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兼具理性批判与感性审美,融合了中国具体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呈现出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理论立场、创作尺度与评价标准三个层面的中国形态:一是文艺理论内在的人民立场与政治向性;二是文艺创作尺度的现实主义原则与历史唯物主义遵循;三是文艺评价标准的大众化倾向与时代化特征。三个维度相互交织,回答了文艺是为什么人、文艺创作应该遵循什么、文艺评价标准应该是什么等根本性问题,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当代形态,充分彰显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具体实践场域的强盛生命力和强大创造力。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形态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形态相结合的历史演进过程,又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本身向现代转化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与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关系问题上存在着许多争论,但它们均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是辩证互动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推动与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过程,呈现出了三个历史时期,这就是首先通过变革与本质上否定传统文化而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时期,其次是通过恢复与初步重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关系的传统文化现代化时期,第三是目前正在进行着的重新整合传统文化与全球化时代现代化关系以确立完整的中国民族现代文化传统时期。  相似文献   

3.
李建群  何小勇 《求索》2007,(10):129-132
当代西方的风险话语是在现代性反思的理论图景中展开的。对现代性本质的不同阐释和对风险与现代性关系的不同理解是区分西方风险话语主要流派的标尺。风险社会理论重视现代性制度的形态转换和风险的政治应对,风险文化理论关注现代性的文化维度和现代风险的建构本性,风险的复杂自系统理论强调风险内生于现代性系统分化的复杂性,风险的“治理性”理论倚重于现代性知识/权力的管理效应和风险控制。梳理和借鉴西方风险研究的主流理论对于树立马克思主义风险观、建构当代中国的现代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及其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逻辑起点。毛泽东时期主要是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探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践的条件和形式;改革开放新时期,则主要从中国的国情和发展需要出发,探索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理论形态和实践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起点的转换,缘于革命和建设事业在不同历史阶段上的需要,深化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规律的认识,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李胜清 《求索》2015,(3):168-172
作为特定社会文化价值秩序的合法化依据与社会生活关系的核心组织原则,文化总体性是一个语境化和历史化的文化价值机制。文化总体性与文化总体性的历史呈现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区别,文化总体性的具体内涵正是在其不同历史呈现过程中得以对象化的。具体来说,文化总体性经历了三种发展形态,即前现代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三种维度。前现代的文化总体性主要是一种自然形态的总体性;现代性的文化总体性主要是一种物化的总体性;后现代的文化总体性主要是一种否定性的差异总体性。从根本上看,文化总体性不是实体性的,而是功能性的,它主要表现为某种总体性的意向与运动。  相似文献   

6.
丁斌 《求索》2013,(11):86-88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进程中自觉地实现了一种"文化转向",从单纯的武装暴力革命转向一种更为深刻的总体性革命。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的"转向"是从两个维度展开的:其一是将现代性理解为一种以反思性、批判性和革命性表达一种不断的自我否定、内在超越的冲动,体现为时间维度的辩证发展过程;其二是将现代性内在所蕴含的自我否定、自我批判的内在力量与人类形而上精神相互结合,将其立体放大到人类整个的社会历史进程当中,体现为空间维度的辩证发展过程。这双重维度及其统一表征了现代性的批判精神与人类理性形而上精神的一致。  相似文献   

7.
陈德祥 《求索》2014,(4):10-16
马克思主义不是现成在场、永恒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重新“出场”的历史过程。语境和路径是马克思主义“出场”的条件,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出场”的标志。“地”、“时”、“人”构成马克思主义出场的历史语境,语境要素变化所形成的空问问距、时问问距、受众问距是马克思主义不断重新出场的根本啄图。马克思主义出场语境的空问转换、历史转换、主体改变,及其方向内在规定着马克思主义出场的民族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路径。马克思主义出场的历史语境与马克思主义自身品性相结合共同铸造政治形态、学术形态、大众形态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出场的语境决定出场路径和出场形态,三者统一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谋求自身解放的实践活动。从出场学视域而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实际就是马克思主义图空问、时问、受众等语境差异在我国不断重新“出场”的历史过程,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时代化、大众化在中国的现实表现。马克思主义出场的语境、路径和形态三者之问的关联性和统一性,深刻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有机统一的逻辑机理。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当代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实事求是,要义是创新,主题是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总进程呈现出既相区别又相衔接的两大基本阶段:中国特色民主主义(新民主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进程,是从社会主义理论形态、实践模式的革命到发展观念、发展模式的革命的思想解放、改革创新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进程的理论表现形态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三大思想成果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是一个具有整体性逻辑结构的一体化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性构建的"元叙事"是中华民族求独立、求复兴和人民群众求生存、求发展的民生诉求。这是中国特定的文化特质和历史语境所造就的并区别于西方现代性构建的"多元现代性"的独特形式。它在塑造、参与中国现代性建构进程中催生出中国共产党的民生自觉,孕育出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推动着中国民生问题的转型。考察现代性构建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的民生维度,有助于理解中国现代性的构建模式的发展的逻辑与整体目标。  相似文献   

10.
周连顺 《理论月刊》2008,1(2):44-4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思想虽然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但是它却有着深刻的内在根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科学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必然结论,也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中国特殊国情和人类文化传播规律的内在要求.因此,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根据,对于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贯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坚持不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内在关联、发展逻辑和未来走向,如何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构当代中国新文化,是当前学术研究的重大前沿课题,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维度,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如何看待当前的国学热、孔子热等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有原生形态与次生形态之分.原生形态马克思主义是"源",次生形态马克思主义是"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境中的"马克思主义"指的是原生形态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获得中国形态和内容与转换中国传统文化和人类其它优秀文明成果两个过程的汇合,其结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还有着一个自身理论流变的问题.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起到了丰富和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现东  唐胜兵 《前沿》2011,(22):62-64
"实事求是"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核心和光辉典范,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追溯这一历史文化渊源,能够使我们更深刻地领悟:马克思主义必须实现中国化才能有效地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条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要注重内容,还要注重形式;"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的理论态度和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从历史维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着厚重的历史根基,它立足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吸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精华;从理论维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着内在的思想特性,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为人民大众广泛认同;从价值维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着政治凝聚、经济服务、社会整合、价值引领等重要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模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结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青山 《求索》2011,(2):105-107
中国模式是指中国的成功模式。从实质上讲,中国模式就是中国道路的具体样式。模式是针对解决问题而言的,这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相通之处,构成了中国模式的出场语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昭示了中国模式的两个维度:革命与建设(包括改革)。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讲,中国模式真正的意蕴是"走自己的路"。只有在"走自己的路"中,才能彰显出中国模式之"中国特色",中国模式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在实践中的必然历史结论。  相似文献   

16.
话语是思想的凝聚,革命特指暴力手段夺取政权。在解释学视域中理解"革命"话语包括三个维度:前见基础、文本互动和视域融合。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是理解革命话语的前见基础,包括了颠覆国家权力、期盼圣人救国和追寻道德理想三个特征;通过"附会"的文本互动形式,理解者不断缩短阐释革命话语的"文化间距";在这个过程中也包含着马克思主义与传统儒家文化的内在交流、会通的机理;最后,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与儒家革命文化会通于中国革命历史逻辑之中,彰显了传统革命话语的现代转化,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话语是思想的凝聚,革命特指暴力手段夺取政权。在解释学视域中理解"革命"话语包括三个维度:前见基础、文本互动和视域融合。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是理解革命话语的前见基础,包括了颠覆国家权力、期盼圣人救国和追寻道德理想三个特征;通过"附会"的文本互动形式,理解者不断缩短阐释革命话语的"文化间距";在这个过程中也包含着马克思主义与传统儒家文化的内在交流、会通的机理;最后,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与儒家革命文化会通于中国革命历史逻辑之中,彰显了传统革命话语的现代转化,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中国以民族危机开始,从被迫性接受到植入性嵌合、从外源性输入到内源性生成、从参与性学习到贡献性建构,文化现代性在中国进行了从自发到自觉并全面展开的现代化历史实践,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逐步建立起了本质联系,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输入性文化变量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形成了具有“中国时间”和“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叙事话语,不断更新和优化着中国文化和文明秩序,并以其奥趣题旨和宏大论域历史地渗透于中国文化现代性的生成与建构中,中国文化现代性建构的性质和言路在寻驿中择定,价值和使命在启蒙中自觉,路径和意义在建构中呈现。  相似文献   

19.
现代性具有外在制度结构层面的形式化、理性化和内在文化心理层面的感觉化的双重意蕴 ;现代性问题的实质是道德文化与生存意义的危机 ,围绕着这一问题而产生了自由主义、保守主义、马克思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的理论立场 ;湘学研究须超越纯粹的学术史与文化史的研究角度 ,而应该对现代性问题采取一种从传统创造性转化而来的思想理论立场 ,此即本文所谓湘学研究之“论”的维度。湘学研究之“论域”包括 :湘学传统的现代转化、外在的形式化制度结构的建构以及现代人内在心性结构的重建等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均提出了一种思想理论立场 ,并认为这种意义上的湘学可以说是一种新湘学 ,也是一种后儒学 ,或者也可以说是一种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20.
王德胜 《思想战线》2004,30(3):107-110
"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这一话题的全部困难与希望,直接取决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活动的中国语境。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建构需要确立一种基本信念: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建构首先是理论自身的任务,是体现马克思主义美学自我内在理论价值的存在方式。而提倡"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建构的原创性",既意味着对于单一意识形态延伸理论形态的突破和对于简单意识形态话语的超越,同时也向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学者提出了一种与时代相符合的创造性理论活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