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三个有利于”标准即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判断标准。这一标准,是邓小平理论体系构成的一个重要支柱和基本观点,是我们党考虑一切问题及一切工作的总的出发点和根本标准。因此,我们对这一标准的认识,必须力求完整、准确。 一、“三个有利于”标准首先是一个改革标准,它是我们检验一切改革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改革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同时也是一个崭新的事业。现在我们干的是中国几千年来从未干过的事,必须完全依靠自己的探索闯出一条新路来。中国的改革实  相似文献   

2.
坚持“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开拓改革开放的新局面□王伟光十五大报告强调指出:“邓小平理论要求我们增强和提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坚定性和自觉性,一切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根本判断...  相似文献   

3.
(一)“三个代表”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真理观的一致性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同样也是“三个代表”思想的精髓。邓小平同志提出判断和检验改革成败的是非标准 ,即“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这“三个有利于”是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同样强调了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基础和首要的作用 ,强调了生产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是“三个有利于”标准在党的建设中成功的运用。并且 ,“三个…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本质论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真理性的集中体现。邓小平始终把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置于社会主义实践的“现实的基础”之上。从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到“三个有利于”标准,确定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根本尺度,大大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是一个整体,必须正确、准确加以理解。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根本要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因素,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社会主义价值观正是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实现价值主体需要的根本途径,开辟了实现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新道路。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最大追求。邓小平把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提到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高度,指明了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主体追求的价值取向。创造性地提出先富带后富的“差别发展战略”,为实现社会主义价值观规划了切实可行的前进轨道。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三个有利于”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同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生产力”是二者的基础和前提;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同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先进文化”是二者的灵魂和保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本质上是一致的,“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二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整体上体现出党的根本性质和根本宗旨,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要求,把新世纪加强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要求内在地联系起来,不仅是党的建设的行动指南,而且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它发展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评判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得失的科学标准。  相似文献   

7.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针对人们纠缠于“姓社姓资”的心理产生的困惑,提出了著名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他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2页)这一表述后来被正式写入了十四大修改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的全  相似文献   

8.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这就为我们判断是非确立了一个科学的标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只有适应生产力,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必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公安机关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确立和坚持生产力标准,用生产力标准指导和检验公安工作,才能为保护和促进生产力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服务。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长期困扰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问题。邓小平尤其是他的“南方谈话”从理论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南方谈话”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列入“社会主义的本质”之中,把三个“有利于”的原则作为改革开放是姓“资”还是姓“社”的“判断的标准”,强调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从而创造性地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它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创新之处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明确地区分开来,把资本主义也区分为制度层面和发展生产力的方法的层面,使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所用。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把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实践论提哥为“生产力标准”,以此纠正了长期以来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将“实践”与“生产力”割裂的这一偏离马克思哲学革命实质的根本缺陷,从生产力标准上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了新的概括。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立足于马克思唯物史观实践论和生产力标准的高度,揭示了共产党先进性的哲学基础和社会基础,揭示了共产党的本质和执政规律,揭示了社会主义自我发展和完善的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内容。由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形态、新阶段。  相似文献   

11.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提出:“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这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论断,有着极其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指导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指针。我们的一切工作都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衡量的尺度。作为上层建筑一部分的律师工作,是否也应当以发展生产力作为检验自己工作成效的标准呢?笔者的回答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促进两个文明建设,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作为根本标准。”这就使我们明确了这样一个基本观点,即在企业中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力标准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理论发展的角度,对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含义、对象、针对性以及为什么要划清实践标准同理论标准、生产力标准同生产关系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同不符合实际的社会主义观念标准之间的界限,都作了概要分析和探索,提出了从实践标准,到生产力标准,再到“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理论发展,分别构成了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过程中,在认识路线上、历史观上、价值观上所实现的三次拨乱反正  相似文献   

14.
6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内开始出现两种不同的社会主义观,一种是离开生产力标准,着重从生产关系(主要是所有制)上理解社会主义,推崇“一大二公”;另一种是着重从生产力角度理解社会主义,把在公有制基础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视为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之点。从60年代初到90年代初,两种社会主义观的争论主要有三次:60年代初围绕“包产到户”的争论;70年代中对穷社会主义的批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姓资姓社”的争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结晶,也是同不科学的社会主义观争论和斗争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在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过程中,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多是分别加以阐述的。我们阅读《邓小平文选》,把邓小平同志的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有关原理综合起来,觉得有必要从以下三方面对二者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探索。一、社会主义本质是特定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等内容的统一目前,理论界阐述社会主义本质,无不引用邓小平同志下面的经典论断,那就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篇3卷,第373页)应该说,邓小平同志指出这些要点,特别是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内容,是在当代中国对于马克思科学社会主  相似文献   

16.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什么是衡量一切工作的最根本的标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科学地作出了回答。这就是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  相似文献   

17.
一、改革开放与姓“资”姓“社”问题 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几乎每迈前一大步,都需要冲破姓“资”姓“社”的疑虑、责难和种种困扰。为了解除顾虑,鼓励人们大胆地进行改革开放,邓小平同志提出三条标准。“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是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指出: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选》第3卷第372页)邓小平同志这“三个有利于”思想是针对判断姓“资”还是姓“社”问题时提出来的,也是着眼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度提出来的。这是判断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问题的是非对错的最高指导原则,执法执纪部门的工作也离不开这个最高原则,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准确把握。 毋庸讳言,近两年,一些地方的执法执纪部门,由于对“三个有利于”思想理解上的不一,从而导致一些案件的处理偏差较大。据了解,某地近两年办理的经济犯罪案件中,除对涉及老百姓的一些盗窃、诈骗等案件大胆判处有罪以外,其他涉及国家工作人员的贪污贿赂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深化了实践标准,确立了生产力标准,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作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深入研究生产力标准,弄清它的确切含义,明确它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对于全面理解生产力标准,清除改革中的各种思想障碍,指导改革和建设的实践,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三个代表”之间 ,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互为因果、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正确把握和认识其内在关系的辩证体现 ,对于学习与实践“三个代表”、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三个代表”体现了党的根本性质与社会主义本质的辩证统一“三个代表”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性质和社会主义的本质 ,全面完整地揭示了抓好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与办好中国事情之间的辩证关系。生产力是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