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目前报刊杂志上已发表了很多文章,但是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原理来分析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文章还不多,在这为数不多的文章中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经济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业合作化运动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原理,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正是由于低下的生产力水平,更需要发展合作化运动。究竟哪一种观点正确?究竟我国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有没有违反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原理?我觉得有必要在这一方面作一些进一步的探讨,以更好地总结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经验。本文就是就这一方面谈一点个人的拙见。  相似文献   

2.
一、“三个代表”体现着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的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引起的。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总是以生产力为起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并且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只有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衡量某种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进步与否的标准只能是看其是否适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正如邓小平所言:“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  相似文献   

3.
简述刘少奇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若干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少奇在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十分重视研究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指出那种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只有一致,没有矛盾”的观点,“把社会主义定型化,无冲突论,有形而上学味道”。他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经常“注意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的改革”,以保护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这一客观规律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他着眼于从发展生产力的角度,分析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各个环节的矛盾,提出了一些颇有见地、也颇有新意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观点和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4.
一种意见认为,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待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的关系,在承认总的历史发展中物质的东西决定精神的东西、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同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充分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看待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深刻总结了社会主义实践的主要教训,对于我们今天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一、马克思主义看待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个基本层次构成的。它们之间的基本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经济基础又决定上层建筑,表现为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一般规律,是历史唯物主义最重要的根本观点。可是,过去我们认识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6.
一种意见认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但不是唯一的动力。理由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的观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原因也在于其矛盾性。而这种矛盾性有两种:一组是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历史的出发点和基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和发展水平,否则就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侄梏。所有制关系及其实现形式作为生产关系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在特定生产力基础之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变革。我国传统的“一大二公”模式,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被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因而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不仅是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而且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中国又处在社会…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关于生产力发展的动力问题,有不少文章和专著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兹将讨论中的一些意见介绍如下:一种意见认为,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它的内部矛盾性。作者指出,在任何社会中生产力都是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引起生产力不断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关系。其实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它内部的原因和外部的条件。其中内部原因起决定作用,外部条件是起影响和制度的作用。生产力是  相似文献   

9.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哲学思考徐志敏一、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由于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使生产方式永远处于变动之中,推动着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从而引起全部社会...  相似文献   

10.
我国正探索着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人们对这条道路、这种探索有褒有贬,意见不一。“中国究竟往何处去?”这是我们议论的热点之一。有一种意见认为:“中国现在所走的道路是要恢复资本主义经济,中国的改革开放是要补上资本主义的课,是要放弃马克思主义。”对此我不敢苟同。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是把个体户、私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等等所有制形式的出现,看成是大逆不道的东西。认为只有实行公有制才算得上是社会主义,一切小私有制都应全部摒弃。我认为这种观点根本错误在于离开生产力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没有把生产力标准和生产关系标准统一起来。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只有和生产力水平相适  相似文献   

11.
耿霖 《理论建设》2002,(3):11-15
本文认为对全国范围内兴起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必须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加以理性认识。土地使用权流转,是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变革农村社会生产关系的迫切需要;是农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始终坚持生产力观点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要义来认识和坚持社会主义,从而正确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两个根本问题。 第一,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生产力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主义是否“够格”、社会主义优越性是否得到充分发挥的根本标准。1992年初,邓小平又进一步从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提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邓小平的这些论述,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对我国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我国五十年代中期以后,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之所以会产生诸多失误,究其原因,根本的一条就是没有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我们往往超阶段地盲目进行生产关系的变革,长时期搞“以阶级斗争为纲”,而产生这种错误的一个重要的认识论  相似文献   

13.
<正>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对发展问题的研究。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即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状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的变革和发展。这是他对人类社会最重  相似文献   

14.
“三个代表”中排在首位的是“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是我们党的阶级本质所决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每当旧的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甚至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就必须打破旧的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中,这种革命性的变革,要靠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新兴阶级推翻代表旧的生产关系的反动阶级的统治来实现。无产阶级是现代大机器生产的代表,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新兴阶级,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使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  相似文献   

15.
生产力观在唯物史观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曾经详尽阐述了这一观点。他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在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桂桔,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82~83页)可见,…  相似文献   

16.
生产关系变革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产关系变革,相关重要论述内涵丰富,体现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科学方法,阐释了生产关系变革的时态规律和自觉性,反对脱离生产关系的绝对化的生产力标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强调所有制与分配机制的制度保障作用。体现了以现代化经济体系为统领的目标设计,以现代化经济体系统领生产关系变革,构建现代生产关系,发展现代生产力。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问题,讨论几十年了,看来,还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我们认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深入探讨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问题的锐利武器。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根本原因应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去寻找,其根本原因不在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坚固”、“稳定”上,而在于其生产力始终没有发展到足以冲破封建生产关系而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赖以建立其上的程度。简  相似文献   

18.
吴文学  ;祁金利 《前线》2014,(7):29-30
<正>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积累了丰富的改革经验。国内外实践证明,对于国有企业的评价绝对不是与民争利、效率低下就能概括的,私有化也并非国企改革的灵丹妙药。笔者认为,要科学认识国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必须避免片面性和简单化,而代之以多角度、全方位的视角。坚持用生产力标准来看待国有经济生产力标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国有经济作为一种产权制度,体现着  相似文献   

19.
关于生产力标准问题,虽多有讨论,但有不深入之感。我想谈点个人浅见,以就教于方家,也希望有助于这个问题的进一步讨论。一、生产力概念是个功能概念,而非实体概念关于什么是生产力的问题,目前大致有两类观点。一是把生产力看作是一种“能力”,二是把生产力看成是一种“物质力量”。仅仅就生产力来谈生产力,对上述两种观点很难作出评说,但是,一且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问题联系起来研究,就有可能发现一系列的理论问题。在前者,把生产力看成是一种独立的能力,是外在于  相似文献   

20.
对胡锦涛同志“七一”讲话中的这段话,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第一,“马克思主义坚持从社会物质生产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来解释世界,把生产力作为推动社会前进最活跃、最革命的力量,认为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作为首要的一条,把先进生产力决定社会历史的变迁和社会形态的更替鲜明地揭示出来,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