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阻抗尽管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但并不能简单地把它归结为“心理阻抗”.思想政治教育阻抗的本质与核心是思想价值的阻抗.思想价值阻抗不仅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而且是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和目标追求的重要体现.由此,降低和消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阻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重建平等关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二是求真务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可信度;三是明确阻抗的类型和形态,提升解决问题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人学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马克思的毕生追求。在思想政治领域,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从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都体现了对这一追求的系统探索和自觉践行。认真把握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人学特色,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颗爱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而要有“三爱”:爱业爱岗爱学生。爱心是推行音质教育的动力。“二全”目标。《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这里提出了素质教育的“二全”目标: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三个面向。邓小平同志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指针。“四有”新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  相似文献   

4.
高校情感教育与“人本”教育的理据探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洪明 《湖湘论坛》2005,18(6):95-96
情感教育是针对新时期教育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教育范式。高校情感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创造力的教育,情感教育是人性化的教育,加强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通过对探索“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历史渊源的探讨;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必须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新理念,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人文关怀体现在教育者实施的一切行为之中,尤其体现在对学生情感的关注和培养上。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在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过程中都得到很好的体现。在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更为重要,对一个人的一生发展意义更加深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人的更本质的东西,我们应把它变成一种自觉的实现目标,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创造情境,让学生在体验、熏陶与感悟中,使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技能同飞。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应从以下六个方面来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培养。一、充分尊重、…  相似文献   

6.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不仅是一个目标,也是一种途径。以民族院校为基地,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切入点,探索一种将社会主义核心体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机制,使得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呈现出体现人本身的价值、发展人全方面的能力和多方面的素质的科学可行的生态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7.
为了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贯彻执行“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方针,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顺利地达到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的目的和要求,从1996年秋季开学始,我们逐年级、分层次、成序列地开展了初中思想政治课分年级达标教学改革实验研究工作。这项实验研究归结起来,就是以教学目标为核心,以单元为单位组织教学,以反馈矫正补偿为调控机制,以目标达成度为中心的教学评价为手段,分年级、有重点地逐步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最高学习水平。为了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我们选择“教学目标”作为连结“教…  相似文献   

8.
李才富 《山西政报》2007,(14):40-40
近年来,对学生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不仅已被教育部门广泛认同。化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动.而且已在全社会形成了强有力的舆论。素质教育的内涵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真正实施好素质教育。在形式上必须以“活”字为灵魂.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教育教学内容要活:教育教学方法要活:教育教学组织形式要活:教育教学科研要活。  相似文献   

9.
崔开源 《前沿》2012,(21):151-153
科学发展观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一是对高校培养的人才规格提出了新要求,也就是具备以人为本观念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征的,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二是对高校自身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也就是高校的发展,必须是体现以人为本的观念的全面、持续、协调发展.针对这两个新要求,高校应当从“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上,从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制度精神上,从组建“以学生”为本的队伍建设上,从体现“以学生为本”理念的软硬件环境的建设上进行改革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当前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为了做到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相统一,中专教学目标正在努力实现从“知识型教育”向“素质、能力型教育”的转变。与素质教育相适应,也必然要求有能真正反映学生的全面素质与发展水平的考核和评价方法。而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评价方式,试着从多角度去测评学生,关注学生多方面的共同发展,以此来培养具有个性的学生,从而保障素质教育的落实,应当成为政治课主体性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两败俱伤”的测评方式  传统的中专教育虽属于职业教育,不再以升学为目的,但常规教育下应试教育的阴影却挥之不去,召之即来。对于政治课…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作业囿于书本,拘于抄抄写写,限于室内。它既体现不了思想政治课的思想教育性和行为实践性的特性,更适应不了知识、技能、方法、情意多方面整合的教育发展趋势。构建素质教育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必须对传统的思想政治课作业进行改革,实行全面开放。一、向思想开放,使作业成为交流思想的殿堂。从新的教学理念来看,思想政治课把追求情意、态度、价值观的统一作为教学的最高目标。这一目标集中体现于一个人的思想之中。思想政治课从根本上说就是进行思想教育的课程,因此思想政治课作业理应把交流思想作为首要任务,且…  相似文献   

12.
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在《关于素质彰育的再思考》一文中提出素质教育有三个要义即“面向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让学生主动发展”。言简意赅,为推行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教学观念的转变就是要破除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树立培养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的新观念...  相似文献   

13.
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新成果,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教育事业与科学发展观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状况是体现一个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性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而且,从长远来看,一个社会的经济和各方面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都取决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也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可以说科学发展观的重点、难点都在教育问题上。  相似文献   

14.
赵红梅 《前沿》2008,(4):95-96
艺术教育按着素质教育思想要求,还存在着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艺术教育的地位不能正确的定位;二是艺术教育的功能被扭曲和异化,不解决这些问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是一句空话。所以,艺术教育必须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影响下,艺术教育的过程目标取向,教学方式和策略分析提供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理论支撑。改革艺术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应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一是正确的定位艺术教育课程地位;二是转变观念;三是实行教学的目标、方式等一系列改革,致力于管理制度的重建等。  相似文献   

15.
拜读了贵刊2004年第2期霍明宝老师《等待是一种境界》(以下简称“霍文”)一文后,有些想法。霍文中列举了贾志敏老师、于永正老师的教学案例,说这两位老师在近千人听课的情形下,面对学生的“出错”,耐心地等待学生的成功。确实,课堂上老师多一些等待,也许就是教学走向成功的关键。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不论什么样的学生,老师都必须给以厚爱,给予热情。老师应从生命的角度对待差异,给他们一点思考的时间,等待他们的成功。这种“等待”的确是一种境界,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下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了关注学生发展的理念。从这一层面上看,教学需要“等…  相似文献   

16.
在香港地区 ,“全人发展”的教育理念是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的一种教育思想。逐步形成一套切实可行、有操作性的教育实施过程 ,将其“全人发展”的教育内容全部贯穿于正规教育课程、互通教育课程和非正规教育课程三个部分的教学之中。这些有效的工作方法和形式为学生在德、智、体、美、群、事、情七个方面的发展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7.
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已经写入《国民经济“九五”计划与2010年发展目标纲要》。这意味着我国的教育发展目标,纳入到了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中。同时表明,实现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不仅是政府行为,也是一种公民义务,尤其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化是多层面同步转变的过程,是涉及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的变化,是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同步现代化的过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对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现阶段一种新的历史定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9.
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从思想政治学科的课堂教学来看。实施素质教育主要体现在真正实现知识、能力、觉悟三方面的统一。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因此,教师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满堂灌”、“一言堂”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并指导学生克服死记硬背的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根本目的,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开启学生的思维,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使…  相似文献   

20.
列宁的《怎么办?》是一部系统阐述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理论的经典著作。列宁对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理论的全面系统阐述,是批判社会民主党内“经济派”错误谬论的内在要求,是帮助工人阶级不能自发形成社会主义意识的现实需要,也是完成俄国社会民主党迫切任务的必然选择。列宁在《怎么办?》中,全面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理论在主体、客体、内容、方式与目标层面的核心意蕴,对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教育主体专业素养、培养教育客体高度自觉、加强教育内容精准优质、实现教育方式多元创新及推动教育目标全面落实等方面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