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毕淑敏的文艺思想建构包括三个要点,即真实理念、情感观念和读者意识。其真实理念强调创作的体验性真实,注重表现生命本真和心理真实,注重表达主体的真理性认知和真情实感。其情感观念讲求情感体验和情感选择,追求情感表现的真实性和个性化,申扬和灌注关怀伦理。其读者意识强调以笔告知而深度沟通,强化平等对话和心灵感应,重视引导读者通过阅读而实现自我精神提升。  相似文献   

2.
艺术品作为艺术家"意识延伸"的一部分,具有某种能动性。即,艺术被创造的目的是要服务于社会关系网络。艺术品不仅仅要表现其样貌与风格所传达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要表现其在创作过程中所包含的社会文化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除了美感以外的能动性,超越了纯艺术与工艺品、个人与社会的界限。因此,在对人类的审美和艺术的研究中,最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审美和艺术本身,而是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品所表现的社会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以来,新疆少数民族作家借助动物书写表现了一系列与民族命运、民族生存、民族精神以及民族生命形态息息相关的情感。一方面,因为民族审美情感心理,作者以"物"观人,以动物命运反映民族在面对生存危机时所做出的命运博弈,折射出民族传统习俗与未来变革之间的不断碰撞;另一方面,因为民族审美情感倾向,作家们企图让动物站在一个与人类"错拥"的位置,来揭示民族人性中的伪善与猥琐,突出民族生命意识的原生态和民族生命精神的传承。  相似文献   

4.
死亡意识是海子诗歌的一个主旋律和主线索。理解其诗歌的死亡意识对于深层挖掘其诗歌内涵、感悟和理解其创作与生命历程等有着重要的意义。认知语言学为诗歌解读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说,诗人的强烈情感往往使诗人形成偏离日常思维的概念化过程,这种过程体现在音韵、词汇、语法等语言的各个层面。而隐喻作为跨越两个认知域的概念化方式,更为海子诗歌死亡意境建构起到审美化、陌生化、整体化等作用。通过认知语言学角度的分析,可以看出海子将死亡看作是一种正常的必然结果,他怀着较高的追求和期待,却苦于现实中的不被认可等因素,使他向往死亡的同时亦夹杂着不安与焦虑。  相似文献   

5.
高蔚 《求索》2008,(8):128-130
诗性情感并不是生活中的自然生命情感,而是心灵的意识活动对自然生命情感的“意象综合”,是艺术创造过程中“与创造性直觉融为一体的情感”,是一种艺术情感。它以直觉为基础,是一种直觉认识,是直觉的物化,并以意象创造为特征。它具有一定的结构,能赋予诗以艺术的形式感。它表现的是语言无法表达的“意识本身的逻辑”。它的作用就是直接展示情感活动的结构模式。它的形式轨迹与艺术的表现形式之间,具有一种同构关系。  相似文献   

6.
蒋文英 《传承》2012,(18):40-41,53
国内外学者从哲学、心理学、美学和教育学等学科视角分析和阐述了"体验"的概念和内涵,认为体验具有情感特性,是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主体对于生命之价值与意义的情感把握。情感需要体验,其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体验的本质或同义词,即为"情感体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通过运用情境事件体验法、社会实践体验法和交流参与体验法等情感体验教育方法,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死亡意识与艺术活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死亡意识是人类产生的最后标志。一切人生观、价值观皆源于死亡意识,行为的意义和价值均须置于死亡的天平上加以衡量,人生因有了对死亡的理解和态度而呈现出高下。死亡意识中对永恒与绝对的追问,直指生命与世界的真义与本原。对生存意义的终极追问,使得生命的真实性得以呈现。创造活动基源于人类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最初表现和核心即死亡意识。创造是对死亡的反抗,是超越死亡的努力。艺术从生存的本真境况出发,将隐藏的生命本质昭示出来,将人的超验的价值内涵昭示出来,让我们在寻求永久依托的过程中,竭力接近生命的永恒。  相似文献   

8.
对诗法既不能消极地弃而不论,更不能停留在技巧层面。诗法是为呈现某种生命精神与文化心理,审美本质就是这种"有意味的形式"。章法之美在于呈现了价值生成过程的情感自然流转,要诀在"错综任意,寓变化于严整之中"。律体是这一过程的集中体现,盛唐律体有典范性。一般就是"向空而有"的价值建构,尤其是人事、自然、历史之内以及之间的切换。至如"起承转合"、律诗中间二联对仗等都非通例,关键是以情感来驾驭形式。  相似文献   

9.
谢稚 《理论月刊》2007,1(1):122-124
本文通过对《伤逝》的分析,指出“五四”落潮后鲁迅小说创作中强烈的文化生命意识。对鲁迅的思想情感、生命体验以及当时的社会现实几个方面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在其成长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情感缺失现象.本文从青少年情感缺失的表现入手,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加强青少年亲情教育、生命教育和体验性教育等情感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陆机的诗文有着浓重的生命意识,本文择取了时间与空间两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认为其感时叹逝之作以"悲时-焦虑-寻求超越"为情感主线表达了生命之思,而其行旅与幻想性作品则分别表达了对"现实性空间"与"超越性空间"的感悟.  相似文献   

12.
宋琼英 《求索》2010,(5):199-201
郁达夫性爱叙事在整个中国现代文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其性爱叙事的构建维度是复杂多元的,除一般意义的个性解放外,民族国家意识,现代知识者的道德存在等也是其重要因素。但一旦其支撑因素仅为欲望本身,则意味着其审美意蕴的枯窘与创作生命的萎缩。  相似文献   

13.
胡榕 《中国青年研究》2012,(11):105-108
"生命观"是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是生态意识的核心思想。中国传统思想中对"生命观"有着丰富而深刻的阐述:儒家的"知命畏天"、"仁民爱物",道教的"天人一体"、"顺物自然",佛教的"众生平等"、"慈悲为怀"等,这些丰富的理论资源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不断的挖掘和提升传统思想中"生命观"的内在价值,对于当代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刚强 《前沿》2013,(14):169-170
设计师每天都跟许多视觉元素发生联系,设计师在进行个性化设计的同时把它们运用在各自的作品中,最终形成设计师独特的视觉语言符号即设计师符号性元素表现语言。符号性元素表现语言是设计师在长期创作过程中所形成的创作手段,是表达设计师情感与传递思想的重途径。解读设计师符号性元素表现语言对于我们今天传承与发展现代平面设计表现语言具有十分重的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思乡主题、伤老意识等为切入点,分别从生命不永的悲剧意识、价值不能实现的悲剧意识和情感失落的悲剧意识三个方面分析了苏轼词中悲剧意识的弱化及这种弱化同道家思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宗教意识是宗教信仰的核心要素,在我国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中,可以发现创作者融入了少数民族的宗教思想,而不同少数民族题材的绘画创作所表达的宗教意识各不相同。结合彝族、傣族、藏族、维吾尔族、鄂伦春族和赫哲族题材美术作品,分析了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中的宗教意识,并进一步揭示了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中宗教意识的内涵,指出少数民族题材的绘画的创作者希望通过其作品表现"万物皆有灵"、"万物皆美"、"轮回因果"以及"天人和谐"的宗教思想。  相似文献   

17.
周标 《求索》2013,(2):160-162
女性意识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是古今中外诸多文学作品中关注的一个焦点.然女性人格和价值在西方文学中常被忽视。西方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主要通过生命意识、性别意识、自审意识和审美意识等表现出来,对女性意识及流变进行开放多元阐释.是女性现代文学学科理论建构之需。  相似文献   

18.
伊斯兰教生态伦理思想所体现出的善待生命的伦理情怀、合理利用大自然的节俭消费现、万物共存的理想境界等伦理智慧,是建构新生态伦理价值体系的有机内容;伊斯兰文化在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方面反映的强烈宇宙意识和生态情感,对强化生态保护意识,有效进行环境保护起到启发、示范和教育作用.探讨其生态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对环境保护来说无疑是一剂甘露.  相似文献   

19.
(一) 文艺创作和文艺欣赏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知觉活动、想象活动和情感活动,或者说在创作和欣赏的过程中必定包含着直觉活动和情感活动的成份。文艺创作和文艺欣赏又不能等同于单纯的知觉和想象的直觉活动和单纯的情感活动。在创作过程中,需要对生活现象的内部联系和对生活现象的包括审美价值在内的价值结构,进行思考和作出评价。在欣赏过程中,也需要对作品的生活内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四川震区高中生的调查,分析了地震及抗震救灾过程对青少年认知、情感态度、行为方面的影响。发现青少年在人生选择方面趋向于更善待生命、善待人生,其民族意识、国家意识、人性意识、生命意识、志愿公益意识呈现出大幅度增强的态势;他们对抗震救灾过程中涌现的典型人物表达了钦佩之情,抗震救灾催生了其志愿服务的热情与行动。同时发现青少年自救能力不足,灾后心理问题浮现,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