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雷墨 《南风窗》2013,(21):76-78
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学者伯克希尔·米勒撰文称,日本仍然陷于与中国和韩国间棘手的领土争端,但与俄罗斯解决北方四岛问题的"机会之窗"已经打开。9月26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表声明称:"如果日本政客在访问俄罗斯领土后,因某种原因忍不住就该岛屿问题发表公开讲话,那么我们将保留限制他们进行这种旅行的权利。"该声明针对的是日本冲绳北方担当相山本一太最近就日俄争议岛屿北方四岛(俄称南千岛群岛)所发表的言论。山本一太23日在结束对北方四岛中的国后、择捉两岛的访问后说:"看到参加活动的原岛民在日本人墓地上香的情景,让我再次下定决心一定要实现领土回归。"  相似文献   

2.
随着钓鱼岛问题的持续发酵,中日两国的关系迅速降至冰点,有关钓鱼岛归属问题的争端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严峻问题。从国际法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日本的"购岛"行径是非法和无效的,钓鱼岛是我国不容争辩的固有领土。  相似文献   

3.
郑雨霆 《法制博览》2013,(3):103-104
随着国际社会间投资活动的日益增多,随之而产生的争端也与日俱增。妥善处理这些争端是维护国际投资市场的重要保证。"解决投资争议国际中心"(ICSID),专门用于解决私人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的投资争议,解决的方法包括仲裁和调解。在WTO争端解决机制里,普通仲裁程序并非一种辅助性工具,而是与专家组程序并举的、可作为专家组程序替代选择的一种争端解决手段。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在美国"重返亚太"、南海海洋权益争端日趋激烈、日本国内政治愈益保守的背景下,日本加大了对南海问题的关注和介入力度,并试图借南海问题遏制中国崛起,以扩大自身在东南亚地区影响力。日本在南海问题上的战略举措将会对中国的和平崛起构成不容忽视的威胁和挑战。与众所周知,南海争端本是中国与部分东南亚国家之间的问题,日本无关。但是,日本出于种种考虑,虽然没有对南海主权提出诉求,  相似文献   

5.
<正>日俄领土争端是指日本北海道东北部与俄罗斯北千岛群岛之间的齿舞、色丹、国后和择捉四个岛屿及周围一些珊瑚礁的主权归属之争。对此日本称之为"北方四岛",俄罗斯称之为"南千岛群岛"。这四个岛屿二战前曾属日本管辖,在二战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战争失败之时,由苏联根据《雅尔塔协定》予以占领,至今仍在俄罗斯的管辖之下。日俄在"北  相似文献   

6.
投资者与国家争端解决机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其自身仍然存在着一些制度性和技术性缺陷,因此各国纷纷对投资者与国家争端解决机制进行改革。现行投资者与国家争端解决机制主要存在三种改革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渐进式改革、以德国为代表的系统式改革和以南非为代表的范例式改革。由于渐进式改革及范例式改革分别过于保守和激进,对中国的借鉴意义不大,因此本文着重对投资法庭机制的优劣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杜旸 《当代世界》2015,(9):52-54
<正>近年来,由于南海争端而引发的安全危机或冲突日益频繁,尤其在美国和日本这两个推手的介入下,一些国家极力使多组的双边主权争端演变为一个多边的国际性争端,迫使中国在处理南海危机时受到更多力量的牵制和制约,投入更多的战略资源。当前,中国在南沙群岛部分驻守岛礁上的建设已于近日完成陆域吹填工程,并将开展满足相关功能的设施建设。而这些建设,除了是为各类民事需求服务,以更好地履行中国在海上搜救、防灾减灾、海洋科研、气  相似文献   

8.
雷墨 《南风窗》2014,(5):75-77
<正>美国国务卿克里访问印尼,就南海问题对华施压,要求按国际法解决争端。美国或许不太可能在"亚太再平衡"战略与构建积极的、建设性的美中关系之间实现完美协调,但美国应该尽量缩小这两个目标之间的分歧。美国国务卿克里刚刚结束不包括日本的亚洲之行,日本方面就传出了对美国不满的声音。据日本共同社2月19日报道,日本首相助理卫藤晟一在视频网站YouTube上发表言论,对美国就安倍参拜靖国神社表示"失望"提出谴  相似文献   

9.
程万军 《工会博览》2013,(15):51-52
自从21世纪日本拉开"小泉新政",中日两国关系就进入了"冰川时代".期间虽有乍暖之时,但总的说来,冬夜漫漫. 时光流转到2012,这中日建交四十周年的纪念年份,却成为中日关系再起波澜的争端年,美国亚太新战略、钓鱼岛争端、日本政坛右翼化,令"四十庆"敷衍了事,不欢而散. 东方这两个举足轻重的"非常邻邦",如今到底是敌还是友?  相似文献   

10.
伍穗龙  陈子雷 《国际展望》2021,(3):58-75,154,155
2020年7月生效的《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在投资争端解决机制上一改《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下偏重对投资者权利保护的“新自由主义”精神,回归对国家规制权能的重视。在适用对象、适用争议、适用程序上作出变化与革新。全球价值链收缩及“慢球化”、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内在合法性危机以及对东道国规制权力的削弱,是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发生变化的深层次经济、法律与政治动因。《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变化与革新将进一步推动“卡尔沃主义”的回归以及加剧国际投资法体制内部的碎片化趋势。中国应积极支持及推进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改革,使其发挥正面作用,同时辩证吸收“卡尔沃主义”的合理因素,积极探索诸如前置协商、投诉与帮助以及调解等解决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投资争议的多元渠道。  相似文献   

11.
2012年6月,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提出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这是对于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修订和补充。美国亚太战略再平衡对于中国的国家安全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但是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依然主导中美关系的走向。新时期,要本着政治上放眼全局、经济上互惠互利、安全上"斗而不破"等思路和策略发展中美关系。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以及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步伐的加快,加之日本和几个东盟国家不断制造岛屿争端,中国外交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但机遇也空前大好;形势错综复杂,任务繁重而艰辛。总体说来,现在中国周边形势比建国以来任何时候都好,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具魅力。  相似文献   

13.
主要因贸易不平衡而引发的中美贸易争端,是多年来中美关系中的显性问题。这个问题是客观存在,中美双方应以合作的态度妥善加以解决。但是,出于各种利益考虑——包括个人利益,在美国政坛和舆论界,总有一些人以一种不恰当的方式介入这一问题,并使问题趋于复杂化。近来一些人对中美贸易关系越来越烦躁不安,有两方面原因。  相似文献   

14.
曹群 《当代世界》2015,(8):42-45
<正>近来,美国的南海政策愈益以国际法为中心,尤其强调争端各方皆须遵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简称《公约》),其对中国南海主张"不合国际法"的指责也越来越公开和明确。目前,中美在南海的博弈,除硬实力调配和建设的比拼外,更主要是集中于"规则"之争,尤其是关于海洋法的解读,中美之间存在一些重大分歧。以"航行自由"为国家利益的美国虽欲"平衡"中国在南海的势力,  相似文献   

15.
林永亮 《当代世界》2012,(10):64-65
一、日本一意孤行非法"购岛",严重恶化岛屿争端和亚太地区形势 9月10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悍然宣布"购买"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南小岛和北小岛,非法实施所谓的"国有化"。9月11日上午,  相似文献   

16.
季烨 《台湾研究》2014,(2):39-45
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是《海峡两岸投资保障和促进协议》(简称《两岸投资协议》)中体现两岸特色的重要制度创新之一。相较于传统双边投资协议中的投资争端解决机制而言,两岸投资争端解决机制除了引入两岸私人投资争端解决方式,还规定了投资者与投资所在地一方投资争端的协调、协处和调解等多元化机制,实现了单方规定的协议化和国际实践的两岸化,从而有效降低了两岸投资争端的“泛政治化”风险。未来,应进一步完善两岸投资补偿争端的调解程序,确保调解协议的法律约束力和执行力。  相似文献   

17.
一、东亚岛屿主权争端接二连三,域内安全形势趋于紧张 8月10日,韩国总统李明博登上“独岛”(日称“竹岛”),成为首次登上这座韩日争议岛屿的韩国在任总统,并要求日本天皇就侵略战争和殖民行为道歉。中国香港保钓人士在日本投降纪念日成功登上钓鱼岛。  相似文献   

18.
在吸收和借鉴学术界有关外交决策认知心理分析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引入心理学理论中的"受害者心理",并以1959—1962年中印领土争端中的印度对华决策为例,阐释外交决策过程中决策者在"受害者心理"支配下的信息解读、形势评估以及方案选择。当中印领土争端凸显后,印度决策者的信息解读无视中国方面的善意信号与和解姿态,甚至一味夸大其敌意和威胁;与此同时,印度决策者高估己方立场和主张的合理性,并据此选择行动方案。印度决策者的主观认知与客观现实之间出现的重大偏差,是"受害者心理"影响外交决策的消极后果,是中印边界纠纷升级为边境战争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9.
姚轩鸽 《南风窗》2011,(6):14-14
采取法律方法解决领土争端的先决条件,是当事国各方都同意并保证执行裁决结果。通常而言,这种领土争端解决问题的方法,包括了国际仲裁和国际法庭裁判两种方式。而国际法庭裁判  相似文献   

20.
采取法律方法解决领土争端的先决条件,是当事国各方都同意并保证执行裁决结果。通常而言,这种领土争端解决问题的方法,包括了国际仲裁和国际法庭裁判两种方式。而国际法庭裁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