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行政论坛》2016,(1):67-71
环境冲突的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环境冲突"政府应对的行动选择上,地方政府通常遵循的是"不出事"逻辑与"策略式"应对,在具体的策略上主要是"运动式"应对、"利益共谋式"应对与"变通"应对并存。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不但未能充分实现对环境冲突的有效应对,反而囿于应对策略的失当使得社会风险泛滥和环境正义偏离。研究认为,革新环境冲突的地方政府应对方式是消弭环境冲突的必然途径,可以通过打破中心—边缘结构、改变泛政治化的行政取向以及重建多元协作的治理格局,来实现环境冲突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2.
张鸣 《理论视野》2019,(4):54-58
数字时代政府治理改革的基本取向为推行以公众为中心的服务供给侧改革,实行基于数据共享的跨部门在线协作,形成基于业务流程的整体性治理结构,灵活运用合作式、智能化治理工具等特征。"最多跑一次"改革充分体现了数字时代政府治理改革的基本取向,在治理目标、治理机制、治理结构、治理工具等方面进行了成功的实践探索。下一阶段,应通过健全"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推进机制,构建数据流、业务流有机融合的政府运行机制,完善以业务流程为中心的政府治理结构,加快基于数据资源挖掘的治理工具创新,深化政府治理改革,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突出特征。基于G区土地整备的实证分析,发现地方政府通过整合政治权威、实质权威、规则权威与传统权威,把政治、行政、市场与社会的力量汇聚于工作小组,创造性地将政策对象进行分类,并根据不同的权威来源制定相应的谈判策略,从而实现了集中力量攻坚土地整备的目标。研究基于权威支配与策略选择建构的地方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一般模式,揭示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背景下"中国之治"的深刻内涵,进一步呈现了当代中国地方政府的运行逻辑。  相似文献   

4.
《行政论坛》2019,(4):63-68
"官僚式外包"是目前我国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中出现的一种异化现象,既消解了社会组织作为基本公共服务生产主体的能动积极性,也抑制了公众作为基本公共服务享有主体的积极参与。通过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中利益相关者的行动逻辑以及对绩效的影响机理透析发现,不仅社会组织与公众被政府行动逻辑裹挟,还改变了政府购买的项目决策、合同过程、绩效控制机制等关键环节,导致官僚目标对公众需求的忽略与替代,行政权力越界甚至挤占了社会的空间,严重抑制了政府购买的绩效。只有缓解官僚目标与公众偏好之间的冲突、加强行政权力规制与社会组织培育,才能不断改进政府购买基本公共服务的绩效。  相似文献   

5.
数字化时代开启了政府治理方式的转型与变革。数字化力求政府治理理念、流程管控与运行机制的全面革新,力求以智能计算为政府治理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撑与科学依据。当前,我国政府治理数字化仍存在新的数字技术与政府架构体系的适配风险、数字化政府治理与公众参与的效能差异、数字鸿沟的非正义性与数据精度失真引发决策风险等现实问题。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要正视数字化技术的影响,以数字化作为目标和路径。为此,政府治理数字化要积极化解数字化技术与政府架构之间的适配风险,推动多元主体的数字化协同治理与良性互动,通过跨界合作实现技术与治理领域的有效沟通。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的政府治理转型及其进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论坛》2015,(5):42-47
政府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核心部分,政府治理转型对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根本意义。当代中国的政府治理面临着"名义法治"的阻碍、官僚制与民主的冲突、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的冲突、公共权力与社会自治权利的冲突等严峻挑战,应对这些挑战必须进行政府治理的现代化转型。在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应当全面树立法治思维,切实发挥法治的价值与功用,建立与民主机制相协调的有效的治理体系,切实创新治理方法、提升治理能力,并以宪法、法律手段确认社会自治权利,最终形成以"强政府—大社会"为轴心的多元共治的"善治"格局。  相似文献   

7.
《行政论坛》2020,(1):108-113
基于共生理论来展开"逻辑—风险—策略"的分析框架,可以深入理解中国枢纽型社会组织的逻辑发生学。从发生秩序论、实践动力和目标指向来看,枢纽型社会组织呈现"组织化—再组织化"的交互逻辑、政府与社会的互塑逻辑、政府与组织资源的互依逻辑。从共生界面分析,枢纽型社会组织发展面临权力过载、目标偏移、内源性腐败、结构性失衡和社会认同偏离等或然风险。因此,我国需要构建"政府—枢纽型社会组织—会员社会组织"的对称性、均衡性互惠合作共生关系,以价值理性来引导枢纽型社会组织治理制度创新;推进枢纽型社会组织走向政治性与社会性的融合之路;加强腐败治理与防范,完善科学有效的监管体制机制;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与会员社会组织间民主平等的合作治理机制;注重"扶优扶强"与"扶新扶弱"政策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8.
《行政论坛》2019,(4):87-92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依循"命令—控制"逻辑展开,但现实风险管理往往面临风险所具有的动态性和潜藏性带来的挑战,从而需要适应型风险治理模式。以基层政府面临的金融风险为基本风险情境,聚焦适应型风险治理的基本框架构建及其实现机制,提出需要革新风险管理的基本思维,在改变治理结构的基础上还应当进一步实现新结构的有效运转,整合大数据技术与传统研判方法便是基本路径。本文为基层政府在动态变化的外部条件下积极应对金融风险提供了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9.
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政府治理的困境及其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论坛》2016,(2):59-62
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舆论诉求主要是利益表达、社会情绪表达、网络政治参与和网络社会抗争。自媒体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人们能便捷地获取信息,更加自由地发表言论;另一方面,舆论环境复杂化、科层制的政府结构与扁平化的互联网结构的不适应性、自媒体场域中负面情绪易放大、自媒体对政府公信力的负面影响等因素,也使网络舆情的政府治理陷入一定困境。为此,政府在网络舆情治理方面要更新理念,以"善治"取代"管制";注重与公众的沟通,搭建政府与公众网络对话平台;加快自媒体监管立法,培养理性网民;建立网络舆情监测和预警机制,提高政府网络舆情应对能力;及时回应,掌握舆情处理主动权。  相似文献   

10.
国内数字治理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治理是数字化技术与治理理论的融合,其具有提供智能化公共服务、推动公民互动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创新的作用。通过对国内近十四年数字治理期刊论文的文本分析发现,我国数字治理理论研究在指导实践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数字治理研究方法和对象单一、研究内容趋同。推动数字治理的实证理论研究、公民的互动参与、基层数字治理的研究将成为未来数字治理研究的重要内容。数字治理目标达成的过程中"数字"与"治理"如何平衡、人工智能时代数字治理中政府角色如何定位等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与思考。  相似文献   

11.
12.
13.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特点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市场的开放和贸易壁垒的降低,使得跨国生产要素流动和跨国贸易成为可能。发达国家通过产业转移调整本国的产业结构,实现全球战略目标;发展中国家则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是在世界的产业分工中,通过承接发达国家转移的产业,大大加快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促进了我国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相似文献   

14.
15.
This article reviews federal Reagan-era policies that affected grant-in-aid programs to 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s. We find the most important developments in federal aid policies of the Reagan years are twofold—the relative decline in the national government's involvement in domestic affairs and the concomitant rise in the role of the states. The administration achieved these effects by devolving federal authority to states and by reducing grant spending. Reagan's biggest cuts in federal aid outlays came in 1981; in subsequent years, total grant outlays began to rebound, increasing in nominal dollars to levels above those in the Carter years, though still below the high-water mark reached in 1978 in real terms. Medicaid, the largest federal aid program, accounts for most of the overall growth, masking cuts in operating and capital grant programs. Reagan's devolutionary and retrenchment policies are one of several factors we see as contributing to the rising role of states in domestic affairs, a trend we think is likely to continue in the next administration.  相似文献   

16.
信息网络技术革命正在改变科层制生存环境,信息传递模式的转变冲击着科层制层级控制,资源与技术基础的变 化冲击着科层制权力基础,信息网络的功能特性冲击着科层制政务活动方式。建立在信息网络基础上的电子政府,是对传 统科层制政府组织的再造和重塑,体现回应与责任、顾客与服务、参与与民主、创新与绩效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18.
Swedish bureaucracy combines some structural peculiarities founded on constitutional traits from the 17th century with a clear formal division of labor between the national and local levels from the late 19th century. These structures have mainly remained unchanged during periods of strong expansion in the first post-WWII decades and preconditions for shrinking during the 1980s and 1990s. In this article, we highlight how these changes have put stress on the bureaucracy and the public sector in general, and how demands for reform and adapting have been managed and viewed by the administrative and political camps, respectively. Social, educational, and political changes among Swedish bureaucrats and their roles are presented and analyzed. The national bureaucracy has "muddled through" and has not been subjected to radical reforms. Its working is still approved—though by no means regarded as sacred—by its administrative agents and its political principals.  相似文献   

19.
Bernier  Lynne Louise 《Publius》1992,22(4):47-66
Many observers of French politics see intergovernmental decentralizationas President Mitterrand's most impressive domestic policy accomplishment.This article assesses the current state of affairs in the Frenchintergovernmental system by focusing on how Socialist reformshave altered relations among levels since the early 1980s. Itexamines the Mitterrand government's most recent effort to addressremaining nettlesome issues in a system that is, ten years afterthe first legislation, still very much influx. Using evolutionin intergovernmental finances as an indicator of changing center/peripheryrelations, this study reveals both fundamental transformationsand significant continuity in the French system.  相似文献   

20.
信息时代背景下的网络战与国际政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磊 《理论导刊》2002,(10):51-53
网络战是信息时代的重要产物,它的出现和发展必然会对国际政治产生重大影响。如何保护本国信息网络安全,在网络战中赢得胜利,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