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家庭暴力受害方之法律救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庭暴力是一种全球性的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随着家庭暴力的逐步升级 ,因家庭暴力行为产生的社会问题的不断出现 ,已引起我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在对家庭暴力行为进行道德上的谴责与法律上的防治、惩戒之外 ,我们更应关注如何更好、更完善的维护受害者的权益。本文从民事法律制度救济、刑事法律制度救济等救济途径角度来讨论如何更完善地对家庭暴力受害方之权益进行维护 ,以期得以对实践中遭受家庭暴力的受害者起到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家庭暴力也呈现出许多新特点。目前,我国在反家庭暴力方面的立法还存在相当大的不足:反家庭暴力缺乏系统的法律依据,刑事立法缺失,民事救济制度不完善,司法救济保护不到位等。我们应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体系,以对家庭暴力受害者进行法律救济。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家庭暴力的成因和公力救济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家庭暴力形成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主体方面;内部环境因素;外部环境因素。我国对家庭暴力的救济手段主要采用公力救济,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完善公力救济制度:改变对家庭暴力的认识;制定反家庭暴力的专门法律;加强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4.
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是对妇女基本人权的侵犯,随着家庭暴力问题的日益突出,联合国及其成员国越来越关注在反对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的国际法和国内法的发展与完善.以妇女人权公约为尺度进行考察,我国应当通过制定专项反家庭暴力法、明确警察机构的职能、对婚内强奸进行明文规定、设立民事保护令制度以及在法院开设家庭暴力专庭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我国反对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的立法,更好地保护妇女的基本人权.  相似文献   

5.
家庭暴力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 ,通过物质性赔偿和精神性赔偿实行家庭暴力的婚内赔偿已经具有较好的法律基础和物质基础 ,可以通过进一步完善夫妻财产制、制定《家庭暴力防治法》、提高司法救济力度等措施予以构建家庭暴力的婚内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6.
家庭暴力的法律规制及其社会救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暴力危及家庭和社会的安宁与幸福,我国反家庭暴力的法律框架基本形成,但对家庭暴力的法律规制不尽完善.在我国的<反家庭暴力法>未出台的情况下,现实的选择是努力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构筑反家庭暴力的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7.
家庭暴力是应限于发生在具有姻亲关系和血缘关系的家庭内部的暴力,包括身体暴力、语言暴力、性暴力和冷暴力等。家庭暴力在我国有渐次多发的趋势,给正常的家庭关系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现已成为家庭稳定甚至社会稳定的重要杀手。不少国家运用法律制度遏制家庭暴力已有成功先例。我国应借鉴国外反家庭暴力的有益经验,尽快制定家庭暴力防治法,构建自诉与强制诉讼相结合的诉讼制度,完善举证制度,加强对家庭暴力受害人的特殊保护,用法律规制家庭暴力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由于现阶段对家庭暴力法律界定不明晰,妇联、工会等组织预防缺乏法律直接授权,加之责任规范不明确、社会救助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导致家庭暴力社会组织预防机制效果不彰。应当通过完善群众基层组织问责机制完善人民调节干预机制、婚姻心理医疗(咨询)预防机制、新闻媒体预防监督机制、家庭暴力的法律援助组织预防机制、妇女民间组织(NGO)干预机制、学校教育干预机制等手段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9.
建立和完善我国反家庭暴力法律机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社会 ,家庭暴力不再是家务事 ,针对我国家庭暴力的现状 ,必须对其进行法律规制。鉴于我国现行反家庭暴力法律机制之欠缺 ,应从立法、司法、救助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0.
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持续性经常性家庭暴力构成虐待。我国立法上对家庭暴力的概念进行了确立,并对其后果进行了定性。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对家庭暴力救济的现状不尽人意,应建立一套包括自力救济、社会救济、司法救济在内的完整的救济机制,彻底解决家庭暴力问题。  相似文献   

11.
家庭暴力的法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暴力源于人们对人类暴力的崇拜。由于暴力的行使会招致暴力的反抗,出于对暴力的恐惧,原初人们经协议将公共暴力交给公共机构行使,但同时保留了家庭暴力,导致法律公共/私人两分法,最终形成了家庭暴力不受法律约束的事实。由于现代社会延续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划分,并在私人领域神圣不可侵犯的要求下客观上置家庭暴力于法律之外,从而导致家庭暴力救济的司法困境。  相似文献   

12.
家庭暴力在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中普遍存在,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全世界已有44个国家相继出台了反对家庭暴力的法律,同时制定了一系列比较完善的社会、法律等救济途径。但是在中国,目前尚没有一部完整的反家庭暴力的全国性立法,相关规定仅散见于《宪法》、《民法》、《婚姻法》之中。我们系统地梳理了近二十年来中国反家庭暴力立法的内容和各地相关法律法规,分析了全国性立法和地方性立法在内容和司法干预上的不足。对于有效遏制家庭暴力,推动完善反家庭暴力的司法制度,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重视家庭价值的传统既是官方也是民间能够迅速接受国外反家庭暴力法律思想的历史文化基础,是中国建构反家庭暴力立法的因素。正是这种传统使得中国反家庭暴力的制度建设与国外建立在社会性别和人权之上的反家庭暴力理论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在现行法律中表现为容易在家庭与个人之间抹煞个体利益。因此,在尊重传统家庭价值观的同时,如何消除社会中“支配妇女和儿童”的权力机制,实现个体在婚姻家庭领域的法律平等,将是长期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浅论家庭暴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暴力不仅是法律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家庭暴力的成因和表现形式依各国的文化传统、习俗、社会经济的不同而略有差异,要有效地遏止家庭暴力,必须在完善现有法律规定的同时,开展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反家庭暴力公众运动,转变人们对家庭暴力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保护与救济社会弱势群体是实现社会公平和法律正义的基本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之一。以传统习俗等为代表的社会历史以及现行法律制度等对妇女权益保障的缺失是妇女"弱势"地位形成的主客观原因。只有对其进行深层次研究,才能为建立多渠道、全方位的妇女权益保障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家庭暴力,尤其是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越来越成为现阶段凸现的一个社会问题,法律是现阶段解决家庭暴力问题较为实际有效的办法,虽然我国现阶段尚无单行的《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法》,但在全国一些地区已然陆续制定了一些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未来的立法对一些问题是否应予规定,如何规定,是关系到立法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家庭暴力的存在由来己久,但由于家庭暴力发生在家庭内部,远离公众视线,很难被外界知晓。欧美许多国家不断加强对家庭暴力的研究,治理家庭暴力的各种法制措施不断完善。我国由于现代法制起步较晚,法制不够健全,司法机关对家庭暴力缺少全面的主动介入,导致家庭暴力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和司法救济。我国应结合部分发达国家司法介入家庭暴力的途径,完善对家庭暴力行为的规制。  相似文献   

18.
较之城镇地区的家庭暴力而言,农村地区针对女性的家庭暴力更为严重,受暴妇女更为无助。目前,对农村地区针对女性的家庭暴力的关注力度还不够,相关救济途径也缺乏实效。通过对坪石村、李岭村、王集村及榆中周边诸乡村的实证调查特别是对调研当地典型个案当事人的深度访谈发现,农村家庭暴力现状堪忧,应采取以"建立针对‘家暴’施暴行为人的‘禁止令’制度"为核心的若干因应性的应对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保障法制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具有重大的意义。目前我国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已经取得初步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立法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立法层次低、法律救济和相关配套制度建设滞后等。推进我国社会保障法制建设,需要在宪法中进一步明确公民享有社会保障的权利,提高立法层次,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权利救济制度,并完善相关配套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0.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中一方对另一方实施身体暴力、精神暴力或性虐待。通常形式包括肉体上、精神上、言语上或者性的虐待和威胁。我国家庭暴力呈上升趋势,其主要原因既有传统影响,又有法律制度的不健全,还有文化素质低下等。但法律制度不健全是最深层次的原因。因此,要健全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