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天的启示     
《团结》2009,(1):1-1
过了元宵节,春天就一路过来了。人们喜爱春天,歌唱春天的美好,从古到今不知有多少诗文名篇和名句。从古诗的“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到现代作家朱自清的优美散文《春》,不要一一列举了,列举也列举不完。人们为什么歌唱赞美春天?这问题似乎不必问,也似乎确实没有人问过、谈论过,春天如此美好,不就够了吗?其实不然。“透过现象看本质”,春天的美好,是有原因的,  相似文献   

2.
2003年春天是一个不平凡的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神州大地。这种叫作SARS的病毒,很快在中国的大江南北肆虐,其突发性、广泛性和不可知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恐慌,打破了人们以往对春天的美好印象。  相似文献   

3.
亲历沙尘暴     
近年来每到春天,频繁发生的沙尘暴便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而去年春天,沙尘暴次数突然减少,人们以为是近几年生态建设发挥了作用,沙尘暴的肆虐会就此收敛。不料,今年开春后,沙尘暴又卷土重来,而且反弹强烈。  相似文献   

4.
感悟秋天     
柳萌 《民主》2012,(9):51-51
夹带丝丝凉意的风雨过后.难躲难藏的暑热总算消褪,又一个秋天就这样来了。秋天自有秋天的韵致.秋天自有秋天的声息。它不像春天那么娇媚,它不似夏天那么喧闹.它也不学冬天的沉静。如同一位饱经沧桑的人,  相似文献   

5.
《民主》2015,(1):1
<正>"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声近了。"在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笔下,那时人们期待春天来临的心情是多么的殷切与喜悦。忘记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已不再那么盼望,尽管还会有一些人,偶然会怀念起朱自清笔下的春天,但明显不再那般"殷切",不再那般"喜悦"了。大家被日子驱赶着,仿佛顾不上喘息,埋着头,一天又一天紧赶慢赶地、近乎机械地来回奔走着……时代变了,生活的节奏明显快了,人们的脚步也不由地快了起来。  相似文献   

6.
卷首语     
也许是因为暖冬的关系 ,上海今年的冬天似乎特别的短。人们尚未感受到严寒的滋味 ,便已听到了春天的脚步声。对于春天 ,人们总是抱着无限美好的希望与憧憬 ,有着特别亲切的感情。这里用得着一句老话 :一年之际在于春。老话应该常说常新。再者 ,进入新世纪 ,中国面临着新的大发展机遇 ,上海同样处于新的发展的起跑线。正因为这样 ,春天对于我们 ,就有了更加特殊重要的意义。春天是播种的季节 ,春天是全年工作起步开头的时候。要使本单位、本部门在新的一年里 ,工作有更快的进展 ,局面有新的开拓 ,必须对形势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把握 ,对党中央…  相似文献   

7.
春节,中国人民传统的节日。这个节日在中国人民的心里,有着特殊的意义——春天,给人们带来新的希望的春天,来临了。 今年的春节,首都北京的节日气氛显得格外的浓郁。大街小巷,那一个个贴着大红春联的门洞里,不断传来“新年好啊!”的欢笑声,人们领着身着新衣的孩子在走亲访友,互相拜年。人们高兴啊!餐桌上摆的酒,菜比往年丰盛,鞭炮声也比往年来得炽烈。  相似文献   

8.
1992年的春天,对于泰安人民来说,是一个不寻常的春天。在这个春天里,全区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大讨论,使在五岳独尊的泰山脚下生活惯了的人们,敞开山门,看见了激变的世界,从而破除了因循守旧的盲目“独尊”,振奋了精神,  相似文献   

9.
《侨园》2015,(Z1):40-41
春季如何进行运动秋收,冬藏,春生,夏长。春天来了,万物在苏醒,人体需要运动,一个冬天都在"冬眠"的人们终于可以走出家门,到郊外踏青感受春天的活力,抓紧时间活动活动筋骨,把积蓄的脂肪甩掉。经过寒冷冬季的"运动低潮期",人体身体各器官的功能都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季节活跃性低。此时,肌肉松弛、韧带变硬、中枢神经、内脏系统功能较低下,如果急于激烈和不当的运动,就容易受伤。因此,每到春天都是运动伤害的高发季。春天的气候  相似文献   

10.
正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女士发表了一本新书《寂静的春天》,书中以寓言的形式和抒情的笔调描述了美国原来有一个景色美丽的城镇,每当春季到来,田野里百花盛开、树林中百鸟齐鸣。可是不知不觉从什么时候起,这里的春天寂静下来了,人们再也看不到鲜艳的花朵,再也听不到小鸟的欢唱。后来人们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发现造成这一惨痛结局的原因是长期使用了像DDT这样的化学杀虫剂。《寂静的春天》  相似文献   

11.
《瞭望》1996,(10)
春回大地,惠风和畅。一年一度的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会议即将开幕。春天的会议给人们带来的是春天的气息、春天的希望。在此,我们热烈祝贺“两会”的胜利召开,并预祝“两会”开成一个团结的大会、务实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开成一个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壮丽目标真抓实干的大会。  相似文献   

12.
地上缺水天上补 人工增雨的憧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春旱,旱得邪乎。长江以 北的大部分地区出现了河 流断航、水库干涸、天然湖泊面积严重萎缩的局面。骄阳如火,烤得大地张开一道道裂纹,庄稼大片枯死,全国作物受旱面积1.9亿亩,夏粮减产已成定局。干旱还导致1500多万人口。1300多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使不少城市被迫实行限时限量供水。专家称,这是自90年代以来我国遇到的最严重的旱灾。 缺水,一直是笼罩在北方人心头的一道阴影。人们祖祖辈辈企盼风调雨顺,冬天盼下雪,春天盼下雨,瑞雪兆丰年,春雨贵如油。但事与愿违者多,盼来盼去,十有八九是…  相似文献   

13.
柳萌 《民主》2009,(1):51-51
汪老,即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 1987年春天,邵燕祥等我们一伙同游云南.作为访问团团长的燕祥兄,指定我负责照顾汪老,在20多天的时间里,我都和汪老朝夕相处。因为有过相同“右派”经历,说话也就比较随便,晚上睡不着觉就闲聊,老人家的隽语妙言里,无不透着人生机智和世理.对于我这个晚辈颇有启示。  相似文献   

14.
郑万耕 《民主》2009,(8):42-45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文明再一次涌进国门.中西文化问题又成为人们热烈讨论的议题。于是,也随即兴起了一股中国文化热。在这场文化热中.还有一个热中之热,就是“周易热”。然而,使它发热的原因,却不是正常的学术研究。正常的《周易》研究反而受到了严重干扰。这场“周易热”不仅误导了舆论,毒害了人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15.
张政泽 《民主》2007,(4):30-32
今年3月3日-16日举世瞩目的全国两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是春天的盛会,人民的盛会。民进的59名全国人大代表和79名政协委员肩负庄严使命.牢记人民重托,从祖国各地齐集北京,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别是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积极建言,倾情献策。  相似文献   

16.
玉兰含苞,杨柳弋弋,三月的北京,到处洋溢着春天的气息。与春天的气息一起扑面而来的,还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节能与绿色"等高频词汇,这些词汇温暖着人们的心,让人们更加向往和憧憬明天的美好生活。 沐浴着拂面春风,耳听着中国同事对和谐社会的描述,奥的斯电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鲍安实总裁感到格外高兴。谈到"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迎来了上海农村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春天,使上海农村的改革开放和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20年来,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上海农村正在实现“三个”历史性转变,即:由城郊型向都市型转变,小康型向富裕型转变,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1997年,郊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58.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90年增长1.95倍,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6.7%。1997年人均创造GDP为1.8万元。同时,郊区经济在全市经济总量的份额上升。1997年,郊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市GDP总量的比重为28.5…  相似文献   

18.
三月的天空     
《民主》2014,(3):1-1
<正>莺在飞,风在追,花开水声把春天吵醒。清清秀秀的江南,这会儿想必早已是一片姹紫嫣红的景色,还有那花花绿绿的风筝想必也正争先恐后地开往三月的天空……相比江南,这会儿的北京,还有些乍暖还寒,但从融融的暖阳里,我们也已感觉到了春意的涌动。一年之计在于春。2014年的这个春天尤其不会例外,它更被人们寄予了厚望。就在这个春天,就在这片天空,我们中国这艘巨轮凭借新一轮改革的东风,扬起了更加强劲的风帆。3月13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的首次全国两会在北京  相似文献   

19.
春天,带着生机勃勃的势头来到了神州大地。这是我国农村进入激变年代以后的又一个春天。人们关注着来自各地的信息。我们应《瞭望》编辑部之约,向广大读者报告:——经过三年的风风雨雨,全国农村已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原来议论纷纷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也在全国半数左右的生产队实行起来。这样,许多地方多年存在的管  相似文献   

20.
且说“空手套折狼”山东邓昌华如今鼓励发财致富,人们都在努力致富,实在是好。不过,也有些人.忘了党和国家鼓励劳动致富,要求人们以勤劳和智慧促进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往往使致富的。中动奔着歪门邪道去了.“空手套白狼”.使是其中一个歪道道。所谓“空手套白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