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量刑基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量刑基准的合理确定,是量刑公正的基础和关键。量刑基准客观地存在于经验型法官的潜意识之中。量刑基准包含基准事实和基准刑两方面。在确定量刑基准时,应该先确定量刑基准的基准事实,后寻找基准事实对应的基准刑。为调和各地具体情况的差异性与宏观上量刑的相对统一性之间的紧张关系,应当同时构建由最高人民法院确立个罪基准事实、由地方各级法院确定基准刑并逐级备案的量刑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2.
王利荣 《法学研究》2009,(2):98-106
确立量刑基准旨在厘清量刑步骤和常见规则。个罪基准刑的确定应当以司法解释、法院量刑指导意见中类型化经验和指导性案例中具体经验为基础;基准刑对应的基准事实应是既遂状态下反映该罪特有手段或者实害程度的事实;基准刑即使重合于法定刑中间线也不宜确立中线论的指导地位。选择确立常见犯罪的量刑基准不仅是回应现实需要,借此划分等重线,还能避免因过度技术化而反受其累。  相似文献   

3.
对刑罚裁量逻辑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正确的认识可以使我们行之有效地控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以合理地规范刑罚裁量.刑罚裁量中不合理的量刑差异招致了对量刑体制的广泛批评和对量刑公正的强烈质疑,并进一步削弱了刑罚的威慑效果.控制实验表明法官的量刑决定近似服从泊松分布,该实验的发现为确定合理的量刑基准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对量刑基准的经济学分析表明,应该以刑量分布的均值为基准确立一个量刑幅度以在个案的合理裁量和对不合理量刑差异的控制之间寻找一个最优的平衡.  相似文献   

4.
朱建华 《河北法学》2006,24(12):31-37
同样性质、同样情节、同样后果的犯罪,受到不同的处罚,必然会引起人们对法律公正的怀疑,动摇人们对法律的信仰和信心.量刑的公正应当体现在不同个案的相互比较中.刑法规定的法定量刑情节需要一个参照基准,应在假定不考虑犯罪人的具体法定量刑情节的基础上,考虑犯罪人所有的与犯罪有关的全部犯罪细节包括酌定情节,抽象地确定这一犯罪应当适用的基准刑罚,再在此基础上,考虑量刑的法定情节,对基准刑罚进行适当的调整.目前需要做的工作是在立法方面进一步细化法定刑范围,通过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量刑标准,承认案例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量刑时,定罪情节的功能在于确定量刑起点,非典型的量刑情节的功能在于调节量刑起点确定基准刑,而典型的量刑情节的功能在于调节基准刑确定宣告刑。对同一犯罪事实,不仅要在定罪时评价,也要在量刑时评价,这并不违反禁止重复评价原则。对此,在存在非常规犯罪构成事实的案件、存在罪数选择的案件、存疑案件等案件中尤其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6.
白赣涛 《法制与社会》2010,(12):281-282
量刑建议制度是随着近年来司法改革的深入而逐渐提出并试行的一项制度。所谓量刑建议制度,是指检察官在法官对被告人作出量刑裁判之前,综合考虑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及其他相关政策,依法对被告人适用的刑罚种类、幅度向法官提供参考性意见的制度。量刑建议制度在刑事诉讼中进行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实践和探索。本文拟通过对当前量刑建议制度的来源、目的、实践经验、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探讨进一步完善量刑建议制度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量刑基准是量刑理论中的重要问题。从目前的研究看,量刑基准这个概念可能在两个意义上被使用:一层含义是指裁量基准,包括什么样的事项应作为考虑的对象,应根据何种原则来进行刑罚的量定的内容。这个意义上的量刑基准可称之为广义上的量刑基准,实际上是指量刑的根据问题。另一层含义是指“量刑的幅度变化值”,即经过长期审判实践中的经验蓄积逐渐形成的量刑基准。①或者说是确定抽象个罪在绝大多数情形下应适用的刑种和刑度(基准线),为宣告具体犯罪的刑罚量作出铺垫。②这个意义上的量刑基准可称之为狭义上的量刑基准,本文探讨的是狭义上的量…  相似文献   

8.
量刑情节是案件事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被告人刑罚的重要因素。运用量刑情节对基准刑进行调节并依法确定宣告刑,是量刑的重要步骤之一。  相似文献   

9.
量刑规范化与法官量刑自由裁量权的衡平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臧冬斌 《河北法学》2007,25(12):113-116
法官量刑自由裁量权的存在对量刑规范化的实现是必不可少的.在我国目前情况下,我们对法官量刑自由裁量权的存在应持有限度的认可的态度,不提倡法官量刑自由裁量权的过度行使.可以考虑从量刑理由的阐述、量刑基准点的确立和量刑刑事判例的角度对法官量刑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进行制约.  相似文献   

10.
当前量刑改革存在"中间线论"与"基准刑论"两种方案:前者认为法定刑中间线是从重与从轻处罚的分界线,是量刑公正的生命线;后者主张从重与从轻处罚的分界线是偏高中间线另行确定的基准刑,基准刑是量刑公正的根本保证.法定刑中间线是量刑公正的支点,虚拟徒刑是依法构建量刑标尺的关键,理性评价量刑情节是计算罪责程度的科学方法,积分刻度两相对应是开启量刑公正的钥匙."基准刑"不但是主观臆断的产物,而且是量刑偏差的源泉."中间线"具有恒定性、客观性、合法性、合理性、公正性、公平性,且操作简便,能够适用于我国一切地区、一切时期、一切罪行和一切犯罪人的量刑,不失为成本最低的量刑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1.
Sentencing     
  相似文献   

12.
Sentencing     
While there is nearly unanimous agreement among social scientists that the defendant's prior record is important in explaining the sentence imposed on the defendant, there is little agreement on the "best" or most appropriate measure of prior record to use in examining sentence disparity. This study provides an assessment of the utility of 11 commonly used measures of prior record. We find that the various measures are not interrelated highly and thus necessarily are not interchangeable. We also find that the measures of prior record affect sentence severity differently and tha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se measures and sentence severity varies for black and white defendants.  相似文献   

13.
14.
15.
量刑轻缓化趋势与非监禁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序言苏格兰的刑法与英格兰和威尔士有显著差异。在英格兰和威尔士 ,刑法基本上是一种以制定法规定犯罪的制度 ,该制度对每一种犯罪都有明确规定的刑罚 ,通常表现为法定最高刑。而在苏格兰 ,大多数刑事犯罪的法律渊源是普通法 ,也就是那些来源于 1 70 7年以前苏格兰议会所颁布的古老法案 ;或者来源于著者们所描述的无可追忆的惯例 ;或者来源于法庭在适用法律过程中对法律所作的发展的法律。一般而言 ,苏格兰法律中的法定犯罪是指那些规定于英联邦议会颁布并适用于整个英联邦国家的制定法中的犯罪—例如道路交通、毒品和攻击性武器等领域…  相似文献   

16.
彭文华 《现代法学》2015,(2):102-117
量刑是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有机统一。量刑的事实判断以犯罪的主客观事实为基础,量刑的价值判断体现国家和社会惩罚与预防犯罪的特殊需要。《刑法》第61条规定的是量刑的事实根据与法律根据,在价值判断上有所缺漏。量刑的价值判断与规范判断并不相同。影响量刑的非规范性价值评价因素主要包括:情势变迁、文化背景、价值观念以及犯罪人的家庭、生活状况等。公正量刑的途径在于:坚持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相结合;适时调整量刑的依据和标准;赋予法官适度的自由裁量权;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程序机制。  相似文献   

17.
The first part of this two-part special issue on structured sentencing in the U.S. focused on individual jurisdictions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five types of sentencing reforms to judicial discretion and to the political and legal forces that originated, maintained, altered or sometimes ended the reform. This issue moves the focus to a comparative one, looking across a variety of different jurisdictions to report common threads of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to the various structured sentencing systems. Originating in political and legal arenas, structured sentencing affects not only the sentencing process, but can itself affect the political proces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sanctioning discretion among the different branches of government.  相似文献   

18.
论量刑精确制导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我国《刑法》第5条既是刑法的基本原则,也是量刑公正的一般标准,它要求量刑精确制导,最大限度地避免刑罚误差。实现量刑精确制导的根本出路是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依法构建量刑标尺,将法定刑空间划分为200个刻度,把其中各种刑罚折算或者虚拟为有期徒刑的月数,明确1个刻度所体现的不同性质刑罚的度量,用以计算刑罚的轻重程度;(2)在正确定罪并找准法定刑的前提下,理性评价犯罪人具有的量刑情节,将其所反映的社会危害程度和人身危险程度用一定数值(积分)表示,借以计算行为人罪责的大小程度;(3)将量刑情节的轻重积分与量刑空间的轻重刻度按"1∶1"的标准相对应,前者在相应量刑空间中的读数,便是量刑公正的最佳适度。  相似文献   

19.
量刑程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量刑正当性的表征,量刑程序以英国普通法上的"自然正义"及美国宪法中的"正当法律程序"为法律渊源,而在英美法系国家风行至今,经久不衰,有其自身的理论基础和价值构造.中国应在合理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独具特色与符合国情的量刑程序.其中,在刑事审判中实行定罪阶段和量刑阶段的分离,从技术与制度上制定量刑的程序规则,从举证和责任上完善量刑的证据规则,是目前中国建构量刑程序要补的"功课".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