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国家新型城镇化政策的出台,为包括女性在内的农业转移人口提供了市民化的政策路径,也使农业转移女性人口群体的城市融入出现新的趋势与特点。文章基于新的时代背景,聚焦新一轮城镇化进程中女性新市民融入城市社会的问题,分析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这一群体城市融入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从社会政策的视角探讨促进女性新市民城市融入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新市民群体日益庞大,但由于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新市民社会融入的状况不容乐观。当前,我国住房问题已从总量短缺转为结构性供给不足,大量新市民被排斥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之外,住房获取困难、社会融入问题较严重。文章根据现有文献进行因素分析,得出住房保障政策在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对新市民社会融入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并提出了加大资金投入、制定明确的政策目标等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海淀区按照中央和北京市的总体部署,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从2004年起,到目前已有2万多名郊区农民转为城市户口,成为城市“新市民”。为了让这部分新市民尽快融入城市社会,适应区域发展需要,海淀区坚持从“四抓”人手,全面打造新市民文明形象。  相似文献   

4.
<正>“青新市民”:一个群体与一个工程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城镇户籍居民住房问题的解决取得显著的成绩。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城市人均住宅面积从1980年的7.18平方米提高到2020年的36.52平方米,2017年,城镇家庭住房自有率已经达到80.8%,处于国际较高水平。不过,大城市青新市民蜗居问题依然比较严峻。  相似文献   

5.
社会学视野中的城市化新市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聂洪辉 《桂海论丛》2004,20(5):53-55
城市化的实质是农民市民化。在城市化过程中,总是伴随大量的农民失去土地从而变成市民。城市化新市民在转变为合格市民的过程中,因为外界环境条件和他们的心理都会发生剧烈变化,所以必然要面临各种冲突和社会失范。通过社会调适城市化新市民的角色冲突,改变他们的文化、生活方式和建立新社区等可以使他们能尽快地适应城市生活,早日转变为合格的城市居民。  相似文献   

6.
叶南客 《群众》2013,(3):11-12
十八大报告提出"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驻人口全覆盖。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从而为转型期中国的广大流动人口身份和角色转型指明了方向。一、新市民的新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走进城市,成为城市里的新市民。  相似文献   

7.
《中国妇运》2004,(8):22-23
目前江苏城市化率已达46.8%,在我省的进城务工人口总量超过1200万,其中妇女444万,占37%。为了引导这一数量庞大的妇女群体适应城市文明要求,促进自身的进步与发展,我省妇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一手抓农村妇女转移、一手抓文明程度提高”,探索新市民教育的有效途径,重点实施“新市民巾帼文明行动”,强力推进进城务工妇女融入城市文明、建设城市文明、共享城市文明,实现城乡妇女共同发展。——实施新市民巾帼学习行动。渴望学习是进城务工妇女普遍具有的愿望,根据她们的学习需求,我们在建设学习阵地,提供实用读物等方面快速反应:全省妇…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战略,城镇化的发展带给农民翻天覆地的变化。失去或离开土地的农民成为城市中的新市民,不再依靠土地为生。他们在城市中的身份权、就业权、子女受教育权等问题关乎到新市民如何适应城镇生活,提高其生活质量等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从新市民众多权利中选取户籍制度、就业权、子女受教育权等侧面,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9.
顾莹 《群众》2013,(3):12-13
作为一座经济高速发展的城市,早在2005年,昆山就成了一个常住人口与外来流动人口比例为1:1的移民城市;如今,昆山的外来流动人口更是超过了本地户籍人口。为让新市民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昆山市2004年专门成立了由市委书记挂帅的"新昆山人"工作委员会,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我国城镇化加速推进时期,农民市民化现象十分普遍,而城乡文化理念融合又是农民市民化的关键一环。因此,促进城乡文化融合与城市文化理念培育成为农民城市化的必然要求。为此,政府要将新市民城市文化理念的培育纳入农民市民化体系中,城市社区要积极包容吸纳新市民,新市民自身也要主动学习城市文化,积极内化城市文化价值理念,三者形成合力,共同培育农民城市文化理念,完成农民"新市民"身份的转换。  相似文献   

11.
海曙:创新“新市民”教育培训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居住、谋生创业,成为城市的“新市民”。加强“新市民”的教育培训是社区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也是广大进城农民工提升自身素质、更好融入城市生活、共享城市文明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解决"新市民"群体住房难问题是当前进一步做好民生工作的重要任务。其中,城乡和地区分割的户籍制度是导致"新市民"住房难的制度性原因,而收入水平相对较低、房价收入比过高是其中的经济原因。要解决"新市民"的住房难问题,需要坚持"租购并举、租赁为主"的住房保障建设思路,完善"新市民"的住房金融支持体系,以及抑制房价与提高收入共举。  相似文献   

13.
骆飞 《半月谈》2020,(7):78-79
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易地扶贫搬迁在多地取得显著实效。以贵州为例,95%以上的搬迁户实现城镇化集中安置,让不少贫困户欣喜地迎来了“挪穷窝”“换穷业”的新生活。只是,开心搬出来,更要安心住下来。面对山区新市民对新家园的期待与需求,易地扶贫搬迁如何做好“后半篇文章”?  相似文献   

14.
蒋飞云 《创造》2019,(7):29-32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和失地农民逐步成为城市新兴社会群体新市民。受农村教育、科技、文化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新市民文明素质相对较低,与城市文明发展严重不相协调。  相似文献   

15.
《群众》2014,(9):55-56
<正>长期以来,随着苏南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张家港市新市民数量快速增长。新市民的大量涌入,给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带来了一系列的压力和挑战,如何让他们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更快地融入第二故乡,成为了当地政府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早在2004年,张家港市就成立了流动人口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并出台一系列配套的政策措施,初步建立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机制。同年,在全省率先成立了流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17),采用O-Logit模型对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涌现的“新市民”就业稳定性与其信息素养水平之间的相关性作出了统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新市民的信息素养总体上表现出了对其就业稳定性的正向影响,但(异质性检验显示)其显著性因新市民的所处地区、性别和受教育程度而异。具体而言,东部地区新市民中的显著性甚于中西部地区新市民,男性新市民中的显著性甚于女性新市民,高学历新市民中的显著性甚于低学历新市民。  相似文献   

17.
这篇调研报告抓住了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并且成为城市产业大军的一支重要力量,成为城市人口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如何让这些“新市民”融入城市,新老市民和谐相处,事关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城市的形象。对此,决不能置若罔闻,掉以轻心。江苏省昆山市委、市政府的做法,值得借鉴。本刊发此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青年女工的社会网络和交往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来劳工的研究已经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对外来劳工中的女工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外来女劳工的进城就业途径、生活交往方式和社会支持网络等方面入手,让读者对外来女工的生活状况和内心世界有更多的了解,让社会更多地关心这一生活在城市的女性青年群体。  相似文献   

19.
吴天宝  常征 《人权》2005,(1):27-30
2004年6月23日至30日,中国人权研究会调研组去上海市和江苏省无锡、镇江、常州等地调研、考察进城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状况。调研实践表明,这四个城市在进城农民工权益保障方面做出了可喜业绩,已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创造了良好经验,特别是无锡等苏南各地一大批进城农民工已转变为新市民,融入当地主流社会,地方政府的"新市民理念"及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尤为喜人,显示出进城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良好前景,展示出妥善解决城乡两元结构矛盾的一条光明出路,以及人权保障水平大幅提高的可喜状况。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进程中新市民素质提升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卫东  乔庆智  王丽君 《前沿》2013,(11):20-24
我国的城市化伴随着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呈现出崭新的特点和飞速推进的趋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批村民变成居民,农民变成市民,如何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通过多形式、多途径着力提升市民素质,把广大农民培养成合格的现代城市新市民,实现城市化推进与市民素质提升的良性互动,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本课题选取了呼和浩特市为例进行调研,同时参考了全国一些典型城市的工作做法,分析了在城市化进程中新市民素质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新市民素质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