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经济时代,文化主导经济,文化决定价值,文化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这是一个客观现实,更是一种发展趋势。"企业文化"这个概念的提出,历史并不长。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特雷斯·迪尔和麦肯锡咨询公司顾问阿伦·肯尼迪在长期的企业管理研究中发现,杰出而成功的企业都有某种全体员工普遍认同和一致遵循的企业精神和行为规范,他们称之为"企业文化",就以此写成一本畅销的管理著作:《企业文化—企业生存的习俗和礼仪》。迪尔和肯尼迪认为,企业文化可  相似文献   

2.
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企业文化概念开始出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生产力水平的飞跃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能够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力。  相似文献   

3.
陈继勇  周琪 《红旗文稿》2012,(15):34-37
二战结束后,日本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利用冷战的国际背景,创造了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奇迹,并迅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至90年代初期,是日本经济发展的转折期。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异常大幅上涨并严重膨胀,日本泡沫经济在此期间迅速生成并持续膨胀。但泡沫经济的骤然破灭,不仅造成了资产急剧缩水和金融机构的不良  相似文献   

4.
一、企业文化和领导力的理论形成及概念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日本经济实力逐步加强,对欧美国家形成了挑战,日美企业管理模式的不同这一现象引发学者们的高度关注。通过研究李一国于2000年提出理性化管理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发挥人们的创造性的理念,而得出塑造一种有利于创新和将企业价值与心理因素整合的组织文化,才能真正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和企业的发展起着潜在的却又至关重要作用的结论。中国的企业文化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  相似文献   

5.
《当代党员》2011,(6):23-23
日本在战后经历十几年高速经济增长,在20世纪60年代末,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同样是经济大国,日本贫富差距相对较小,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水准相对均衡,因此,有学者称日本为公平社会或均质社会。在缩小城乡差距方面。日本主要采取了三条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6.
李长久 《新视野》2002,(4):72-74
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初,东亚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被世界银行誉称为“东亚奇迹”。在战争废墟上,日本经济从1946年开始复苏,自1956年起走上高速增长的快车道。1968年超过联邦德国,成为在西方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继日本之后,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相继崛起。从1973年到1993年,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年均增长率达7.5%,大大高于同期发达国家经济年均2.9%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年均3.0%的增长水平。但是到20世纪80年代末,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济陷入严重困境。从1991年至2000年,日本经济年均增长率仅为1.75%。经历“失…  相似文献   

7.
刘华荣 《求实》2013,(Z1):167-168
<正>一、企业文化理论的提出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的迅速崛起震惊了西方社会,整个欧美国家在感到日本的经济崛起给其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开始认真审视日本经济腾飞的原因,特别是日本企业的迅速做大、做强,对西方社会有很大的启示作用,这其中就包括了企业文化理论。西方研究人员发现,过于理性的企业架构缺乏灵活性,不利于企业人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企业缺乏创新,则会陷入停滞不前的困境。而将文化这个因素融入企业发展之中,会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经营绩效的提升带来明显的改观。  相似文献   

8.
日本企业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企业竞争的对手。因受东西方文化影响,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极大推动了公司的发展,成为日本企业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动力,引起中外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分析日本企业文化建设特点,提出了日本企业文化对我国企业发展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一企业是社会经济的基本细胞,企业文化是微观组织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企业增值不仅表现为有形物质财富方面,亦表现为无形的文化财富。先进生产方式亦是由企业创造出来的企业文化。可见,企业文化是全部亚文化的领航文化。在我国,企业既是两个文明建设的主力军,也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平台。企业文化建设既是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企业增强群体凝聚力,提高管理水平,丰富品牌内涵,提升企业社会形象,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手段。在管理学中,企业文化(理论和模式),是20世纪80年代在日美兴起的新的管理理论,是管理发…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80年代末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济长期滑坡,其主要原因是日本的经济体制以及由此产生经济结构已经僵化,无法适应国际经济关系新变化。但是,日本经济的基本实力和潜在的成长实力依然雄厚,日本仍是美国以外无以取代的最大经济强国。近期日元大幅贬值,并非完全源于经济困难,与日本政府的纵容与诱导也有关系。  相似文献   

11.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上曾经是一贫如洗,然而,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却奇迹般地发展成为了世界上第一流的经济发达国家,具有了与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等老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伯仲的实力。一直到21世纪初,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都仅次于美国,雄居世界第二位,在经济、科技、文化等许多方面已达到世界最先进水平。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的经济总量虽然被中国赶超,屈居世界第三,但仍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2.
日本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新策略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全球政治、经济、科技发生巨大变化,中国正逐渐成为全球潜在的市场,日本跨国公司不得不重新认识不断崛起的中国大市场,把中国作为理想的投资地,生产与市场并重,不断追加投资,扩大原有生产规模,增加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进一步整合在华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继续推行本地化管理,力争把日本企业变成当地企业。根据日本企业投资战略新变化,政府应该转变观念,加大力度吸引外资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引导外资加快西部开发步伐,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创造条件培育出本土跨国公司,与优强跨国公司竞争。中国企业应加大研发经费投入,提高研发水平,并培养更多既懂外语又懂管理的人才。  相似文献   

13.
战后日本经济的增长率曾让世界震惊.从1950年至1973年,日本GDP年均增长率超过10%,创造了当时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日本的轨迹相似.例如,两国都充分利用和平的外部环境,吸收技术、专利,并依靠出口加工业赚取外汇,带动经济增长.再如,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两国均遭遇来自美国的货币升值压力乃至"异质社会论"批判.但中日两国却又有不同,这就是两国"中流社会意识"发育速度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14.
何为综合商社?综合商社产生于19世纪末的日本,二战后,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担负着日本的资源进口、产品出口、开拓海外市场的重任,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国际化、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成为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动机.目前,日本九大综合商社贸易额在日本贸易总额中占了50%.70年代初.在世界经济普遍萧条中独自保持发展势头的日本  相似文献   

15.
二战以后,日本经济快速增长。到了上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进一步稳定发展。与此同时,欧美发达国家却由于政府长期过分干预经济、低效率的国有福利体系、石油危机等多种原因而陷入了经济停滞。世界范围内,日本经济可谓一枝独秀。1985年,美日英德法签订了著名的广场协议,提升了日元的币值。手里拿着大把美元的日本人开始在美国大肆购买。令美国人感到不安的是日本人对美国企业资产的大量收购,他们担心美国正在变成日本的第四十一个县。  相似文献   

16.
所谓“企业管理文化”,是人们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思想意识观念,一种思维方式,它是经过长期的实践形成的。在企业管理文化形成的过程中,日本企业经历了与欧美企业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并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企业正在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和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在对手如林的市场上面临着产、供、销、金融、社会声誉等方面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这就需要企业的投资者、经营者和生产者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发挥整体作用。但是,三者的利益要求、利益取向是有差别的,有时甚至是很不一致的。因此,要把企业建设成为利益共同体,就必须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发挥企业文化对全体职工所具有的凝聚和导向的功能。企业文化是80年代初在世界发达国家涌现的管理新理论,其实践根源在日本的企业界,而理论根源却在美国的管理理论界。企业文化的基本含义主要  相似文献   

18.
50年代初,美国一些专家曾预言“日本经营管理需要50年才能赶上美国”,而日本企业在学习美国等西方国家先进技术和管理的同时,注重发挥自己的优势,发扬民族意识,把现代科技与管理同民族文化传统紧密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仅用19年时间,就赶上和超过了美国,一跃成为世界强大的经济国家。日本民族文化,是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日本企业家在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时,很注重研究和应用中国古代文化。丰田佐吉在创造日本丰田公司时,十分推崇孟子讲的“天时、地利、人和”,并以此作为自己经营管理的座佑铭。日本东芝电气公司总经理士光敏夫先生也把孔子的“荀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作为经营信条,强调企业在产品开发上要不断创新。此外,日本的许多大公司都把《孙子兵法》作为培训企业经理人员的必读教材。 由此可见,挖掘应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我们的职责,也是大有可为的。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加速中国经济的发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不仅要求我们广大企业家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要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改变生  相似文献   

19.
“原始的企业靠经验管理。一般的企业靠制度管理。先进的企业靠文化来管理。”这是前几天从一篇文章中读到的.感觉“文化管理”一词很时尚。准确地说应该是对企业管理的一种有益探索。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文化管理是现代企业提升“软实力”的必然选择。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大胆尝试.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  相似文献   

20.
冷战结束后的十年中,尤其是90年代中期以来,日美重新定义了其军事联盟关系,日本对其防卫政策、自卫队性质和武器装备等,进行了接二连三、紧锣密鼓的调整与部署,日本新的军事发展战略已然成形。与90年代之前日本以经济的高速增长引起世人的瞩目不同,90年代,日本在“泡沫经济”崩溃、经济增长回天乏术的情况下加快走向军事大国的步伐,引起周边国家的警惕和世人的关注。本文拟就有关冷战后日本走向军事大国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