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功能决定和谐社会要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思想基础,和谐社会构建又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出新要求.要科学把握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规律,完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体系,构筑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拓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协调和谐社会多元利益.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深化社会主义改革的需要,是稳定大局的需要,是应对国际挑战的需要。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建设、队伍建设并抓好理论武装工作,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取得实效,为社会主义事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3.
试析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规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为此,需要从战略的高度,思考意识形态建设与时代主题、理论创新、第一要务、民众认同、求同存异以及科学管理等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规律,拓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空间。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建设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领导自身意识形态建设和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两大工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国家化的逻辑体现,是党的核心价值观影响、引导国家意识形态,建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逻辑过程。作为执政党意识形态的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和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本质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存在高度一致性,又有着一定的区别,两者统一于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之中。  相似文献   

5.
大众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现象,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转型有着深刻的关联。大众文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既有积极影响,又存在着矛盾冲突。而解决其矛盾和冲突,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在大众文化中的建设要求也成为当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对党、国家和社会主义发展都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当前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空前复杂,面临各种严重挑战。我们必须适应新的形势,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下的多元文化并存,大力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论工程建设,打好舆论工作的主动仗,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学。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达了人民群众和社会发展的核心诉求,是国家意识形态体系的抽象化表达,是推进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抓手,与我国意识形态内容具有内在一致性,对于解决国家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新时代,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为抓手推进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要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在推进我国意识形态建设方面的作用,可以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互动关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推进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体现、制约因素、实践路径等方面进行考量。通过全面深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现实的回应力以及营造共同参与意识形态建设的舆论氛围等方式,促使人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切实推进我国意识形态建设。  相似文献   

8.
网络化境遇下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化发展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拓展了新的空间,提供了新的载体;但与此同时,网络传播的盲目和无序又对新形势下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此,应从加强网上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健全意识形态的传播体制和手段、创新意识形态传播理念和内容等方面采取对策,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9.
加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意识形态终结论"的渗透以及西方国家主导下的"游戏规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强化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适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西化"的伎俩,超越"意识形态终结论"的假象,就成为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意识形态建设所面临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题中之义。但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影响及人们思想观念的日趋多元,现阶段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为此,明确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原则,对于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诸多风险与挑战,在新发展阶段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治理在治理主体、治理向度、治理目标、治理途径、治理理念和治理逻辑等多个维度展现出其理论与实践的先进性。不断探索与推动意识形态管理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治理的转变,是新时代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新路向。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自洽性是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诸话语的逻辑圆融性、价值相容性、功能互撑性和现实通约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自洽性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科学性的鲜明展现,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前提要件.在当前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诸话语中,存在着一些不自洽的成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应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自洽性建设,逐步消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不自洽性话语,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趋向完美.  相似文献   

13.
《求实》2014,(1)
在大调整大变革的社会转型期,我国意识形态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引领各种社会思潮,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成为时代重大课题。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在社会整合的过程中努力实现意识形态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是维护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党的思想文化成果,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现实意义。本文从意识形态的视角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研究:从意识形态的现状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提出的必然性;从意识形态的视角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内涵;从意识形态的作用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增加意识形态凝聚力、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树立核心文化理念等重要作用;从意识形态的建设提出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意识形态建设,是我党基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的文化自觉而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举措,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意识形态中的地位决定的,也是由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复杂现状决定的。必须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保证意识形态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与凝聚力的战略任务。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使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增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动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对于维护全国和西藏地区和平、稳定,促进西藏经济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具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本文通过分析藏族群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的现状、危机、及原因,提出了增强藏族群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网络时代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新契机:网络成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和传播的新工具,搭建了借鉴各国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经验的新平台,增强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但也面临系列挑战:开放性网络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流地位的挑战,信息网络化对我国传统意识形态传播方式的挑战,网络垄断化对我国意识形态防御能力的挑战等。有效应对策略显得必要而迫切:确保网络上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实现意识形态传播方式的有效转变,增强我国意识形态的网络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和最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有机统一.本文从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内容、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体系、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个方面论述了对增强社会主义凝聚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内在要求。任何否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文化思潮,实质上都是反映着一种异质于社会主义的道路、消解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价值立场。坚持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包括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就必须在思想文化领域深刻的剖析、评价并旗帜鲜明地反对否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错误思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