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9 毫秒
1.
赵凌云 《中国民政》2008,(11):53-54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北京市东城区委、区政府提出了“政务公开、政社合作、政民互动”的社会管理理念,2007年11月,设立了东城区市民中心、成立了东城区民间组织指导服务中心,两个中心与东城区行政服务中心一起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政府服务模式。经过近一年的运转.市民中心承担的政府信息公开、政府在线咨询、政府决策听证、社会意见征集、民间组织服务、民间组织发展、社会自治互助、市民发展展示等8项功能得到充分体现,成为政府、社会组织与市民之间沟通交流互动的新型平台。  相似文献   

2.
工作动态     
《中国民政》2007,(12):56-58
北京首个市民中心落户东城2007年11月22日,北京市东城区市民中心暨民间组织指导服务中心正式揭牌,公益性民间组织和市民可以无偿使用市民中心场地开展公益服务活动和个人才艺展示。市民中心位于北京王府井附近的金宝街东城行政服务中心五层,在寸土寸金之地,东城区政府专门拿出600平米的面积作为政府与民间组织,市民开展互动活动的场所。市民中心分为展览展示、政府在线访谈、交流培训、政府信息公开等功能区,是政府与民间组织、市民之间沟通、交流、  相似文献   

3.
蒋珉  汪源 《群众》2013,(10):63-64
近年来,南京市在社会改革和社会组织的发展上大胆探索、先行一步,通过政社合作,推动政府转移职能,购买服务,激发社会组织正能量,提升社会组织地位,形成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互动的格局,从而达到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管理新秩序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广东民政》2011,(7):36-36
日前,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副部长姜力一行深入北京市东城区市民中心、西城区月坛街道三里河一区和社团服务大楼,考察调研有关基层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化和社区信息化建设以及购买社会组织公益服务等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从2012年底起,苏州市启动了以“政府推动、组织承接、项目运作、社会化服务”为宗旨的助残服务项目和助残社会组织“双孵化”计划,通过引进社会企业特色的助残服务,不断增进政府、残联与助残社会组织、社会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聋人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真正实现了社会化、专业化、个性化、特色化,迄今服务聋入达万人次。作为聋人,笔者切身感受到苏州聋人事业的发展,存此对苏州“政社企”合作助聋的做法予以解析。  相似文献   

6.
NGO在针对社区居民需求开展社区服务的过程中具有自身优势,但当前国内还没有形成完整的NGO参与社区服务模式。本文在理论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在政府购买服务的“政社合作”框架下NGO如何参与社区服务才能提升社区服务水平,以浦东公益组织发展中心托管三林世博家园市民中心的服务模式为例,探索NGO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的可行性经验与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发展公众自我服务是当今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改革的重要趋势。公众自我服务是公众与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过程,因而明确不同主体之间的角色扮演是考察公众自我服务模式的重要视角。应汲取公共服务共同生产、多中心治理等理论资源,结合中国本土情境,进一步构建公众自我服务中多元主体角色的分析框架。在公共服务供给的公众自我服务模式中,公众既是为自我生产服务的“消费者生产者”,也是与服务接受者发生直接互动的“直接生产者”,同时还是享受服务结果的“服务接受者”。政府、市场和社会主体均是为了获得某种特定报酬的“常规生产者”,也是为公众提供辅助服务并且不与服务接受者发生直接互动的“辅助生产者”。特别地,政府还扮演了领导统筹者的关键角色。  相似文献   

8.
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助企服务,是政府服务企业的方式创新。政府购买服务衍射出嵌入式治理和反向嵌入式治理两种方式,具有依附性嵌入的特征。佛山市禅城区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运营企业服务中心,由其面向全区企业提供相应的助企服务,体现出独特优势。但政府购买助企服务模式在运行过程中也产生了利益冲突、能力偏差、制度阻滞、信用存疑等多重困境,为此可通过加强协调、提升能力、完善制度、信用塑造等策略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9.
社会服务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1、社会服务的概念与范围 社会服务一般是指由政府或非营利组织为公民提供的非现金形式具有社会福利性质的个人或社区服务,这是狭义上的社会服务。按照社会行政学大师TH Marshall的说法,社会服务正是社会政策的主要研究对象,“(社会政策)是关于政府行动的政策、即政府通过向市民提供服务或收入,从而对他们的福利产生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张金虎 《群众》2014,(7):24-24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政府将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社分开作为新一轮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全力推动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进程。然而,政府在实践中虽取得了丰硕的成绩,亦出现了一些共性的问题和顾虑。  相似文献   

11.
“全市已有578.70万市民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社区门诊服务约定书,更多市民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就医首选,更多市民的常见病、多发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在社区得到及时治疗,更多市民享受到减免社区门诊诊查费的实惠。”这是市卫生局于近日公布的消息,同时欢迎广大市民继续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办理约定服务手续。  相似文献   

12.
随着服务型政府的创建和公共服务社会化的推进,公益创投作为一种创新模式正在各地政府的主导下大力推行。公益创投是以项目为中心,将政府-市场-社区居民三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社区各群体提供"微服务",这种服务模式已经成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新形式,对政府提高服务水平、社区、社工、社会组织"三社联动"以及增加社区社会资本,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尽管是周六,苏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大厅内却依然有许多市民在办理业务。最近,市行政服务中心休息日也照常开门了。这项服务制度与服务  相似文献   

14.
如何处理好政社关系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指标。政社关系具有不同的形态,必然影响到国家对社会组织的管理模式。从国家——社会关系视角看,存在政府主导型、社会组织自我管理与服务型、独立机构管理与服务三种模式。政府总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有自己的行动目标和逻辑,由此决定行动策略,进而影响到社会管理创新的程度。  相似文献   

15.
政府购买服务与社会组织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公众开始需要更加有效和更加多样化的公共服务。为了适应这一发展需要,我国的政府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的改革思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过去由政府直接提供的公共服务交由更有效率的社会组织来承担。而本文的研究就是针对政府购买服务与社会组织发展的关系问题,在对政府购买服务和社会组织的内涵进行了梳理之后,从短期合作和长期互动两个角度对政府购买服务和社会组织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对我国的政府购买服务和社会组织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政府通过与社会组织合作将社会资本引入到公共治理。本文在界定政社合作基础上,通过区分进入合作过程的运作性资源和治理性资源,提出购买服务和合作治理两种基本的政社合作形态,总结出政社关系的四种模式,并揭示了购买服务对合作治理在主体形成上的促进作用和在格局建构上的转化路径。通过分析恩派公益组织发展中心和延泽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的政社合作实践,实证分析了通向合作治理的两个转化路径,即共同决策和进入社区治理结构。政府和社会组织都应该充分认识和理解购买服务与合作治理的区别及其相互关系,在政社合作上采取正确和有效策略,以最优方式实现社会组织对公共治理的进入。  相似文献   

17.
社会转型期,政社关系要达成良性互动与协同,非一日之功,当前还存在难觅两者权责边界的困境。其原因有二:政府目标的"远大"需要政府无限扩权;社会组织自治分权能力不足又难以制衡地方政无原则地扩张权力。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是消解这些困境的重要途径,购买服务实现了政社之间的公私伙伴关系,这是以技术划界;购买服务推动了政府还权与社会的行动,这是以权力划界;购买服务形成了社会限制政府扩张的机制,这是以权利划界。  相似文献   

18.
治理视野下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共青团组织建设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治理理念下的政府不再被认为是唯一的管理主体,社会事务管理更强调政府与民众、公域和私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这为共青团参与政府社会事务管理工作提供了基础。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大背景下,广州共青团应该紧紧围绕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目标,抓住历史机遇,在全面协助政府青少年事务管理中推动"五位一体"的服务型团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的中国迫切需要城市管理模式的创新,即在参与式发展新范式的指引下建立"多中心"的城市治理模式--包括政府、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市民等利益相关体在内的多个主体共同参与、协同合作的治理模式.本文从探讨这种治理模式中政府、非营利组织及市民的关系创新入手,提出建设中国特色市民社会等构想.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基层政府管理与群众自治良性互动成为新型城乡基层治理模式的重要标志。基于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分析,社会利益体系分化后,随着人权、公民权的确立,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是内在统一的。因此,市民社会中利益整合、权利发展与制度文明是基层政府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良性互动的基本要求。而其主要实现途径是进一步深化治理理念,提高基层民主素养和增强基层政府制度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