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8 毫秒
1.
贺麟的宗教观既不同于"五四"时期反宗教运动对宗教的态度,也不像其他新儒家人物那样主张以道德或哲学去取代宗教.他的宗教观所关注的不是对人格神的信仰,而是宗教精神特别是基督教精神的文化价值,目的在于会通中西文化,谋求"儒家思想的新开展".贺麟认为,基督教是西方文化之体,研究和借鉴西方文化必须以理性的态度转化和吸收基督教精神的精华,认识其与西方的科学、民主、工业化以及人的精神世界的关系,以便为中国的新文化建设提供资源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宗教思想有一个发展过程.他在早期比较倾向于宗教批判,但不是无分寸的盲目批判.后来,马克思更多是在中性甚至是一定的积极意义上讨论宗教,从而大体形成了一生比较完整的宗教思想,其中包括:关于宗教的根本属性--"掌握方式"说;关于宗教的存在形态--"文化传统"说;关于特定历史条件下宗教的功能--"社会黏合剂"说和"人民鸦片"说;关于宗教政策--"个人权利"说、以及关于宗教的未来--"自然消亡"说.虽然这一思想不及他的哲学、经济学和政治学论述得丰富完整,但也显示了其独特的探索性和思想魅力.这与马克思特殊的宗教经历、时代处境与思想革命有直接关系,而且宗教观念对马克思的一生及学说都产生了多方面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要研究宗教语言呢?这个问题似乎不难回答。对当代读者而言,想要阅读一部古老的宗教经典,无论东方的还是西方的,都会发现字里行间充满了需要解释或值得研究的语言问题。蒂利希所主张的"象征理论"把宗教语言问题纳入了一个更宽泛的论域——"文化神学",以求放眼于"宗教与文化的基本关系",使"宗教语言和文化本体"重新得以沟通。兰德尔深受蒂利希思想的影响,提出"宗教象征功能论"。将全方位比较蒂利希与兰德尔的宗教象征理论,力图得出宗教语言象征论与宗教象征功能论的同与异,使读者对"象征"(或"宗教象征")概念有更直观和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著名学者利哈乔夫院士20世纪80年代提出"文化学"概念,主张从文化与空间的关系角度解读俄罗斯文化特色——那种横跨11个时区、1708万平方公里的第一大国版图的空间,涉及种族起源、地理差异、语言宗教等复杂局面的文化空间。他将如此背景下的俄罗斯文化多元结构称作"合唱原则"。  相似文献   

5.
敏生兰  陈小丽 《学理论》2011,(13):23-24
从建国之初至今的六十多年,中国宗教经历了"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到"宗教是文化",再到"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尔后到"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的历史变迁。这一变迁既是我们党对宗教认知的不断完善,也是执政党与宗教关系不断调整的过程。面对当前宗教的新形势、新问题,我们更需要以一种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精神来认识与对待宗教,从而在处理宗教问题上更好的体现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6.
唐申硕 《学理论》2010,(10):74-74
针对宗教的演变过程,从早期犹太教的耶和华到后期新约中的耶稣基督,神被赋予了更多人性的元素。如果神真的是全能的,他的形象便不可能被更改。只能说,文化与地缘的差别,让不同的民族产生不同的经验,而宗教乃是"经验为"的存在。宗教是一种建构在直观基础上的"经验为"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刘德平  李焱 《学理论》2011,(16):64-65
对于科学与宗教之间关系的探讨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的学术焦点。近年来,西方学术界出现了对科学与宗教"融合"模式的探讨热潮,这既激发了人类对自身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模式的重新深入思考,同时又为这两种不同的文化样式提供了积极的交流平台。试图对西方的科学与宗教融合论进行初步的介绍与评析。  相似文献   

8.
费尔巴哈的"爱的宗教"与传统的宗教有本质区别,是费尔巴哈作为一个无神论唯物主义哲学家热爱自然、热爱人类、热爱生活的崇高精神境界.他试图建立"新宗教"取代旧宗教,实质上是要建立新的唯物主义哲学世界观.他反对神学宗教,但不放弃追求理性信仰.他提出的"爱的宗教"表达了他对"人类之爱"的终极理想追求,不仅是当时思想界的一次大解放,也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宗教与社会和谐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宗教与当代中国社会相适应、宗教与其他社会要素相协调统一的观点和主张。宗教与当代中国社会关系包括两方面:一是宗教作为社会子系统与社会主义社会整体的关系,二是宗教作为社会要素之一与其他社会要素的关系。宗教与社会关系和谐论包括两部分:一是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简称"适应论",二是宗教与其他社会要素关系相和谐,简称"和谐论"。其中,"适应论"是"和谐论"的基础和前提,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0.
郭守涛 《学理论》2013,(18):198-199
自秦汉以来,盛行于东方和西方的一些宗教沿着丝绸之路陆续传入新疆,它们在相互排斥、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的基础上形成了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西域宗教文化。受西域宗教文化的影响,新疆艺术设计在本土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出独具特色的设计文化。通过对新疆宗教与艺术设计关系的研究,为艺术设计者提供思路与方法,使人们了解新疆丰富多彩的设计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1.
涂意 《学理论》2012,(12):14-15
马克思从实践的角度对宗教进行了批判,实际上是对宗教产生的世俗社会展开了批判,这种批判主要是基于他所生活的时代背景。然而在我们今天的社会里,宗教世俗化现象明显,宗教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现象存在,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接受和推崇,马克思的"宗教消亡论"也引起了争议。在我看来,马克思认为必将走向消亡的宗教主要是从宗教的政治功能和负面影响而言的,然而作为一种精神、意识和信仰存在的宗教并不会灭亡。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3,(35)
花梨岭教案和施南教案是清末发生在湖北恩施地区的著名天主教案,其宗教档案为现在正确处理宗教关系、民族关系提供历史借鉴,为保护宗教文化,开发旅游资源提供支持,有利于推进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宗教档案在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主要作用如下:有利于妥善处理宗教问题,维护民族地区和平稳定;有利于正确处理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有利于保护宗教文化和开发民族地区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6,(8)
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位于东西方之间,同时经受东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俄罗斯历代知识分子在不断思考"我"的文化与"他者"文化。作为19世纪俄罗斯著名哲学家,在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的时代,索洛维约夫也在不断探索俄罗斯文化的定位问题,通过对世界其他文化的研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历史哲学思想,蕴含着他对"我"与"他者"关系的重要认知,他所思考的不仅仅是俄罗斯的出路,更是全世界全人类的救赎问题。  相似文献   

14.
纪尚坤 《学理论》2011,(23):33-34
中国史前文化的内在演变经历了巫教——宗教——礼教三个阶段,并具有着内在同一性与相似性。巫教文化是文化演变的内在基因;宗教文化注重个体生命的解脱与"道"的追求;礼教文化则由"道"下落为"术"。先秦诸子之学是通过各家之"术"返求于"道"的认知。通过分析可知,先秦诸子之学实则是对"古之道术"的发展与细化,并非单纯的人类理性突变式地觉醒与相互之间的表相上的对立与争执。  相似文献   

15.
官士军  刘秀珍 《学理论》2012,(31):15-16,46
基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宗教健康发展的需要,以宗教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应该起辅助作用为基础,就道德建设与宗教道德、传统美德与宗教道德、诚信建设与宗教契约精神、道德建设与宗教道德和谐之道等关系展开论述,揭示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宗教能在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修聪 《学理论》2014,(3):154-155
宗教作为一种以异化的方式反映现实生活而被实体化了的一种社会体系和文化生活现象,本身具有的一些功能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在阐述宗教与文化关系的基础上,从启蒙、解释;教化、规范以及凝聚、调控几个方面探讨了宗教的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6,(8)
在宗教与其他社会文化形式的关系中,宗教与道德的关系被社会普遍认为是最密切的,宗教常常被认为是道德的源泉和保证。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本质,认为道德产生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中,道德的真正保证不是宗教,而是社会的人际关系。然而,尽管道德的来源不是宗教,作为一种独特的信仰体系,宗教所能提供的信念资源也是现代道德所需要的,宗教是一种可能的现代道德资源。  相似文献   

18.
史娟  李智 《学理论》2010,(4):39-40
科学和宗教作为人类文化的两个部分,具有不可或缺性。两者之间并不是筒单的对立、冲突关系。根据辩证法的规则,我们可以得知科学和宗教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清楚的把握两者间的关系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宗教与迷信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迷信不属于宗教的范围,不能把宗教和迷信等量齐观混为一谈。事实上,宗教和迷信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的。正确的区分宗教和迷信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科学和宗教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用类比的方法分别谈及东西方文化下的宗教与巫术的联系,并分析东西方文化下对待宗教和巫术联系不同的原因,探讨不仅仅是文化不同,还有历史、现实等诸多因素导致这种分歧的存在。认为在现阶段处理好宗教和巫术的关系对我们用何种态度对待巫术,如何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文化自信,重在把握中国自身发展的脉动,关键在于认清中国与亚洲、与世界关系的重塑,需要的是虚功实做、久久为功。纵观当今世界,很多热点问题和政治危机的背后,都隐含着文化与身份认同的危机。"伊斯兰国"问题体现了宗教、教派和族群矛盾的复杂性,乌克兰事件折射出"向东"还是"向西"的"国家身份"冲突,而很多大国在"去全球化"趋势影响下社会文化也日益保守、内向而非更加开明、开放。如今,在各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