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为探究我国马克思主义近年来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文章以1991—2015年期间立项的5308项马克思主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其29221篇成果论文为研究对象,从项目信息、成果信息、研究热点、相关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计量分析,较全面地展现了我国马克思主义25年的研究与发展状况。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为研究热点;《马克思主义研究》、《理论探讨》、《理论与改革》等是发表相关研究成果的主要期刊;有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研究论文最受关注被引频次最高。  相似文献   

2.
1.中国第一个宣传俄国十月革命的人是李大钊.他在1918年11月发表《庶民的胜利》、12月发表《布尔什维克的胜利》,热情赞颂十月革命.2.在中国第一个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是杨匏安.他在1919年11月发表了《马克思主义-称科学社会主义》.3.中国第一个提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社会党即共产党的主张的人是李汉俊.4.中国第一个筹备建党的人是陈独秀和李大钊.5.受共产国际和俄共(布)党派遣第一个到中国的代表是维经斯基.6.1920年8月,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组织-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第一任书记是陈独秀.7.1920年11月,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机关刊物——《共产党》创  相似文献   

3.
1920年到1921年爆发的一场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其实质是关系到社会主义是否是中国必然的革命前途的问题。今天,回顾这段历史、对于我们坚定马列主义信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有现实意义的。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当时,全国有许多种进步刊物,如《新青年》、《每周评论》、《湘江评论》、《民国日报》、《星期评论》和《共产党》等报刊,都以大量的篇幅介绍和探讨马克思主义。这就引起反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开办“海外学者论中国经济特区”栏目为纪念深圳经济特区建立20周年,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编辑部与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联合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杂志上开办“海外学者论中国经济特区”栏目,从2000年第1期开始,每期编译3篇海外人士对中国经济特区的研究成果。目前已刊登美国莫里斯·迈斯纳撰写的《深圳经济特区:中国打开国门的第一把钥匙》、日本大桥英夫的《中国经济特区的发展及其未来———以深圳为例》以及薛晓源的访谈文章《中国经济特区的今天与明天———访英国苏塞克斯大学发展研究所(IDS)高…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左翼学者В.萨普雷金在俄罗斯《共产党人》杂志2005年第6期上发表题为《伟大的十月革命并非是全世界历史和文化中的暂时现象》的长文,针对俄罗斯国内外一部分人对十月革命的歪曲论断,如"十月革命根本不是一场革命,而是以列宁为首的一小撮恐怖分子非法夺权的政变","十月革命不是历史的必然,而是偶然的历史事件";"革命已经遭到了毁灭性的失败,社会主义的实验已经被证明是空想的"等等,进行了批驳。作者主要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在俄罗斯及其人类历史上的作用及其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徐崇温,1930年7月生于江苏无锡。1952年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1956年考入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当副博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所工作至今。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规划小组成员,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顾问。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后撰写出版有关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总论、分论和社会背景方面的专著共12种,主编出版有关丛书一套共42种,其中《西方马克思主义》一书被确定为高校文科教材,获中国社会科学院1977—1991年优秀科研成果奖。《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获中宣部第8届“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全球问题和人类困境》获第一届北方15省、市、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主编《国外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研究丛书》获全国城市出版社优秀图书一等奖。围绕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哲学世界观问题发表论文16篇,有关文章入选1988年中宣部召开的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周年理论研讨会并得奖;1989年度《新华文摘》曾两次全文转载相关论文;《中国哲学年鉴》在1989、1990、1991年连续三年辟专栏报道有关研究情况。1991年后,研究邓小平理论,先后撰写了多部专著和数十篇论文。论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获中宣部第七届“五个一工程”一篇好文章奖;专著《当代社会主义的若干问题———国际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获中宣部第七届“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2004年完成国家社科“十·五”规划重点项目成果《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相似文献   

7.
列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俄国具体国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积极探索革命所面临的紧迫问题,提出帝国主义论、社会主义革命首先胜利论、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社会主义革命的战略策略和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建设的理论,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并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十月革命.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十月革命胜利的行动指南.纪念十月革命,就要继续坚持十月革命的精神、道路和基本制度,也要继续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贬低乃至否定列宁主义,不仅会割裂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体系,而且会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  相似文献   

8.
最近,中国展望出版社出版了童大林同志的新著——《第三个七十年》。这是一本研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科学技术、人才教育、社会发展的论文集。作者在文章中科学地把从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到迄今划为两个七十年代,即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到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一个七十年;从十月革命胜利到现在,为科学社会主义第二个七十年。作者认为,自八十年代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宏伟蓝图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后,世界社会主义跨入了第三个七十年代。作者在文中着重论述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上的重大的发展和贡献,这就是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它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将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在一个富有生命力的理论基础之上。随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20,(8)
施存统作为中国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人物之一、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他的早期政治思想经历了由尊儒到反儒、由无政府主义到马克思主义的巨大转变。施存统翻译了许多日本社会主义学者的研究论著,撰写了大量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传播做出了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10.
新华社北京1月1日电2020年1月1日出版的今年第1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文章强调,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也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宣言书。全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好抓实。  相似文献   

11.
我党两次三中全会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历史第三个70年的开始。由于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摆脱僵化的经济模式,使我国社会主义经济走上了正确轨道。科学社会主义已经历了两个70年。第一个70年是从《共产党宣言》到十月革命,它是以思想理论斗争为主。在这个阶段,马克思主义从一个社会主义派别或思潮,上升为全球性的无产阶级革命最强大的武器。从十月革命到现在,是第二个70年。它基本上是革命和战争的  相似文献   

12.
《党政论坛》2013,(10):48-48
美国《国家利益》网站日前发表一篇名为《日本,有毒的酒杯》的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使日本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动力核心是一个诱人的想法——但是华盛顿不应听任如此。  相似文献   

13.
《共产党宣言》(下称《宣言》)丰富的哲学内涵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渊源,对我国的革命、改革和建设影响深远。文章从《宣言》所包含民主革命思想、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等层面出发,对《宣言》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尤其是我国共产党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与社会主义本质内涵思想)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4.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与时代意义陈国权20世纪80年代,曾经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发展作出过卓越贡献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经历了近40年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后,又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奉献出一篇新的杰作──建设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5.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刘少奇同志1939年7月在延安马克思列宁学院所作的演讲,是一篇闪烁着中国共产党人聪明和睿智的马克思主义文献。我们重读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对于今天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加强党的建设,仍具有重大的  相似文献   

16.
《光明日报》2000年11月9日刊登李兴耕的书评,介绍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徐博涵研究员撰写的《一份珍贵的理论遗产——列宁晚期思想研究》一书。 文章说,该书作者令人信服地论证了列宁晚期首开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的先河。十月革命前后,列宁在怎样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上,曾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从革命前认为俄国“不能直接过渡”;革命后从1918年开始,企图实行“直接过渡”;国内战争结束后,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绘制了科学的蓝图,不仅在实践上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而且在理论上打破了许多传统观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为我们带来了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8.
一国建成社会主义思想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基础。弄清斯大林对这一思想的认识,发展的过程,对于探讨斯大林在经济落后的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的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观斯大林一国建成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把它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否定阶段。以1924年12月斯大林为《走向十月革命的道路》一书写的序言即《十月革命和俄国共产党人的策略》为阶段分界。在此之前,斯大林一直认为只有几个国家  相似文献   

19.
17世纪入华的意大利籍耶稣会士利类思(Ludovico Buglio,1606-1682)将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约1225-1274)的《神学大全》首次译介为中文,题为《超性学要》.该著作对诸多西方哲学术语如何精准地译为中文进行了有益摸索,甚至成为中国近现代诸多哲学概念的源头所在.但可惜的是,国内外学术界对该书却关注不多,亦没有从译介学角度对其进行过分析.事实上,从译介学的角度勾勒《超性学要》的基本概况,探究利类思的翻译策略,可以看出明清之际西方内核文化的东传尝试.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是我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探索的新宝库,其中包涵的重要思想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与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建设的又一座丰碑。《江泽民同志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反映了近13年来我党克服各种艰难险阻,站在时代前列,勇敢地迎接挑战,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加快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从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