易合作的进程中,客观地分析和评价贸易的规模、性质和发展规律,准确地制定符合双方利益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已成为中俄贸易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成了学界研究中俄贸易的难点问题.本文试图从博弈论的角度来解释和阐述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作为贸易主体而形成了博弈双方,用博弈的方法分析双方在贸易中发生的各种行为是否符合国际贸易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贸易合作博弈过程的均衡程度,说明在双方贸易中因不同博弈过程而产生不同结果的逻辑联系,用博弈论的理论演绎出能够促进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贸易发展达到新高度的均衡解.  相似文献   

18.
人们对欧洲经济共同体和经互会比较熟悉,然而对欧洲另一个经济组织——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知之不多。欧洲自由贸易联盟诞生二十七年了,它对国际事务的影响虽不如共同体和经互会,但是作为一个经济和贸易实体,仍具有不可忽视的经济、政治作用。本文拟就自由贸易联盟的有关问题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贸易开放是经济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之一,GATT以及WTO等一些国际经济秩序的基本构成机制进一步推动了全球的贸易自由化,背离这一秩序或者趋势的结果是无法从他国的市场开放中获得益处。在出口导向战略实施了多年之后,目前拉美主要国家的贸易开放到底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正是我们所困惑的问题。本文以亚洲7个国家作为参照组,研究了1995年至2009年拉美7个国家(阿根廷、巴西、哥伦比亚、智利、墨西哥、秘鲁和委内瑞拉)的贸易开放程度。主要结论是,最近10多年,7个拉美国家的贸易开放度有了显著而稳步的上升,但与亚洲国家相比,拉美国家的贸易开放程度普遍略低。本文对于研究拉美国家经济开放程度与经济增长、国际贸易体制以及国内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中拉经贸关系发展前景等问题都具有基础性和阶段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禁止南洋贸易”后果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立军 《东南亚》2001,(4):30-35
清初 ,清政府海外贸易政策屡有变化。先是在 16 6 1年为消灭台湾郑氏势力实行“迁海”政策。郑氏覆亡后 ,清政府于 16 83年大开海禁 ,但到康熙五十六年 (1717年 )又下令 ,禁止商民往南洋贸易。对于“禁止南洋贸易”所造成的后果 ,史学界一般都认为它的实行具有极大的破坏性 ,阻碍了海外贸易事业的发展 ,事实是否如此 ,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上述史学界所产生的共识 ,其根据主要来源于雍正初年要求开放海禁的一些地方大臣(例如蓝鼎元、毛文铨等 )的奏疏、著述等。我想仅依据那些要求开放海禁的人的论述 ,便得出上述结论 ,未免有些草率行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