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始于20世纪中叶的新科技革命,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影响,其规模之广、影响之深都是前所未有的.新科技革命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加快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趋势;有力地促进了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形成;加速了社会文化、思想观念的变更.新科技革命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影响世界总体格局及发展方向的要因.  相似文献   

2.
曹春梅 《传承》2008,(6):126-128
始于20世纪中叶的新科技革命,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影响,其规模之广、影响之深都是前所未有的。新科技革命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加快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趋势;有力地促进了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形成;加速了社会文化、思想观念的变更。新科技革命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影响世界总体格局及发展方向的要因。  相似文献   

3.
新科技革命在不同程度上加深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为社会主义自主发展准备了越来越充分的物质技术条件,进一步显示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作为科技进步和世界交往扩大的必然产物,全球化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的社会化以及人类的普遍交往与能力的发展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历史作用,是社会主义在全世界最终胜利的"前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化,把资本主义各种矛盾和弊病扩散到全球,从而给社会主义国家构成了严峻挑战。自主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要求和工人阶级及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内在动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高度体现。从社会主义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正确认识和处理生产的自主性与生产资料社会占有的矛盾,促进人的自主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巩固完善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4.
洪波 《理论月刊》2004,(2):32-34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提出了“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必然性、本质及动力,并科学地预测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和结果。今天全球化浪潮正以迅猛的态势发展,历史呈现出不同于马克思时代的许多特点。明确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当代全球化的差异性,并结合新的历史条件进行理论创新,这对于明确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方向,迎接全球化的挑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全球化背景下的统战工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球化始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已有20年的历史.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全球化还将继续向纵深方向发展.全球化的发展将全方位地改变着世界经济的结构、性质以及每个人的生活,同时,也给统一战线工作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统一战线工作应该加强理论创新、观念更新,不断强化阵地建设和队伍建设,以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论列宁世界历史理论即全球化思想的三大理论渊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列宁世界历史理论即全球化思想的形成有它赖以产生的理论基础,它的形成,离不开作为其理论基石的马克思恩格斯全球化思想即世界历史理论.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也是列宁全球化思想的重要理论渊源.而俄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则是列宁全球化思想不可忽视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7.
高放 《探索与争鸣》2023,(5):39-44+177
全球化是全球众人关注的重大课题。全球化与现代化是以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为载体逐步发展起来的。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至1991年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现代化、全球化两种模式对峙和对抗的格局。1991年苏联解体后,全球化呈现出五个新特点。第一,以信息化为先导的新科技革命更加全方位、加速度地迅猛发展。第二,当代世界资本主义更加明显地从传统的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发展到了社会资本主义的新阶段。第三,出现了反全球化的逆流。第四,中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迅速和平崛起,内政和外交都在摆脱、超越传统的苏联模式,探求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五,和平与发展已取代战争与革命,成为当今时代主题或世界主题。未来全球化的趋势将是科技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两大主流的交汇更加密切,更富成效。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太空化、宇宙化是比全球化更加远大、更具吸引力的新千年远景。  相似文献   

8.
郑智辉 《前沿》2003,(3):113-115
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交往的扩大 ,使历史转变成世界历史 ,马克思恩格斯早年提出的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代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球化是世界历史理论的现实延伸 ,对外开放是世界历史理论的直接体现。  相似文献   

9.
“世界历史”根基上的历史唯物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与唯物史观是同时产生的。“世界历史”是唯物史观产生的社会条件和历史基础,唯物史观是适应于世界历史或全球化的哲学形态。围绕全球化的现实特点、全球化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中国和世界的互动而在规律的意义上形成新的认识,是历史唯物主义当代创新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0.
陈伯华 《思想战线》2001,27(3):17-20
新经济是一种以信息革命和全球化大市场为基础的经济.面对新经济时代的来临,我国应采取何种对策,以适应世界新经济浪潮的冲击,这是必须重视的经济发展的方向性问题.我国发展新经济的对策撮其要者应包括1.大力发展传统经济;2.加强配套设施建设;3.利用后发优势,减少投资风险;4.加快企业网络化建设,提高企业竞争力;5.抓紧人才培养,提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1.
历史决定论的理解模式、历史主体本身的不成熟以及历史主体与实践主体的混同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主体被遮蔽的根本原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的主体性和马克思主义主体的历史性之间是一种逻辑互动的关系,前者是实现后者的力量源泉,而后者则是彰显前者的基础和保障;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主体有三种存在样态.即知性存在样态、意义存在样态和实残存在样态.  相似文献   

12.
《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方案》的出台,标志着“行政三分制”这一新型行政管理模式的付诸实践。行政三分制在彰显其制度创新优势的同时,也面临着行政法治契舍的难题,而这则关系到行政体制改革的成败。  相似文献   

13.
贪污犯罪数额的大小,是惩治贪污犯罪的主要依据。在共同犯罪中,犯罪行为人贪污数额的认定相当复杂,既有共同贪污的数额,又有各人分赃所得的数额,还有因贪污的停止形态而未实际获取财产等情形。关于共同贪污犯罪行为人数额的认定,理论界存在着“分赃数额说”、“参与数额说”和“犯罪总额说”等不同的学说。笔者更倾向于“犯罪总额说”。  相似文献   

14.
论业主委员会的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业主委员会是城市住房私有化的必然产物,也是城市社区治理的重要制度支撑.由于政府管理部门、居民委员会、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业主之间利益关系复杂,现行法律法规对有关规定的不完善,政府主管部门的行政行为失当,业主普遍缺乏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业主委员会在筹备设立和实际运行方面都存在诸多的问题.我国应尽快出台<业主委员会法>,明确规定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规范业主委员会各项基本制度;并且进一步调整完善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与业主自治的关系,在物权法中明确居民的房屋物权;健全行政程序的有关制度.  相似文献   

15.
所有人抵押是指所有人于自己所有物上存在的抵押权 ,是一种特殊的抵押权。确立所有人抵押制度可以防止后次序抵押权人获取不当得利 ,保护抵押物所有人的利益 ,有利于所有人进行融资 ,节省交易手续和费用 ,促进商品流通。我国《担保法》没有规定所有人抵押 ,可借鉴其他国家、地区的做法 ,从所有人抵押的思路选择、成立、变动等方面入手对此制度作出具体设计。  相似文献   

16.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茂名市电白区中学生对传统类毒品的认知程度较高,对常见的合成类毒品有一定的了解,对伪装类毒品认知较低;当地学校开展毒品预防宣传教育频率不高,方法缺乏创新,体系不健全等。对此,应加强对伪装类、液态类毒品的宣传;在宣传方式上要注意创新,应结合青少年规律特点,构建信息传播新平台;学校应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建立健全毒品预防宣传教育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阶段各种合法职业劳动者的劳动都创造价值。这里的价值是指凝结在社会产品、服务 (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 )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它体现劳动者对社会财富 (物质的、精神的 )增长乃至社会进步做出的贡献。在新时代 ,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概念作进一步的扩展是必要的。一种劳动只要它是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或环节 ,那么 ,无论它的直接成果是否成为商品 ,都是创造价值的。在我国现阶段 ,政府作为国家机器的职能已经有了较大的变化 ,更多地从阶级统治转向发展经济 ,它对宏观经济的管理和调控作用不可或缺且十分巨大 ,因而也是创造价值的。  相似文献   

18.
不作为犯罪是我国刑事犯罪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作为犯罪一样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研究不作为犯罪,首先要明确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是不作为犯罪的核心问题,它包括四个方面: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职务或业务上要求的义务以及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除此之外,道德义务不应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  相似文献   

19.
监狱罪犯离监探亲是法律规定的一项有利于监狱罪犯再社会化的刑事政策,专门系统地探讨这个问题具有重要价值。现行离监狱探亲制度在《监狱法》、司法部规定和监狱实践三个层面均面临诸多问题,因此,在对策方面,基于对监狱离监探亲决定权的行政执法权属性分析,从法律上赋予罪犯法定离监探亲权,要从《监狱法》及司法部的规定上加以完善,还要解决监狱办理上面临的实际困难,以促使这项制度得到常态化落实,促进罪犯改造和再社会化。  相似文献   

20.
论虚假诉讼罪中的“捏造事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鉴于法条和司法解释内容规定的不明确性和不完整性,需要对虚假诉讼罪中"捏造事实"的含义进行进一步解释。虚假诉讼罪是单一行为犯,利用他人捏造的事实提起诉讼的,也构成虚假诉讼罪。篡改部分民事法律事实提起民事诉讼也属于虚假诉讼罪中的"捏造",成立虚假诉讼罪。虚假诉讼罪的行为方式不包括不作为,隐瞒他人已经偿还债务的事实依然进行民事诉讼的,是积极地虚构事实,理应认定为"捏造事实"。若捏造的事实不会影响法院的公正裁决,不能定性为虚假诉讼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