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衡量侵犯商业秘密案件中行为人的行为是否给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 ,应侧重于行为人侵犯的商业秘密本身的价值、给权利人造成的市场份额及销售金额的减少等方面的判断 ,可以参照行为人在侵权期间所获得的非法利润来认定权利人的实际损失。  相似文献   

2.
侵犯商业秘密罪是指违反商业保密法规,侵犯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商业秘密包括了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本罪在实践中表现为非法获取商业秘密、非法利用不法获取的商业秘密以及违反约定或者要求利用商业秘密等行为;本罪中的“重大损失”应指实际产生的物质损失。  相似文献   

3.
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案件已成公安机关侦办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的重点 ,但存在受理后立案比例较低 ,且难以顺利进入移送起诉、审判环节的问题 ,其症结在于公安机关侦办此类案件过程中存在一些认识误区。从侦查实践出发 ,以有关法学理论为依据 ,侵犯商业秘密犯罪应当存在未遂犯罪 ,第三人间接侵犯商业秘密的过失行为原则上不宜作犯罪处理 ,并且应正确看待侵犯商业秘密犯罪侦查中的鉴定问题。  相似文献   

4.
知识产权犯罪人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产权犯罪人是指实施了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违法犯罪行为 ,应当被采取预防和矫治措施的人 ,既包括自然人 ,也包括单位。知识产权犯罪人与知识产权被害人之间具有互动关系。知识产权权利人应有针对性地防范知识产权犯罪。  相似文献   

5.
侵犯商业秘密罪中“重大损失”之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侵犯商业秘密罪中"重大损失"的认定应紧扣"给权利人"和"造成重大损失"两个方面进行,考察权利人经济利益和竞争优势的减少,根据权利人商业秘密产品销售量的减少、利润率的降低、市场占有份额的减少、侵权时间长短、侵权性质轻重综合予以认定.对权利人的"重大损失"无法直接认定的,可以根据侵权人的获利、合理转让费用等因素作出刑事司法上的推定,但必须特别谨慎.  相似文献   

6.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主观罪过形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侵犯商业秘密罪是我国刑法增设的一个关于商业秘密的罪名。关于此罪的主观罪过形式,在学术界可谓众说纷纭。我国刑法规定的侵犯商业秘密罪这一罪名的主观罪过形式不但包括故意,也包含于过失,但过失侵犯商业秘密的情况仅限于直接获得权利人商业秘密的行为人以外的人间接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为了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鼓励自主创新和维护权利人合法权益,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保护知识产权行动纲领(2006—2007年)》。  相似文献   

8.
经济     
4月26日,中国政府全文公布《保护知识产权行动纲要(2006年-2007年)》,强调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的刑事打击力度,构建保护知识产权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我国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定义不科学,将“实用性”作为商业秘密的法律特征并无必要;“经行为人采取保密措施”的规定将商业秘密的外延限制过窄,应改为“行为人具有保密的意思”。侵犯商业秘密罪在立法上采用结果犯的模式易导致理论和司法上的混乱,若将其改为行为犯,有助于理顺侵犯商业秘密罪理论体系中的各种矛盾,解决司法实务中的疑难问题。处罚过失的间接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有违刑法的谦抑性原则,应将其非罪化;建议重构完整和科学的保护商业秘密的法律体系,修改、完善商业秘密刑事立法,强化我国打击侵犯商业秘密罪的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 ,我国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活动有进一步发展之势 ,主要表现在商标侵权犯罪突出 ,被假冒商标的商品种类多 ,数量大 ;泄露商业秘密的案件时有发生 ;犯罪成员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 ,团伙作案多 ;犯罪手段日趋科技化、智能化。公安机关在侦查侵犯知识产权案件中遇到了不少难点 ,如行政违法与刑事犯罪往往难以区别 ,办案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 ,外来因素干扰造成调查取证难 ,跳跃性作案增多 ,作案区域隐蔽 ;刑法的有关条款尚不够完善等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活动 ,公安机关要发挥主力军作用 ,同时要加强与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和相关行政执法部门的联系 ,要运用政治、经济、行政、法律、教育等多种手段 ,形成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合力 ,为我国的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1.
青海省保护知识产权举报投诉服务中心,是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保护知识产权行动纲要(2006-2007年)》的精神,按照商务部和全国整规办《关于实施知识产权保护网工程的通知》的要求建立的专门机构。接受侵犯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特殊标志专用权、集成电路面图设计专有权和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的举报投诉,为权利人和社会公众提供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咨询服务。社会公众和举报投诉人可通过“12312”举报投诉热线电话和网络、信函、上门等方式进行咨询和举报投诉。保护知识产权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青海省保护知识产权领导小组17个成员单位,共同负责青海省保护知识产权举报投诉服务中心的建设和运行。  相似文献   

12.
对于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案件的诉讼管辖,我国在立法和司法领域存在一些“模糊地带”,尤其是对于侵犯商业秘密案件的立案管辖、级别管辖和地区管辖,事关刑事诉讼的起点、诉讼利益和效率,成为完善侵犯商业秘密案件刑事诉讼程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商业秘密是一种无形财产、知识产权,国家通过刑事立法惩罚严重侵害权利人经济利益的行为是必然的.从刑法谦抑的角度考虑,对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主要应当以民事手段和行政手段为主,刑事保护是一种补充.商业秘密的刑法保护要坚持必要性原则、适度性原则,本土化原則和前瞻性原则,对利益平衡、价值取向、战略选择等做全方位的考量.  相似文献   

14.
论侵犯网络知识产权犯罪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网络的发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呈现出新的表现形式,即网络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且其危害性随着网络的进步日益增大。网上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因网络这一载体的作用在犯罪构成特征上表现出与传统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5.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全球化和网络化特征,使打击跨国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活动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打击跨国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时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和法律性。为此,一方面,应进一步发挥执法合作双方警务联络渠道在跨国联合执法案件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合作水平与效果。另一方面,相关部门也要更多地了解和吸纳国外打击和防范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经验和做法,积极参与,拓展双边、多边国际执法合作交流,加快提升打击和防范跨国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时代,侵犯商业秘密犯罪在市场竞争中愈演愈烈。在侵犯商业秘密犯罪侦查中对损失予以合理、准确地认定是有力打击和惩处侵犯商业秘密犯罪的关键。本文从侵犯商业秘密犯罪侦查的损失认定现状、损失认定的模式构建和损失认定机制的完善角度予以探讨,以期对侦办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案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我国刑法规定的侵犯商业秘密罪,与TRIPS协议关于未披露信息的保护规定既具有一致性,同时也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从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犯罪对象、客体、主观方面以及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刑事程序等方面,对我国法律关于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规定与TRIPS协议的要求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侵犯商业秘密罪相关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商业秘密保护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秘密保护和专利权保护同等重要,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对商业信息的保护.商业秘密可以给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和竞争优势,是无形财产,属于知识产权,但它又具有不同于传统知识产权的特点,在我国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完善相关立法对加强商业秘密的保护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作为经济犯罪的一部分,近年来受到的关注程度前所未有。目前我国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现状为:刑事案件数量上升趋势较快;犯罪类型高度集中;连续性犯罪和跨地区犯罪现象较突出;共同犯罪、单位犯罪较多;案件专业化、智能化程度高;通过信息网络实施和具有涉外因素的犯罪案件不断增多。为更好地打击此类犯罪,应转变侦查理念,坚持精确打击、全程打击的执法策略;苦练内功,提高侦查技能,强化侦查力量;加强调查研究,严格掌握法律政策界限;积极拓展渠道,加强信息沟通,注重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跨国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  相似文献   

20.
法制博览     
我国正在制定的《商业秘密保护法》,目的是进一步保护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商业秘密保护法》内容包括秘密的实质条件、商业秘密权利人的权益、商业秘密的保护、商业秘密侵权行为以及应负的法律责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