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会从目前的2.5亿增至超3亿,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目前,我国已明确将医养结合作为养老服务的重点发展方向,各地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进一步发展推广仍然存在较大阻滞。面对我国"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客观实情,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中低收入老人能否"有钱养老"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建立制度化、有保障、可持续的筹资机制已成为我国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老龄化是我国人口发展的基本趋势。由于我国的老龄化具有老年人口数量大、增长快、老年人口呈高龄化趋势和"未富先老"等特点,且随着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减弱、机构养老资源不足等,使我国面临着严峻的养老问题。社区照料是迎接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满足老年人及家庭实际需求和促进老龄工作的一项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专业化的老年人日间照料是社区照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苏州市姑苏区为例,姑苏区地处苏州市古城区,本地老  相似文献   

3.
<正>人口结构的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基本趋势,"银发浪潮"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国是一个典型的"未富先老"国家,情况就更显突出。目前中国60周岁以上人口已经达到1.53亿,老龄化率为11.6%。未来形成一个孩子赡养6位老人的倒金字塔结构已是必然,这将直接透支我国未来的发展潜力,极大影响我国的人  相似文献   

4.
全球人口发展趋势表明,人口老龄化将重塑21世纪的世界。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12亿,占总人口的15.5%,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且呈现出老年人口增长快,规模大;高龄、失能老人增长快,社会负担加重;农村老龄问题突出;老年人家庭空巢化、独居化加速;未富先老矛盾凸显的特点。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家庭保障功能持续弱化,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深刻影响正在逐步显现,迫切需要我们运用公共政策工具,加快老年人社会福利的改革发展,多措并举建立完整的养老保障体系,以应对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5.
正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要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要发展老龄事业。中国已于1999年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根据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12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占总人口的14.3%;2013年末突破2亿,预计2020年将突破2.43亿,2025年将达到3亿。老年人口逐渐庞大的同时,我们还面临"未富先老"、"未备先老"和"扶养比高"三大难题。"未富先老"——发达国家一般在人均GDP为5000—10000美元时,自然进  相似文献   

6.
《世纪行》2007,(11):9-9
根据国际标准(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我们已全面进入老龄社会。与先行的老龄化国家比较,我们进入老龄社会的特征:一是时间短,不到三十年的时间走完了欧美等发达国家近百年的历程;二是速度快,平均每年以3%的幅度推进。三是数量大,全国现有60岁以上人口1.43亿。我省有668.2万人,全省农村老年人口达到400多万,占全省老年人口的70%左右。四是农村空巢老人家庭增多。五是未富先老。目前全省农村贫困老年人有53万多人,占全省老年人口的8.97%。为了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我们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进步及发展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体结构深刻转型的重要标志,也是当今世界每一个国家都要面临的重大问题。按照联合国人口老龄化社会分类标准:60周岁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10%,或65周岁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7%,即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2018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49亿,成为全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江苏是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省份。2018年底,全省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1805.3万,占户籍人口的23.03%,比全国高5.13个百分点,具有基数大、增速快、寿龄高、空巢及失能多等特点。积极  相似文献   

8.
刘畅 《长白学刊》2012,(5):130-133
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发展迅速、"未富先老"、地区发展不均衡等特点,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不仅影响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劳动分配关系结构的变化,还直接挑战着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借鉴日本老龄化社会保障建设的经验,从完善老年人权利保障法律体系、建立各种老年人权益保护制度、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等方面来应对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截至2015年底,北京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约318.1万,占总人口的23.6%,人口老龄化程度居全国第二位。预计到2040年,全市老年人口将达到600多万的峰值,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且持续高位保持几十年。2015年,北京市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调查中对老年人幸福感的调查也显示,其中将近八成的老年人都对自己的生活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但是,老龄化发展进程的加速以及未备先老的发展态势,仍然会对北京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从人口结构上看,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提升,北京真的要成为“老”北京了。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当前人口老龄化的严峻现实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一是速度快。二是规模大。老年人口相当于日本的总人口数,达到1.3亿之众,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三是未富先老。面对这种异常的人口老龄化,我国的老龄事业、老年产业、老年服务出现了极大的不适应性。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种种  相似文献   

11.
胡薇 《北京观察》2005,(3):52-54
上个世纪末,中国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关口踏入了老年型国家.据估计,到2030年,我国将会有超过四分之一的人口达到退休年龄.未富先老是我国与西方国家老龄化的重要差别,这一问题将会成为影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甚至是"一枚定时炸弹".  相似文献   

12.
《群众》2015,(4)
<正>按照国际标准衡量,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了社会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到了总人口比例的7%,则表明其进入了老龄化国家或地区行列。2010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了1.7765亿,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了13.26%,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1883亿,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了8.87%,这表明我国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根据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人口发展预测报告,到  相似文献   

13.
农村老年人赡养权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鲜开林  袁雯婷 《人权》2008,(2):51-54
按照国际通行标;隹,在一个国家里,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人口总数10%就意味着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截止到2005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近1.4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1%,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我国老年人口近60%分布在农村,农村60岁以上老人超过农村总人口的11%。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正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这是不争的事实。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发展速度快、规模大、未富先老、劳动力结构快速老化和不平衡。仅就目前统计情况看,中国还不是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但受特殊计划生育政策、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生育意愿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会更加严峻和复杂。中国将面临"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双重挑战。  相似文献   

15.
直面“未富先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事资料手册》2006,(1):65-67
专题主持何艳:银发浪潮的提前到来使我国陷入“未富先老”的困境。2005年12月底,新华社报道,民政部的统计显示。我国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34亿.占总人口的10%以上:65岁以上人口超过9400万。占总人口的7%以上。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已经开始进入老年型.并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在今后校长时期内.我国60岁以上人口还将继续以年均约3,2%的较快速度增长。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用几十年上百年才进入老龄社会.而我国仅用了不到20年。我国老年人口不仅基数大,而且高龄人口多。目前8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300万,约占老年总人口的9.7%.  相似文献   

16.
农村养老的域外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制度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顺岐  张波 《求索》2013,(5):238-240
一般认为一个地区60岁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者65及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该地区就是老龄化地区。据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资料.中国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3.32%,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8.92%。这意味着我国已经进入到老龄化国家的行列。随着经济成长和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我国也成为进入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老龄人口绝大数在农村地区.所以。农村养老问题必将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而又重大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工业化国家农村养老立法的引鉴和分析,希冀为我国新农保政策提供有益借鉴.并为我国农村养老制度制定献力。  相似文献   

17.
正四川省旺苍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随着农村老年人口的急速增长,深度贫困和深度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四化叠加","未富先老"增加了脱贫奔康的难度。近年来,该县坚持扶贫助老"双轮驱动",因地制宜、医养融合、靶向施策、协同攻坚,全力打通为老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养老服务精准全覆盖,成功破解贫困偏远山区农村养老难题,实现了老有颐养、病有良医的美好愿望,增强了农村老年群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18.
正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一个国家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即称为老龄化社会;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截止2015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2亿人,占总人口16.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44亿人,占总人口10.5%,人口老龄化的浪潮,正以  相似文献   

19.
▲我国人口形势“未富先老” 据《科学时报》报道,历时一年多的《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若干问题和建议》院士咨询报告完成。专家们在该报告中用“未富先老”一词来形象描述我国人口形势。指出:截至2001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9062万人,占总人口的7.1%,人口年龄结构进入老年型。从1982年开始,不到20年时间我国就完成了发达国家用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完成的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向老年型的转变。报告同时特别指出,我国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口增长率快于老年人口增长率。老年以及高龄老年人增加所带来的养老、医疗和照料的负担,将…  相似文献   

20.
龙玉其 《长白学刊》2012,(5):123-129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老龄人口总量大、老龄化速度快、高龄化、未富先老等特点迫切需要加强老年保障体系建设。中国老年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是:免除老年经济之忧,减少老年身心之痛,确保老无服务之匮,实现老年生活之乐。未来应该构建经济保障、医疗保障、服务保障和精神保障四位一体的老年保障体系,需要有资金、制度、管理和人才作为支撑,需要政府、家庭、社会、社区和个人的共同参与。需要正确认识和积极面对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进一步明确对老年保障体系建设的认识,正确、充分发挥政府在老年保障体系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