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日本政治大国战略目标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政治大国战略的具体目标是充当亚洲代言人,增加在西方联盟体系内的发言权,扩大在第三世界的影响,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制约因素有日本的地缘经济环境、与美欧盟国的矛盾及其所做所为给亚洲所带来的不信任感.  相似文献   

2.
《外交评论》2016,(5):109-134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进入一个持续深刻变化的过程,"竞争的多边主义"既对此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也揭示了这一变化的主要特征。七国集团(G7)与二十国集团(G20)作为当今全球经济治理乃至全球治理最重要的多边机制,是日本扮演全球经济治理角色的核心舞台,对日本发挥全球治理作用意义重大。但日本在G7和G20中的地位和表现差异明显:G7作为老牌发达工业国家进行全球治理的象征,突显了日本在亚洲乃至在全球的领导大国地位,在日本多边外交中处于核心地位。G20作为应对金融危机和新兴经济体崛起的产物,虽然契合了日本进行政策协调、走出经济困境的现实需求,但也变相削弱了日本在亚洲和世界上的优势地位。总的来说,日本在G7和G20中采取了一种既"务虚"又"务实"的态度和策略:一方面,日本借重G7成员这一身份对其大国地位的彰显作用,极力维护G7及其所代表的旧秩序,另一方面,面对自身经济深陷长期衰退和新兴发展中大国崛起的形势,又不得不根据现实力量对比和政治经济需求,调整其在G20中的态度和立场。  相似文献   

3.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再次参拜靖国神社,这绝不是偶然事件,而是有着深厚的政治右倾化背景。日本政治右倾化表现在参拜靖国神社,美化侵略战争;修改和平宪法;鼓吹“中国威胁论”,制造摩擦;妄图成为军事大国四方面。日本对侵略战争没有进行认真反省、清算;经济实力增强了日本的政治大国欲望,导致日本政治上的激进和右倾化现象。此外,日本文化的独特性,是日本政治右倾化的深层原因。日本政治右倾化,使东亚的和平与安全受到潜在的威胁。  相似文献   

4.
日本战略走向与中日关系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新世纪,伴随日本政治的右倾化,日本对外战略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2005年以来小泉内阁加紧推行“右倾化大国路线”,造成日本同中国等亚洲邻国关系更趋恶化。中日关系的改善还需两国付出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5.
黄琪轩 《外交评论》2020,(3):94-120,I0004
世界政治领导国的对外技术政策很大程度上源于应对大国战略竞争的需要。当美国面临直接、迫切的大国战略竞争压力时,更愿意通过放宽技术进口和出口限制来争取合作者、应对竞争者,即"利用强者打败更强者"。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对华技术政策经历了从逐步放松再到加强限制这一过程。苏联的安全竞争压力迫使美国在加强对苏技术出口限制的同时,放宽对华技术出口限制。日本的经济竞争压力促使美国在加强对日技术进口限制的同时,放宽对华技术进口限制。应对直接、迫切的大国战略竞争压力,会促使世界政治的领导国更重视当期利益,同时也为潜在竞争者的成长提供机会。而当苏联和日本对美国构成的大国战略竞争压力逐渐褪去时,美国对华技术政策再度面临调整压力,以致于今为甚,通过发起对华贸易战,打压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全面收紧了对华高技术进出口限制。美国的技术竞争将是今后很长时间中国技术进步难以绕过的阻碍。  相似文献   

6.
90年代亚太地区政治力量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大国集中;二是中小国家联合。世界上最有影响的7个大国中,有4个在亚太地区,它们是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这4个大国加上东盟构成当今亚太地区5大政治力量。它们的对外战略和政策及其相互关系都深刻地影响着未来亚太地区局势的发展和新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21世纪初大国经济力量对比变化趋势与国际政治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初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将发生巨大变化,美国继续保持超强地位,但其实力优势及对世界的影响力明显下降;日本实力大幅下降、印度上升为大国、中国在大国中的实力排名前移,大国体系大幅调整,西方色彩淡化.此外非西方国家实力在全球对比中呈上升趋势.因此,21世纪初的国际政治格局既不是单极结构或两极结构、也不是多极结构的简单复活、更不是"文明间的冲突".中国因经济实力大幅上升,将成为新世纪国际政治格局中的主体力量之一,并对亚太和全球政治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是一所承担全省高中级公务员和经济管理干部培训任务 ,培养经济、行政等专业管理人才的综合性干部院校。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和关心学院的建设发展。去年是我院建校 2 0周年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和省委副书记、省长李春亭给学院发来了贺信。中共山东省委副书记、组织部长姜大明、省政府副省长林廷生、省人大副主任张瑞凤等省领导先后到学院视察指导工作 ,对干部教育和我院建设提出了要求和希望。姜大明同志在出席学院建校 2 0周年庆祝大会讲话时指出 :干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具…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以来,中日相继提出了各自的大国战略,并且都为实现自己的大国梦想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但中国和日本在大国战略的内容、价值选择、实施途径和基本原则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中国强调本国的富强、民主、现代、开放、文明和对人类发展的贡献,日本则强调参与和主导国际政治、经济及军事事务.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当今和未来的世界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这种人才的竞争是全面的,包括领导人才在内的各方面各个层次的人才,都面临着各种竞争和斗争的经验和考验。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巩固和发展下去,中国能不能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强盛不衰,关键就看我们党能不能不断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我们党历来重视人才特别是领导人才的培养选拔和教育培训工作,党的十一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学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人才成长和培养规律的科学。如果我们将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学看成是一个系统,解析这个系统的四个关键要素: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素质、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评价等,为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培养,加快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是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任务。”去年,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他说:“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能不能不断培养出优秀的领导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政党、这个国家的兴衰存亡。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巩固和发展下去,中国能不能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强盛不衰,关键就要看我们党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如果这个问题解决得不好,我们就难以在新世纪里经受住各种风险的考验,难以实现党和国家既定的奋斗目标。全党同志都要从这样的政治高度来认识培养优秀中青年领导干部的重大意义,紧迫地而不是松懈地、认真地而不是敷衍地按照中央的要求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江泽民继承邓小平选拔培养优秀中青年干部的战略思想,为21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学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人才成长和培养规律的科学.如果我们将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学看成是一个系统,解析这个系统的四个关键要素: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素质、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评价等,为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培养,加快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1999年是我国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学院大改革、大发展的一年。在省委、高校工委和省总工会的正确领导下,院党委团结带领全体教职员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认真落实《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高校党建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努力加强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为重点,以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为目的,努力推进学院的内部改革,大力促进学院的自身发展,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继续推进了思想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5.
《外交评论》2016,(5):135-156
区域型智库已成为大国博弈和区域竞争的重要平台。亚洲开发银行研究所(ADBI)、东亚东盟经济研究中心(ERIA)、亚洲经济研究所(IDE-JETRO)是战后由日本独立创建或参与组建的三个代表性区域型智库。三大智库以区域一体化和发展援助合作为核心议题,日本在其核心岗位与主要职员、财政支持与资金分配、日常运作与基础项目等领域发挥了主导作用。在实践中,日本借助三大智库的"知识机制",在议题设置中建构话语、在汇聚共识中传递偏好、在区域贡献中塑造形象,从而使其有效地服务于整体外交战略和区域合作政策。"相对独立性"是三大智库成功的关键。中国在新一轮区域合作中日益展现出大国风范和进取精神,日本在区域型智库构建中的正反经验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行政学院是在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国家公务员队伍的新型学府,是为改革开放和政府管理培养行政管理人才、为省委省政府提供决策咨询、开展公共管理等领域理论研究的重要基地。 学院于1993年经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同年12月挂牌,与省委党校实行“两个学校名称、一套工作机构”的体制。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周坚卫同志兼任学院院长。学院实行校务委员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现有院领导成员8人,李明贵同志任学院常务副院长。学院有内设机构22个,在  相似文献   

17.
黄乐平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2(11):170-171,173
冷战后日本为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积极参与联合国内的各项活动,为联合国提供了巨额经济支持,不断强化对联合国各机构及其会员国的公关工作,冀望以此改变"经济巨人、政治侏儒"这一尴尬地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政治大国。本文从分析成为常任理事国的基本条件与资格入手,探讨了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的有利与不利方面,着重分析了日本入常的困难与阻力,认为日本入常之路机遇与困难并存。  相似文献   

18.
早期日本对非外交主要出于经济考虑,并且非洲在日本外交议程中处于边缘位置。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后,非洲在日本能源战略中的地位显著上升。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政治大国战略,对非外交便开始在这一框架下进行,不再限于获取资源和市场。ODA(官方开发援助)是日本对非外交的基本手段,并形成了官方主导、民间为辅的机制,而"非洲发展国际会议"是其主要平台。目前,日本全面重视和参与非洲事务,并且把实用主义和价值理念结合起来,为其政治大国目标服务。受制于自身与国际因素,日本对非外交的实效不应被夸大,但它对中非关系仍构成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造就一大批讲政治、懂全局、善于治党治国治军的领导人才,非常重要。“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巩固和发展下去,中国能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强盛不衰,关键看我们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  相似文献   

20.
日本战败投降后,美国为了把日本拉进西方集团的营垒,对昭和天皇不予起诉,并通过旧金山条约对日本彻底“松绑”,一大批负有战争责任的政客、官僚、财阀要员重新钻进政坛,战时的“皇国史观”和“军国史观”等货色开始回潮。随着冷战的深化,日本在追随西方积极反共、反社会主义阵营的同时,不断变换手法,朝着政治、军事大国化的目标迈进。发展到今天,日本陆海空自卫队公然联合开进战区,和平宪法被彻底架空,日本总理再三再四地连续参拜靖国神社,日本的动向引起亚洲人民的警觉和不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