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委员长会议的委托,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戒严法(草案)》的说明。 宪法规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戒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部分地区的戒严由国务院决定。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决定实施戒严,在戒严地区和戒严期间政府采取的措施,戒严执行人员的职权,公民在戒严期间的权利和义务,都需要制定专门的法律予以规范,以便实施戒严时政府和人民都能有所遵循。我  相似文献   

2.
《戒严法》调整的对象是应予戒严的紧急状态,它受紧急事件存在、紧急事件的危险程度、存在戒严的需要和国家认定等条件限制。戒严决定权限在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戒严决定权的行使主体不同,权限不同,决定戒严决定程序的不同,戒严令发布的主体不同。  相似文献   

3.
"紧急状态"包括"戒严"又不限于"戒严",适用范围更宽。将宪法原第六十七条、第八十条和第八十九条中规定的"戒严"修改为"进入紧急状态"对完善我国紧急状态制度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首先,将紧急状态制度写进宪法,使我国现行宪法关于紧急状态制度的规定更加严密,为建立健全紧急状态制度提供了宪法依据。其次,将紧急状态制度写进宪法,有利于紧急状态制度立法的统一化、系统化和科学化。再次,将紧急状态制度写进宪法,有利于在进入紧急状态时坚持法制统一原则,有利于增强国家机关依法行使紧急权力的法律意识,有利于保护公民权利。在宪法中明确规定紧急状态制度,意味着在紧急状态期间,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都必须以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为依据,自觉地行使特殊的权力或者权利,履行特殊的职责或者义务,从而提  相似文献   

4.
乔金茹 《人大建设》2003,(10):30-31
《立法法》第63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立法法》第64条第二款又规定了:“除立法法第8条规定的事项外,其他事项国家尚未制定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根据本地方的具体情  相似文献   

5.
监督法第25条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根据需要,可以委托下一级人大常委会对有关法律、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这就是委托执法检查。那么,这样的执法检查该如何进行呢?  相似文献   

6.
我国立法法第七十三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本条第二款"地方政府规章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中,共两项,其第一项为:"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规定需要制定规章的事项"。  相似文献   

7.
<正>立法法作为规范国家立法制度的法律,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近日,笔者发现在立法法中有两条特殊规定,值得立法工作者高度关注和准确把握其立法意图。立法法第七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报请批准的地方性法规,应当对其合法性进行审查,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不抵触的,应当在四个月内予以批准;第九十七条第四款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  相似文献   

8.
一、现行法规备案审查制度的概况与一些西方国家的违宪审查机制不同,我国实行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最高国家权力,由它及其常委会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具有最大的权威性,也比较符合中国的实际。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宪法和法律实施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法规备案审查正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监督方式。我国的法规备案审查制度包含着违宪性审查和违法性审查两个层次的内容,其最高层次的法律渊源是宪法。现行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宪法虽然赋予了全国人大常委会这项职权,但有关法规备案审查的具体程序,多年来一直缺乏法律规定。到2000年,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立法法,对法规备案  相似文献   

9.
《时事资料手册》2004,(6):106-106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2004年10月27日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根据修改后的选举法,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表名额基数为350名,省、自治区每15万人可以增加一名代表.直辖市每25万人可以增加一名代表;  相似文献   

10.
正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27日以157票赞成2票弃权,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将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的修改决定明确: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在明确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的同时,修改决定规定,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  相似文献   

11.
我国宪法第一百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五十一条第一项规定:“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  相似文献   

12.
数据     
《时事资料手册》2004,(6):111-111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决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三十条的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由3年改为5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颁布了4部宪法,其中1954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都规定了戒严。但戒严这个问题并没有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立法界的高度重视,以致很长时间我国都没有制定一部戒严法典来具体实施宪法的这些原则规定。1996年3月1日召开的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  相似文献   

14.
(一)宣布紧急状态宣布紧急状态,是指统治阶级认为国家安全和统治秩序处于危险状态而采取的一种非常措施。通常由国家元首按照宪法的规定,宣布全国或部分地区处于“紧急状态”。在紧急状态下,许多国家都实行宣布总动员、戒严、实行军事管制,停止宪法和法律某些条款的执行,甚至限制或禁止公民行使法律规定的自由权利等非常措施。使用一些比较特殊的方式或一些强硬  相似文献   

15.
完善备案审查制度 加强人大立法监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立法体制是统一的,又是多层次的,除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法律以外,国务院可以制定行政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以及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可以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国务院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制定规章。为维护国家法制统一,保证宪法、法律的贯彻实施,宪法及有关法律规定人大行  相似文献   

16.
三、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主要职权和工作程序地方组织法具体规定了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对这些具体职权作概括,可以大致分为四项:(一)地方立法权这是改革开放以后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的一项重要职权,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性法规,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  相似文献   

17.
把“戒严”改为“紧急状态”成为 2 0 0 4年修宪的焦点之一。本文从五个方面对紧急状态入宪进行宪法学思考 :紧急状态的内涵和外延比戒严更能反映社会现实的宪法要求 ;将戒严修改为紧急状态是宪法职能转变的标志之一 ;紧急状态入宪使得国家紧急权具有正当性 ;紧急状态入宪整合了我国现有法律体系中的各项具体紧急状态立法 ,为制定《紧急状态法》提供了宪法依据 ;紧急状态入宪丰富了宪法秩序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将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国家行政机关兵役委员会的组织和任务规定如下:一、省兵役委员会的组织和任务:  相似文献   

19.
2004年宪法第四次修正案将“戒严”修改为“紧急状态”,标志着我国对紧急危机认识的深化和国家危机行政管理的发展。作为紧急突发事件危机多发国家,“紧急状态”概念在宪法中的使用,为我国紧急状态法律制度的建立和紧急状态行政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将有力地推动政府公共危机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和社会危机应对事业的前进。  相似文献   

20.
行政立法是指有立法权的国家行政机关,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根据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特点,制定、修改、废止规章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我国宪法没有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拥有行政立法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享有立法权的依据是《地方组织法》和《立法法》。其中《立法法》第七十三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