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当前,我国正在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如何让城市中的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全方位支持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未富先老的中国,面临走向深度老龄化的挑战。老年人需要什么样的养老服务?居家、社区、机构养老三种模式,能否满足老人的医疗需求?国家提出探索"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医和养究竟应该如何结合?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是当今世界老年人数最多的国家,也是老龄化程度排名前十位的国家。2019年末,中国大陆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5亿,占总人口的18%;其中60~65岁的老年人口约7800万。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深,未富先老、未备先老、快速老龄化和超大规模老年人口等并存,将是我国长时期的重要国情,"养老"面临更多现实考验。  相似文献   

3.
正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要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要发展老龄事业。中国已于1999年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根据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12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占总人口的14.3%;2013年末突破2亿,预计2020年将突破2.43亿,2025年将达到3亿。老年人口逐渐庞大的同时,我们还面临"未富先老"、"未备先老"和"扶养比高"三大难题。"未富先老"——发达国家一般在人均GDP为5000—10000美元时,自然进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困境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止2008年底,我国的老年人口已达到1.69亿,而且正以年均1000万的增幅跑步前进。与此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还呈现出未富先老、农村超前于城镇、市场供给缺口大、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养老功能减弱化等特殊性,这使得我国老龄化问题更加复杂。在"十二五"开端之际,如何破解养老难题,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养老服务体系,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期围绕中国特色养老服务制度的重构,辑发一些研究成果,希望能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8月2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率调研组就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在京调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北京市委副书记、北京市市长王安顺会见了调研组一行。在会见中,陈竺说,目前我国60岁以上人口超过2亿,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与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疾病负担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重大的民生问题,探索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传统养老模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为实现健康老龄化、理想老龄化,有效解决养老服务供需结构失衡问题,"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应运而生,成为破解养老难题的重要途径。作为社会养老的一种创新模式,医养结合将现代医护技术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满足了老年人群的特殊需求,提高了老年人生活质量,适应了老龄化发展的形势,实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严峻的老龄化背景下,社会养老将承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解决了传统养老机构养老与医疗不能兼顾的矛盾,是养老服务发展的主要方向。应以老年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四个层次为切入点,"四措并举"提高养老服务满意度,推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据统计,2015年,60岁及以上人口达2.22亿,约占总人口的16.15%。2015年~2035年,老年人口将增加到4.18亿。我国已进入急速老龄化阶段。应对人口老龄化,有效解决养老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较之城市居民,农村养老面临更多困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更加脆弱,许多农村出现了"老无所依"现象,养老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解决好中国式农村养老难题,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四川省旺苍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随着农村老年人口的急速增长,深度贫困和深度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四化叠加","未富先老"增加了脱贫奔康的难度。近年来,该县坚持扶贫助老"双轮驱动",因地制宜、医养融合、靶向施策、协同攻坚,全力打通为老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养老服务精准全覆盖,成功破解贫困偏远山区农村养老难题,实现了老有颐养、病有良医的美好愿望,增强了农村老年群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10.
正老龄化是我国人口发展的基本趋势。由于我国的老龄化具有老年人口数量大、增长快、老年人口呈高龄化趋势和"未富先老"等特点,且随着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减弱、机构养老资源不足等,使我国面临着严峻的养老问题。社区照料是迎接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满足老年人及家庭实际需求和促进老龄工作的一项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专业化的老年人日间照料是社区照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苏州市姑苏区为例,姑苏区地处苏州市古城区,本地老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如何破解养老难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而"医养结合"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和群众不断提高的养老需求。目前,"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中存在着医疗养老融合难、医养结合筹资难、人才队伍建设难等问题,亟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近期热播的电视剧《老有所依》,再次将养老话题推向公众视野。"未富先老"的中国,如何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如何让老人安享衣食无忧、体面幸福的晚年?当前,我国正在快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难题越来越凸显。"未富先老"带来的"养老之困",持续吸引着各方关注和忧思。随着人口流动加快、双独子女担负  相似文献   

13.
深度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更加全面、精准、细致。提供温馨周到的养老服务已经成为各级地方政府的重点任务之一,"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应对深度老龄化的有效路径之一。应从完善政策保障、强化监督考核、注重差异化发展等方面,优化"医养结合"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正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人口总数14.1亿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2.64亿,占总人口18.7%,65岁及以上人口1.91亿,占比为13.5%。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目前已逼近联合国划定的深度老龄化标准,即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到14%。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养老压力会不断增强。面对老龄化问题带来的挑战,养老体系对于养老从业人员需求旺盛。从事老年人生活照料、护理服务的养老护理员是养老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是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保障,是解决家庭难题、缓解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现阶段,我国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刚刚起步,在未来一段时间全国需要新增大量养老护理员。德国同样面临老龄化的困境,其养老护理员制度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5.
<正>人口结构的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基本趋势,"银发浪潮"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国是一个典型的"未富先老"国家,情况就更显突出。目前中国60周岁以上人口已经达到1.53亿,老龄化率为11.6%。未来形成一个孩子赡养6位老人的倒金字塔结构已是必然,这将直接透支我国未来的发展潜力,极大影响我国的人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由于一些"老年病"的常发、易发和突发性,患病、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治疗和护理问题困扰着千家万户。"医养结合"模式是一种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集医疗、养老、康复为一体,其优势在于整合养老和医疗两方面资源,实现了健康养老与疾病救治相结合,为老人持续提供服务。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久之计,也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邓伟胜 《岭南学刊》2015,(2):115-119
养老问题是当今我国社会面临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内地老龄化社会呈现速度快、程度高、规模大的发展趋势,具有"未富先老"、发展不平衡的特点,亟需构建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香港养老服务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香港经验"、"香港模式",对内地养老事业发展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青岛是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和最宜居城市之一,同时,青岛也是老龄化发展速度快、基数大、程度高、高龄化态势突出的少数城市之一。面对养老服务中医疗服务和生活照料的巨大需求,青岛市着眼于保障老年人生活质量,把医养结合服务作为重大民生问题,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让青岛老年人老有颐养的梦想逐渐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9.
"医养结合"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社会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新举措。目前"医养结合"在执行上存在体制、资本投入、效应上诸多不足,需要政府依据时代特征制定"医养结合"规划、鼓励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利用科技平台整合"医养结合"资源,加强人才培养培训,从而完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促使"医养结合"养老新模式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医养需求日益增加。据报道,全国60岁以上人口已超过2.12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5.5%。按照国际通行的5%老年人需要机构养老这一标准推算,我省至少需要6.5万张养老床位,再加上全国的需求,市场潜力巨大。老年人生活照料、医疗卫生、康复护理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意味着在"十三五"阶段,巨大的养老产业发展空间将被释放;在"十三五"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