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漫雯 《公民与法治》2010,(16):52-52
这样的雨下了很久,我的心也没有边际地飘了很久。上班不再骑车,撑一把“天堂伞”一个人走在路上。觉得商家真会起名字——天堂伞,多美的名字。早晨的风柔柔的,有一丝秋天的凉意。空气非常得清新。晚上的雨景在路灯的照耀下是那样的美,红的、黄的、绿的,加上汽车的灯光与之相交,好比七色的彩虹,透过灯光可以清晰地看到小雨落下时的惬意。  相似文献   

2.
名誉的代价     
安良 《西部法苑》2001,(8):36-37
王院长有一女儿上大学去了;案发时王院长不在家,家中只有其爱人王秀英一人。王院长家在老居住区。房子属旧房翻新扩建而成,院门朝北,院子里有血迹;院内并排三间住房。进门是客厅,客厅里到处是成片的血迹。左面是院长夫妇的卧室,床头灯亮着却无人。右面是院长女儿的闺房,房内无灯光;但在客厅灯光照射下可见王院长爱人王秀英头西脚东仰躺着,胸部满是泥土,脸上糊满血污,头两侧散落着两只被打破的绿瓷花盆。另一只没烂的白瓷花盆歪倒在一边,沾满了喷溅的血渍。  相似文献   

3.
灯光是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灯光不仅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更能给人们带来一种享受。本文谨从装饰艺术要求的角度浅论灯光照明设计中应把握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谈死刑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死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种类之一。我国政策和法律关于死刑问题的基本精神是:一、目前不废除死刑,二、尽量减少使用死刑。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作为阶级斗争的一种尖锐表现的犯罪产生以来,死刑这种最严历的刑罚方法,也就随之出现。  相似文献   

5.
关于治理公款吃喝的议论,一直广受关注。日前,有一位地方官员公开声称,取消公务接待不现实,理由是“一些领导干部‘习惯’了吃请”。诸如此类的“习惯”,还有不少。叶圣陶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毛泽东更尖锐地,  相似文献   

6.
诉讼救市     
张邦松  纪亮  肖祥 《法人》2004,(11):60-62
诉讼制度从功能上来讲,是把所有主体之间最尖锐的矛盾、立法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都直接摆到了桌面上,如果通过诉讼把这些问题解决了,它又会反向影响原来这些问题的发展和改进。  相似文献   

7.
好不容易抽出身来,回到离别两年多的老家避暑。傍晚,夕阳西沉,暑气渐退,我悠闲地仰靠在老屋前的凉椅上,半睁半闭地享受山岚拂面,晚风按摩。突然,前方场镇上的街灯亮了,那闪亮在街道两旁有规律的灯光,于夜色中排列出迷人的景色。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老家场镇如此绚丽的灯光,兴奋之余,陡然想起郭沫若《天上的街市》里面的诗句:“远远的街灯明了,  相似文献   

8.
深夜的拜访     
荣昌一个偏僻小镇上,晚上10点多钟,镇上居民家的灯火大都已经熄灭,一户人家屋内的灯光此时却亮若白昼。  相似文献   

9.
柯萌 《法制与经济》2009,(16):133-134
马尔库塞的《单面人》一书对发达工业社会做了尖锐而独特的批判。他的“单面性”理论揭示了发达工业社会中的人的异化状态,指出现代社会的人们,由于受到技术理性的规训和压制,丧失了对社会的批判和否定意识,从而陷入了只有肯定性一面的单面性中。  相似文献   

10.
“从身份到契约”新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也许是因为人类天性中固有的爱幻想和贪图便利的一面吧,多少年来人们心甘情愿地沉醉于那“自然状态”的梦想之中,并不假思索地将人类所有的现在建立在据说是曾经有过的一种“社会契约”之上。直到有一天一个叫梅因的人出现了,并一语惊醒梦中人:“所有进步社会的运动,到此处为止,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这在当时无疑是透着一份新鲜的意味的,他尖锐而准确地指出了所谓的“自然状态”不过是人  相似文献   

11.
石英 《中国监察》2010,(13):63-63
不必争论是十几个人,成果 比记忆更可靠。尽管后来 有的人落荒,有的人还在对面打枪 但一个党,一个民族的希望 就从这时起中国的夜里有了灯光  相似文献   

12.
现场监督类公证面临的新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凡 《中国公证》2012,(9):34-36
一、现场监督公证面临的新问题 (一)社会矛盾凸现、社会诚信缺失是现场监督类公证工作面临的新环境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大幅度提高.但是.社会深层次的矛盾也日益尖锐.诚信的缺失也是我们当下不得不承认的又一个事实.种种民生问题上的矛盾,让老百姓对政府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信任危机。  相似文献   

13.
经济法的价值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法的价值目标●西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钟青经济法具有独立法律部门地位这一命题,已经得到绝大多数法学家的认同。从对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尖锐分歧和激烈的争议这一事实来看,确立经济法的独立法律部门地位似乎仅是一个“妥协”的产物,毕竟传统经济法与相关部门法划分...  相似文献   

14.
马岱 《公民与法治》2014,(21):48-49
8月上旬,原计划订在中午到塞罕坝开学习交流会,由于单位有活动走不开,因此只能乘晚上最后一班车去了。人到齐后,汽车载着我们开始了坝上之旅。渐行渐远,城市的灯光渐渐被黑夜吞噬掉了,车厢里逐渐安静了下来,不时还有轻微的鼾声传来。  相似文献   

15.
万赖俱寂,已是凌晨1时,忙碌一天的春城人已进入了甜美的梦乡。然而,吉盛小区却分明寂静得有些异样,让人嗅出几分紧张。两束耀眼的汽车灯光划破了阒寂的夜空,“嘎吱”,刺耳的刹车声过后,一辆“富康”牌出租车停在了2-29栋1门门前。车上下来一位戴眼镜,身高1.75米左右,微胖身材的男人。那人东张西望地走进楼内。片刻,-点“鬼火”似的灯光从一楼升至三楼而熄灭。20分钟过后,那人又慌慌张张地从楼内出来急急地向出租车走去。正当地钻进出租车的刹那间,只听一声“上”的口令,黑暗中飞出几条汉子,似离弦之箭,猛虎般扑到车门,死…  相似文献   

16.
伊虹 《中国律师》2008,(3):37-38
寒冷中,你期盼着一丝温暖;黑暗中.你寻找一线光明;风雪交加的夜晚,你企盼着一堆为你而燃的篝火;前途未卜的路上,你渴望一盏为你而亮的灯光……在充满关怀和温馨的家乡.这一切都将是容易实现的“奇迹”.如果这一切发生在异乡呢?  相似文献   

17.
赵雅茹 《江淮法治》2013,(10):58-58
我行走在凤凰的夜色里,轻轻的脚步,小小的歌唱.生怕自己一身尘土,惊扰了古城的静谧和美好。我像是个忠贞的信徒,轻轻地抚摸这个城市的每缕风.每片灯光。  相似文献   

18.
1991年初,徐某购得万山牌面包车一辆,并以自己的名义办理了车辆行驶证照,从事客运经营。一年后,徐某将该车辆转让给张某,张某在经营了一段时间后,因车辆故障严重,需经常维修,又将该车转让给杨某。在两次转让过程中,均钱物两讫,但都没有办理车辆过户手续。1995年3月,杨某聘请季晓东驾驶该车辆。同月31日21时许,季晓东驾车从通州市二爻乡返回唐洪乡造中,车辆灯光发生故障,全部熄灭。季晓东没有停车修理,侥幸尾随前方车辆继续行驶,当汽车由北向南行驶至通掘公路唐洪乡银杏村路段时,在与对方向车辆交会后,因无灯光看不请前方…  相似文献   

19.
    
平生第一次看海是在海轮上度过一夜之后的清晨。晚上,船从上海开出,从黄浦江到吴淞口再到长江,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灯光越来越稀寥。半夜醒来,听到船破浪而行的“哗哗”声,我猜想,这大概就是海了!透过眩窗,外面什么也看不见,所以我应该是先听到海的声音,尔后才看...  相似文献   

20.
法律并不是一把冰冷的剑,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需要司法人性化。上林县人民法院针对转型社会中矛盾纠纷的复杂性、尖锐性,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在刑事审判工作中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注重人文关怀,对司法人性化理念作出了独到的诠释,收到较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