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研究统一战线工作法治化转型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统一战线工作法治化是依法治国在统一战线领域的具体体现,是统一战线工作的一次战略转型。统一战线工作法治化是指统一战线实现工作任务由全党且主要是统战部门承担向全社会承担的根本转变,发展层级由社会化向法治化的根本转变,工作方式由主要依靠政策向主要依靠法治的根本转变。统一战线工作法治化根源于统一战线工作的社会化。统一战线工作法治化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同步,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方面,并初步建成分散网络型统一战线法治体系。要采取措施进一步推进统一战线工作的法治化转型。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的法治和德治并举的治国方略,对新世纪统一战线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法治和德治是统一战线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与保障;在统一战线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工作领域,德治和法治的作用各有侧重;在新世纪,法德并举是坚持统一战线基本原则,做好统一战线工作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网络统战工作法治化是指在网络环境中,统一战线实现工作任务由全党且主要是统战部门承担向全社会承担的根本转变,发展层级由社会化向法治化的根本转变,工作方式由主要依靠政策向主要依靠法治的根本转变,逐步建立分散网络型统一战线法治体系。这是依法治国在统一战线网络领域的具体体现,是网络统战工作的一次战略转型,而且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是同步的,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4.
统一战线作为一项战略方针,遵循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经历了一个从策略、制度到法治的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主张的提出,首先是基于一种政治策略的转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为了实现不同时期革命的目标和任务,对统一战线的方针和策略及时进行调整,以适应革命形势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战线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也发生了变化,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也开始从策略向制度转型。党的十八大以来,统一战线工作在政策引领、制度规范的基础上,对于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和保障统一战线工作的开展进行了新的探索,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法治是统一战线有效运行的客观要求,也是统一战线长足发展的必由之路,有利于巩固并促进统一战线的发展。充分发挥法治的作用,在法治的平台上找"最大公约数",画"最大同心圆"成为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依托。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汇集各族各界、各阶层的代表性人士和各个方面的优秀人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参与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同时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实践者和推动者,统一战线在全力助推法治建设中独具优势,且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统一战线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法宝。当前,依法治国战略对统一战线提出了新要求,统一战线应在推进依法治国战略中发挥独特作用。统一战线在法治建设中的功能主要通过参与立法、执法、司法和法治文化宣传来实现。统一战线应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作为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思路。在新时期,应完善升级统一战线在法治建设中的功能,全面助力依法治国战略。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统一战线具有空前的广泛性,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法宝。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方略,这就要求充分发挥统一战线服务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优势,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实施。统一战线服务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找准着力点,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必须为依法治国汇聚人才,凝聚社会各阶层依法治国的共识;树立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以政策方式创建并发展统一战线,但现有统一战线法规体系存在诸多缺憾:宪法规定过于原则抽象,党内法规单腿走路,国家法律基本缺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迫切要求法治化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主动制定国家层面的统一战线法律,初步形成符合法治技术标准的统一战线法律体系.创新构建统一战线法律体系主要涉及宏观架构设置、微观规则设计、法治性衡量标准三大方面.在创新构建统一战线法律体系之后,应当及时创建国家行政机构来执行统一战线法律,真正实现"大统战"的最高层级目标.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战线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决定了统一战线成员理所应当地担负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统一战线成员对国家现代化的热烈期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统一战线成员对美好社会的现实追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统一战线成员对自身定位的准确把握。统一战线成员只有在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事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转型的重要阶段,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尤为迫切,而作为其中重要方面的依法治国更是全局性的战略考虑。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在理顺依法治国与统一战线密切关系的基础上,探讨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功能优势是统一战线工作任务中的重中之重。本文试图在准确把握统一战线与法治国家建设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总结有益经验和创新之处,阐释正确处理统战工作与社会治理之间的关系,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根据新形势下中央、省委对统一战线的工作要求,研究如何发挥法治思维对改进统一战线成员思想的引领作用,并探讨统战工作开拓创新的重要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该文揭示了社会法中"公法私法化"发展模式的历史局限性,强调加强社会法中的公法性制度建设的必要性,以完善公权力对劳动者等"弱势群体",的私权利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语义分析和历史分析的研究方法,界定国际私法功能的涵义,即国际私法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调整方法,确定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的准据法,确立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从而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涉外民商事交往的顺利进行。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近10年国际私法功能的演变,并分析了国际私法功能变化的原因。最后就国际私法在我国现阶段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就国际法的法律性,学界有肯定论与否定论之说。判断国际法是否具有法律性,标准应该是法的一般特征。国际法具备了法的一般特征——国家意志性、普遍性、规范性及强制性,具有法律性。同时,国际法还具有国际性、平等性以及实施上的不对称性等特点,是一特殊法。  相似文献   

14.
民间法是在一定区域内,由习惯风俗长久演变而来的逐步制度化的规则,具有地域性、非正式性和内生权威性等特点。虽然民间法与正式的国家法有所不同,但它在维护乡土社会的稳定和解决婚姻家庭矛盾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国家应当重视并有效地利用在社会中起实际调整作用的民间法。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分析民间法与国家法的关系,解决民间法与国家法的冲突,探索民间法司法适用的合理性,对我国法律继承和法律的完善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市场监管法是否具有的独立地位,是学术界存在争议的问题。如以市场监管法与市场规制法的关系研究为视角,对二者间的共性进行概括及二者间的区别进行分析,也许可以更好地理解市场监管法的独立地位。市场监管法应当是经济法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与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并列的、独立的组成部分。对市场监管法地位的深入研究,不仅是构建经济法体系的基础,更是保证经济法在我国法制体系中具有独立性,从而使经济法的整体作用得以有效发挥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6.
运动式行政执法已经成为公共治理行政执法的常用方式。运动式执法存在突破政府行政权力边界、有损政府信用、弱化法律权威、加大行政执法成本等缺陷。运动式执法现象的产生既有文化根源,也有社会因素、体制因素和机制因素。运动式执法弊大于利,在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应从意识形态、体制、机制和操作层面上不断完善行政执法方式。  相似文献   

17.
法治文化的建设传播是普法工作的基本任务,对促进公民法治人格的养成、规范公权力的法治化运行、推进我国法治化的进程等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六五"普法依法治理期间,应更加重视法治文化的建设和繁荣,通过法治文化理论研究、法治理念宣传教育、法治教育载体拓展、法治文化环境建设等可行途径,使人们在法治文化的浸润下将法治精神根植于内心,指导人们合法行为习惯和模式的养成。  相似文献   

18.
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的差异导致少数民族民间法与刑法存在冲突,而解决的方法是,在民间法的基础上变通刑法。如果没有一部这样的变通刑法,则有可能出现民间法与刑法的断裂,从而导致该地区的无序。而现今有这样一部变通刑法,则可避免这种混乱局面的出现。  相似文献   

19.
目前制订商事通则的呼声颇高,但从商法与民法的关系、我国的立法传统和立法技术等方面看,制订商事通则的可行性、必要性值得检讨;否定商事通则的立法主张绝不意味着商法不重要,其重要性与独立性无必然联系.坚持民商合一,商事规范以单行法的形式存在是我国商事立法的最佳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20.
所谓法益,其基本含义即法律所保护的利益,各个部门法的设立与存续都是为了保护其专属的法益,经济法也不例外,但由于经济法出现的时间较晚,而且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而演进,因此,要探究经济法的法益必须先说明经济法的法理渊源,然后进一步说明经济法的价值所在,并从中理解经济法的法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