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环境问题的超越国界性使国际环境法得以产生 ,国际环境法的形成以及环境问题在国际关系中所处的至关重要的地位 ,不仅对国际法律秩序提出了挑战 ,也促使了国家环境主权理念的确立  相似文献   

2.
国际环境法在 30年的时间里之所以能够得到迅速发展 ,是因为全球环境的恶化、国家主权独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及国际法的发展等理论和现实基础。但国际环境法的发展有其难以逾越障碍 ,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国际环境法实施的艰难、国际环境法律责任的承担等。通过加强法律的实施 ,国际法与国内法的接轨、经济手段、WTO规则等对策来推动国际环境法的发展 ,以解决国内环境法所不能解决的国际环境问题 ,实施全球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相似文献   

3.
欧洲大陆法系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末针对发展迅速的环境法开始进行法典化的法律重组,以系统化环境法。作为有着悠久法典化传统的德国,在这场环境法运动中作出了积极的尝试,并在1998年由一个独立的专家委员会完成了《环境法典》的草案,但由于宪法中联邦和州在有关环境问题的权限冲突而导致这部法典草案被搁置下来。最近,德国政府重启环境法典项目,希望通过环境法典的制定来实现德国环境法的根本性变革。  相似文献   

4.
面对日趋恶化的环境,环境保护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阐述了我国在保护环境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探讨了处理我国环境法与有关国际环境法关系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5.
环境保护已经进人全球化时代,成为一个热门的全球性话题。然而,目前的国际政治法律秩序在应对全球环境问题时,存在全球公共产品管理的不能。那么,随着环保非政府组织的跨国活动日益频繁,为全球公民社会的形成提供了基础。这些环保非政府组织成为了管理全球环境保护公共产品的主要角色之一,而它们的跨国活动也势必对环境法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以致在不远的未来会出现全球环境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居室污染典型案例出发,分析了居室污染案件与一般环境污染案件的区别,从解析环境法之环境的概念入手,强调了环境法之环境对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的特质,而居室污染侵害的是特定人的生存和发展条件,故其不属于环境法的调整范畴,居室污染案不属于环境侵权案,而属于一般民事侵权案。  相似文献   

7.
环境侵权与环境侵害的概念诠释是环境法学界的一个重要命题。两者概念内涵与外延的逐渐明确化,印证了环境法的发展脉络和原则变化。环境侵权与环境侵害是被包含和包含的关系,前者是基于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观、注重结果的环境保护,而后者则是基于生态中心主义的伦理观、注重预防的环境保护。环境侵权应该是民法领域对环境保护的手段,而环境侵害则隶属于环境法领域。两者的并存,说明了环境保护既需要环境法,同样需要民法等其他法律部门。  相似文献   

8.
现有国际环境法体系已经赋予环境NGO一定的权利,从而使环境NGO能够以"咨商"、"观察员"、"合作伙伴"、"法庭之友"等身份参与国际环境事务.但是,关于环境NGO的法律主体地位则存在争议,焦点是法律主体标准问题.依据权利义务标准,环境NGO已具备有限的国际环境法主体资格.因此,在未来国际环境法律秩序中,应构建多元主体的伙伴关系,重视环境NGO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国际环境法作为国际法的一个新兴部门法,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人类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而迅速成长。当前,人类已进入新的时期,国际环境法的发展也呈现出新的趋势。 一、贸易与环境关系的日益密切。 早在20世纪30年代,国际环境法就对贸易产生影响。许多早期的国际法文件中对物种标本或制品的国际贸易加以限制,1933年《保护天然动植物的伦敦公约》对某些热带生物的进口做出限制;1940年《美洲  相似文献   

10.
环境法益学说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法益学说在我国主要有权利说、秩序说和环境利益说,这些学说在揭示环境犯罪本质方面都存在不足。环境法益学说应遵循三点要求:环境法益必须成为刑法学的基本范畴,必须体现环境犯罪的特点,必须协调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的关系。据此,环境法益新说———环境生态法益作为环境刑法的法益是比较适宜的,它体现了生态环境作为生态体系维持其基本结构和功能的稳定和发展对人类永续繁衍、发展的价值,具有社会性、客观性、全球性以及其被衡量方式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