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共十八大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也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活力,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这是中国共产党放眼世界、立足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决策。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随着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越来越高,从2001年的39%提高到目前的51.7%,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凸显。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  相似文献   

2.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了系统部署,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科技创新的时代方位和外部环境决定了战略选择和主攻方向,为实现既定战略目标需要对自由科研的再组织,国家作为重大科技活动的重要组织者,国家战略意志成为驱动科技发展的关键力量。重大科技创新工程背后比拼的是科研组织力。世界科技强国竞争,比拼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国家科研机构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要组成部分和科技创新主力军,应坚定贯彻落实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将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和制度优势转化为科技创新的体系效能,积极推进充分体现国家意志、有效满足国家需求、代表国家最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坚持对标对表,开展建制化、体系化科技创新,增强科技创新战略支撑作用。国家科研机构应不断提升判断力、强化意志力、坚定组织力、坚强保障力,强化目标导向牵引,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建设优良创新生态,产出重大原创引领成果,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成世界人才高地作出时代新贡献。  相似文献   

3.
政策信息     
《政策》2012,(10):95-96
《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印发近日,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了《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根据纲要,我国文化科技发展将以"创新引领、促进融合。市场牵引、应用驱动。技术集成、模式创新。整合资源、统筹兼顾"为基本原则,全面提升文化科技创新能力,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更好更快发展,解放和发展文化生...  相似文献   

4.
北京在科技服务业发展上仍需发力。随着发展阶段和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我国经济增长的模式正在由"工业+投资"向"服务+消费"转变,经济增长的动力正在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服务业发展和创新驱动转变。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已席卷全球,科技创新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战略利器。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作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根本措施.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和突破,浙江这个全国改革开放的先发省份也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和攻坚期.在这种背景下,要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再创浙江发展新优势,关键要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奏响科技创新的时代最强音,以改革释放创新红利,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动力、创造潜力、创业活力。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中共十七大的一个高频词。"理论创新"、"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党建工作创新",更有"创新型国家"。创新,正在成为时代的最强  相似文献   

7.
正"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不论是提交建议,还是审议发言,抑或私下交流,"科技创新"已然成为市人大代表关注度极高的热词。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居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求,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在市四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代表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聚焦"创新"。其中,"科技创新"又成为重中之重,大家希望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  相似文献   

8.
今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科技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吹响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落实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努力开拓创新型国家建设新局面,奋力开启迈向科技强国新征程的号角。深入学习领会会议和((意见》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会议部署是我们当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阶段逐步进入了一个从传统生产要素驱动向创新要素驱动的新阶段,建设创新型国家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我认为应该充分发挥企业、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中介组织等创新体系相关机构的作用,实施六大战略,推进创新  相似文献   

10.
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不仅体现在科技现有发展水平上,更深层次地也体现在法律对科技的可持续发展能否形成稳固有力的支撑上。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大力推进科技法制建设,充分发挥法律对于科技发展的激励、保障、促进和规范等功能。  相似文献   

11.
杨省世 《群众》2015,(2):65-66
<正>连云港作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市,近年来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工程,科技综合实力和支撑发展能力显著提升。与此同时,连云港作为沿海发达省份的后发地区,加快科技进步、依靠创新驱动仍然任重而道远。抢抓"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战略机遇,适应新常态、实现新发展,必须持之以恒地把科技创新作为跨越赶超的最强大本领,作为经济发展的最有力驱动,坚持向创新要动力、以创新添活力、靠创新增  相似文献   

12.
郭隆 《北京观察》2014,(4):32-35
正中关村的发展方向是要成为技术研发中心,技术转移中心;要依靠高新技术和高端研发转化成生产力,通过技术的许可、转移、转让,获得效益和利润,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和智慧驱动。未来各个国家的竞争实质是一种创新大战。抢占全球科技创新先机,促进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实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3.
成波 《群众》2023,(4):42-43
<正>创新正在为国家和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江苏省长期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攀升。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的成立,正是清华大学和江苏省、苏州市、省产研院共同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新型支柱产业,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14.
陶仪声 《中国发展》2013,13(4):78-81
十八大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对于长三角地区来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对引领与支撑经济发展的作用,意义重大.该文结合蚌埠市的情况,深刻阐述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义和作用,就如何更好地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15年3月13日)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和挑战,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趋势变化和特点,面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任务和要求,必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  相似文献   

16.
朱馨 《今日浙江》2013,(9):10-13
近年来,浙江谋划和实践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工作,切实把创新贯穿到实施"四大国家战略举措"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之中,全省创新基础持续加强,创新资源加快集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创新环境明显优化,科技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迈上新台阶,为现代化浙江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支撑。进入2013年,浙江科技创新的捷报不断传来。1月18日,在北  相似文献   

17.
曹国圣 《群众》2012,(12):65-66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进一步明确了科技创新的战略地位。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关键。科技创新,只有经过企业运作,才能转化为规模产业,真正成为第一生产力。当前,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前夜,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是事关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全...  相似文献   

18.
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科技体制改革要求,更好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导向作用,不断增强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能力,根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科技部对2008年制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进行了修订。  相似文献   

19.
毕朝国 《群众》2018,(12):36-38
推动高质量发展,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江苏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更是鲜明提出"聚力创新",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推进创新机制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区域战略和政策协同,提升江苏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增强科技创新对江苏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意义重大。江苏科技协同创新成效突出创新型企业集群不断壮大。  相似文献   

20.
趋势     
中共中央、国务院推进科技评价奖励制度改革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意见提出,要改革科技管理体制,推进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改革,形成激励创新的正确导向。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意见提出,改革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建立公开提名、科学评议、实践检验、公信度高的科技奖励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