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妇运》2009,(6):6-8
湖南是地处中部的劳动力输出大省,目前,全省有240万0—15岁的农村留守儿童,占农村儿童总数的27%,占全省儿童总数的18%。由于父母常年外出,农村留守儿童得不到良好的照顾,在生活、安全、教育、心理、道德等层面突显出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着其生存与发展,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中国妇运》2013,(12):36-38
“截至2010年,我国0—17岁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已经达到9683万,而且每年还以一定的速度在增加。”今年“六一”前夕,全国妇联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引起了全社会的商度重视,各媒体竞相转载。  相似文献   

3.
江苏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较快的省份,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流动,一方面在苏南城镇形成庞大的流动儿童群体,另一方面,在苏北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也日益凸显。这不仅关系到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稳定,也关系到新农村未来人口与劳动力的素质水平。我们在参与新农村建设中,认真贯彻中央〔2004〕8号文件精神,因地制宜,积极推进“新市民家长学校”的普及和发展,努力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一、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2004年,我们对苏北地区留守儿童现状及监护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据统计,全省15岁以下留守儿童约25…  相似文献   

4.
关于我省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纪行》2007,(2):15-15
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打工就业,留守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年龄在十八周岁以下的农村儿童。据抽样调查,全省农村现有留守儿童135.3万人,约占全省未成年人总人数的8%。其中男性76.2万人,占留守儿童总人数的56.3%,女性59.1万人,占43.7%。  相似文献   

5.
《中国妇运》2007,(11):48-48
为了却留守儿童的最大心愿一“好想见到爸爸妈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亲情缺失问题,让留守儿童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帮助留守儿童形成健全的心理,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重庆市丰都县妇儿工委联合县教委在全县14所中小学建立了丰都县农村留守儿童亲情室。  相似文献   

6.
微言博语     
@走走停停:中国0—17岁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已达到9683万。其中,有近205.7万的留守儿童处于独居状态。留守儿童和父母长期分离的状况使其生活、安全和教育受到严重影响,并进而影响到未来人口素质。希望大家在关心城市儿童的教育问题时也关注农村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从宏观层面来说,留守儿童问题是伴随着农民工流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而产生的;从微观层面来看,父母外出务工使得留守儿童的原生家庭结构呈现不完整状态,近端社会支持减少,所以我们提倡从社会支持体系的角度探讨留守儿童保护问题。社会支持体系是社会个体生活的"基本生活圈",这个圈子通过社会连结的方式为个体提供养分,从这个角度来说,构建、恢复和完善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体系,是开展对他们社会服务的可行切入点。为了切实掌握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体系状况,我们在两年的时间里对西部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4000名留守儿童开展了问卷调查与访谈研究,该研究的数据统计发现,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观社会支持、客观社会支持、支持利用和社会支持总分均较低。这种状况启示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服务的提供者,应多开展社区倡导工作,以营造留守儿童的外部支持体系,开展留守儿童寻求支持和支持他人的能力训练,以稳固其内部支持体系,多关注男性、13至15岁、非独生、父母长期不回家的和父母与孩子联系频率低的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8.
最近,平顶山市叶县辛店乡常派庄村一个两岁多的幼儿因父母外出务工,留在家中和爷爷生活,年迈的爷爷突然发病死亡,幼儿被冻死在爷爷身边。成为农村留守家庭酿出的一大悲剧。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不断转移,留守儿童日益增多。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年龄在14周岁以下、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本人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的儿童。河南留守儿童已达254万人,日益突出的留守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总人口9768万,其中农村人口6774万。农村留守流动儿童300多万人。近年来,河南省妇联在全国妇联,尤其是儿童工作部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加强对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教育、管理、关爱和帮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0.
张亮 《青年探索》2017,(4):74-82
为回应有关农村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教育机会影响的争论,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和2012年的纵向数据,通过考察农村地区10~15岁在校儿童两年后在学状态的变化,检验从在学到学业终止这一变动过程中留守经历的影响。研究发现,父母是否外出务工对农村在学儿童两年后继续在学的几率没有显著影响,年龄才是农村儿童学业终止的主要影响因素,年龄越大两年后继续在学的可能性越低,这种情况,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是一致的。研究还发现,学业成绩自我评价越高、家人经常督促完成作业会提高10~12岁儿童两年后继续在学的机会,而在13~15岁儿童中,女孩、参加课外补习班者两年后继续在学率更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妇运》2012,(3):14-15
安徽省是农村劳务输出大省,总人口6800万人,农村留守儿童360万人。2010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将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和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建设纳入全省33项民生工程之中,并明确由省教育厅和省妇联负责实施。其中由省妇联负责实施的民生工程的目标任务是,省财政投入2616万元,用3年时间在全省1308个乡镇建设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并为每个活动室配备少儿图书、  相似文献   

12.
杨传兰  王勇 《传承》2012,(13):52-53
我国目前由于种种问题的存在,农村留守儿童利益受损现象仍然严重。为确保留守儿童群体法定权利的实现,有必要对农村留守儿童权利保护现状进行系统研究,在充分借鉴既有保护经验的基础上,把法律保护作为实现儿童权利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当代广西》2010,(11):45-45
为了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平等发展,推进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崇左市妇联把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关注妇女民生,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重中之重来抓,积极创新“五大载体”,为崇左市农村留守儿童撑起一片关爱的蓝天。  相似文献   

14.
重庆妇联组织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作为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点工作,主动作为,实施“五大行动”,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苏佃俐  刘林秀 《中国妇运》2011,(6):25-26,22
山东省莒县共有人口110万,其中儿童24万。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全县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持续上升,达6600余人,占在校学生的10%左右。其中父母双方外出的留守儿童占留守儿童总数的23%。  相似文献   

16.
说到留守儿童问题,人们都耳熟能详,也会自然而然想到“农村留守儿童”。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工进城务工和中国城镇化两拨浪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人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其实,现实世界里还有一个目前仍被忽视的特殊群体——“都市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17.
《中国妇运》2009,(4):32-33
近年来,随着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农村留守妇女儿童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据调查,我省农村留守妇女人数约180万人,丈夫外出打工后,她们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普遍面临着劳动强度高、精神负担重、缺乏安全感等压力。农村共有留守儿童135.3万人,约占全省未成年入总人数的8%。  相似文献   

18.
在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交流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经验,探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有效措施,推动全社会为农村留守儿童全面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环境。刚才,江西、福建、河南、江苏、四川省妇联介绍了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经验,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很好,很有借鉴意义。希望大家认真贯彻《大力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的意见》,学习借鉴成功的经验,因地制宜,创出自己的做法,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大家都知道,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采取一系列举措,为农村留守儿童生…  相似文献   

19.
魏博通  戴逢波 《人民论坛》2012,(36):154-155
随着"民工潮"的兴起,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以江西省靖安县仁首镇的小学为例,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性格、学习成绩、日常行为、父母亲和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问题依赖于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20.
《中国妇运》2011,(6):23-25
安徽省是农村劳务输出大省,总人口6700万,其中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250万人。针对部分农村留守儿童亲情缺“慰”、生活缺“助”、心理缺“疏”、学习缺“导”、安全缺“护”的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