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罗建华 《求实》2017,(5):4-12
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性以及因这种文化自身所具有的包容性使异域优秀文明成果积极涌入,是当今中国文化自信的多重保障机制。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文化面临着多重的挑战与危机,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历史虚无主义借助网络信息技术以全新的方式出场并对中国历史与文化加以否定与虚化。新一代领导人深入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内在机理和理论形式背后的政治诉求,力图对其本质加以揭露并从根本上解构它,以构筑文化自信的理论基石与政治共识。经过长期的理论酝酿与现实考察,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四个自信",实现了从"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的理论升华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准定位。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了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批判。针对历史虚无主义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淡化虚化丑化,以"四个自信"讲清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针对历史虚无主义割断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以"伟大社会革命"和"伟大自我革命"贯通历史与现实;针对历史虚无主义歪曲党史国史的本来面目,以"六个不能"作为评价党的历史人物的标准,不断深化党史国史研究。学习习近平关于反对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相关论述,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初心和使命,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成为凝聚党心民心、引领社会思潮的理论武器,坚持"两个维护",加强监督机制,做好网上舆论工作,同历史虚无主义作坚决斗争。  相似文献   

3.
道路问题是历史虚无主义的根本问题,历史虚无主义说到底是对中国走什么道路的错误回答。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其根本目的是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必须坚定道路自信,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相似文献   

4.
<正>密切关注互联网时代历史虚无主义传播新动向历史虚无主义是近年来颇为活跃的一种有害思潮。它打着"解放思想""反思历史""范式转换"等旗号,以主观代替客观、以细节代替整体、以臆想代替史实、以支流代替主流,进而歪曲历史、消解革命、否定崇高。历史虚无主义拿历史做文章,目的却不是为了深化历史研究,而是要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此,我们必须有十分清醒的认识。我们与历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沉渣泛起。我们在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同时,更应该拿出有力的武器对其以旗帜鲜明的批驳与反击。红色资源中的红色革命理论、红色基地及其史实、红色精神、红色文艺作品就是高校反历史虚无主义的"法宝"和利器。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开发和利用红色资源,加强红色理论教育,利用好红色基地及其史实,大力弘扬红色精神,创新红色文艺作品,着力提升大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自觉反对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相似文献   

6.
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要害和目的在于从根本上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历史虚无主义绝非什么一般的思潮或流派,而是一种由国内外敌对势力制造和散布,以否定共产党领导、搞乱社会主义国家人心、颠覆社会主义政权为目的,以攻击、丑化和污蔑人民革命及革命领袖、英模人物为核心,以"重新评价历史、书写历史"为幌子,以"碎片化"甚至胡编滥造、"恶搞"历史为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求是》2015,(9)
<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中国起伏发展几十年,人们对它越来越熟悉了。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以西方"普世价值"为标准,以"重新评价"为名,歪曲和否定党的历史和新中国历史。其主要表现为: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史,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建设的历史成就,否定和贬损革命前辈,诋毁党的领袖。无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怎样改换手法,只要看清这几点,就能够深刻认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真实用意。歪曲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的用意  相似文献   

8.
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性质政党的根本标志,是我们立党立国的基础制度。长期以来,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质疑革命导师对民主集中制的历史性贡献,否定民主集中制的巨大历史作用,以党的历史方位变化散布民主集中制"过时论",企图从根本上颠覆人们对民主集中制的认知,从根本上否定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把中国引向西方资本主义道路,对此必须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世纪桥》2017,(6)
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借否定和歪曲中国历史、否定和歪曲中国共产党党史,从而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把历史变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打着"反思历史""还原历史"的旗号,按照自己的政治诉求,随意歪曲历史事实,颠覆科学的历史结论。反击历史虚无主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现阶段,坚持唯物史观,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许海 《前线》2017,(1):65-66
<正>近年来,一些诋毁历史英雄人物,否定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的言论甚嚣尘上。如针对长征胜利80周年,有人便以讹传讹,不仅怀疑"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真实性,还妄称蒋介石为红军长征"放水",污蔑红军"强拉百姓入伍",等等。诸如此类的错误言论,在思想领域造成了混乱。在此,有必要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进行深入分析。历史虚无主义的源流与实质历史虚无主义动辄以怀疑、否定的面目示人的特点,有其思想史上的渊源。远在古希腊,哲学  相似文献   

11.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坚定文化自信。而一直以来对中华民族历史采取轻蔑和否定态度的历史虚无主义,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思想障碍。具体体现在,历史虚无主义从历史观上消解坚定文化自信的基本前提,从意识形态上摧毁坚定文化自信的本质特征,从核心价值观上破坏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内核,从青年入手毒害文化自信的重要主体。  相似文献   

12.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中国起伏发展几十年,人们对它越来越熟悉了。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以西方“普世价值”为标准,以“重新评价”为名,歪曲和否定党的历史和新中国历史。其主要表现为: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史,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建设的历史成就,否定和贬损革命前辈,诋毁党的领袖。无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怎样改换手法,只要看清这几点,就能够深刻认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真实用意。  相似文献   

13.
<正>露骨、显性、直接的历史虚无主义,由于其明目张胆、明火执仗地丑化领袖、否定革命、曲解历史,极易被人看穿识破,一经批驳便成"过街老鼠"。但是,必须看到,作为一种思潮的历史虚无主义并没有绝迹,也没有消停,而是变换了策略,变换了手法。这其中,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就是它在眼下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在思想界、理论界、学术界和文艺界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有些领域还很活跃。其突出特点是比以往历史虚无主义乔装打扮得更为隐蔽、更为  相似文献   

14.
《世纪桥》2016,(5)
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有严重的消解作用。它否定我国的四项基本原则,否定我国的传统文化,否定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诋毁毛泽东同志的革命功绩,污蔑中国近代历史等,这些颠倒是非、断章取义的行为无非是对我国话语体系的挑战,企图建立独立的话语体系架构,最终通过虚无历史的话语体系颠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让中国走上"苏联解体的老路"。值得警惕!  相似文献   

15.
历史虚无主义主要表现是歪曲和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新中国的历史,进而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值得注意的是,有人把马克思主义指责为"历史虚无主义",进而以更加彻底的形式否定党和新中国的历史,这是一种改头换面的历史虚无主义的新变种,对此我们不能不保持警惕。  相似文献   

16.
历史虚无主义并非虚无以往的所有历史,而是重点放在攻击近现代中国革命,否定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主要包括:美化近代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告别革命”,颂扬改良;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对近现代历史人物进行翻案式的“重新评价”。我们必须揭示其本质,引导人们自觉抑制其消极影响,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从本质上讲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一种唯心史观。  相似文献   

17.
《湘潮》2020,(1)
正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是通过虚无历史颠覆价值观念、颠覆政权和社会基础,是一种攻击的武器和斗争的手段。习近平在2010年7月召开的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强调:"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效开展与历史虚无主义的斗争,必  相似文献   

18.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特点及其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否定人民革命争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历史为重点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有着深刻的国际和国内的背景.所谓"告别革命"论,既是这种思潮的集中表现,又是它不加隐讳的真实目的.它起到消解主流意识形态,搞乱人们思想的恶劣作用,是从根本上动摇社会主义中国的立国之本和强国之路.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求是》2014,(12)
<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已经成为扭曲科学历史观的重要因素。综观它在中国的表演,可以梳理出其三条主线。第一,反对和否定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甚至反对和否定近代以来的一切革命。他们提出否定革命、"告别革命"的主张,认为革命只起破坏性作用,没有任何建设性意义。他们批评所谓"救亡压倒了启蒙",否定五四爱国运动。在他们眼里,推动历史进步的人民大众及其领袖人物,浑身充满了错误和罪过,应该被打倒,昔日革命对象身上倒是具有值得挖掘的闪光的东西。第二,反对和否定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的一切建设实践和成就。他们否定指导新中国实践的科学社会主义理  相似文献   

20.
历史虚无主义打着"解放思想""反思历史""范式转换"等旗号,以主观代替客观、以枝节代替主流、以臆想代替史实,对中国近现代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行歪曲和消解,扰乱人们的思想。近期这股思潮再次泛起,抛售"历史迷雾论",其现实针对性和险恶用心昭然若揭。其本质在于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否定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旗帜鲜明予以揭露和反击,消除其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