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经常出现的两个基本概念。然而,人们对二者有一定的误解,不太注意二者间的联系与区别。实际上,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根据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基本思想,在论述共产主义发展与国家消亡之间的联系时,第一次明确地科学区分了这两个概念: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才能是完全的"共产主义",但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并不是两个可更替的独立社会形态。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的理论创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国内学术界基本存在两种看法:一种是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一种则割断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的联系,把它纯粹看成是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事情。这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首先,马克思仅仅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将人的全面发展同共产主义高级阶段联系在一起,而在早期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主义原理》、《共产党宣言》和后期的《资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原则曲明哲集体主义原则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它是处理个人和集体关系的根本准则,它能统帅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一切规范和范畴,贯穿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发展的始终。但是,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产生、形成和...  相似文献   

4.
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纲领与社会主义奋斗目标的统一,反映了中国革命两个发展阶段的内在联系和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客观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与共产主义大目标的统一,是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新的认识成果,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经道路和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的“不断革命论和发展阶段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发展,也是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完成的伟大理论建树即过渡时期和共产主义两个阶段的理论的直接发展。把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的社会发展,清晰地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由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即过渡时期);第二个阶段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即后来我们称之为的社会主义社会);第三个阶段是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这是《哥达纲领批判》  相似文献   

6.
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是马克思后期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理论的最重要的贡献。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和论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论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对共产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消费品的按劳分配原则作了全面阐述。马克思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为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阶段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略论社会主义法与共产主义道德的关系王兴和社会主义法与共产主义道德都属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它们分属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是调整社会关系与人们行为的主要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法与共产主义道德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我们在分析和认识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关系时,习惯于强调二者间的区别仅仅在于成熟程度的不同,认为社会主义就是不成熟的共产主义,并进而引伸出成熟的社会主义就是共产主义的结论。基于这种认识,如果我们对于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相互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具体情况作一些深入分析,对由于这种认识给社会主义实践带来的消极影响作一些反思,就不能不对这种认识作出某些新的评判,并由此引深我们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9.
共产主义,一是指共产主义思想体系,二是指共产主义运动,三是指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作为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的的共产主义,是指的共产主义社会制度。根据马克思的科学划分,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分为低级和高级两个发展阶段,即通常讲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经过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一百多年英勇战斗,社会主义社会已经在欧、亚一系列国家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而共产主义社会在全世界得到完全实现,还需要经过若干代人的努力奋斗。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道路虽然是曲折的,但它在全世界的完全胜利却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0.
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用共产主义思想分析和回答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重大问题。为了指导我们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鲜明地提出了要加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联系实际,努力探讨和研究社会主义社会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特别是弄清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主义教育之间的关系,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