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红十字精神主张"人道、博爱、奉献",与诞生在齐鲁大地的沂蒙红嫂精神在本源上是相通的,都是西方先进理念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都深受儒家思想影响,都强调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公众更好地认识并关注这两种精神,弘扬救危助困、乐于奉献的传统美德。提高"红十字"和"沂蒙红嫂"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助于提升社会公众的精神境界,更能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两种精神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电视剧《沂蒙》以沂蒙人民真实、悲壮的抗日和解放历史为故事蓝本和情绪基调,将女性放在革命舞台和故事情节的中心,刻画了女性群体形象:革命理想的“传播者”、革命队伍的“后来人”、革命老区的母亲。这些女性形象的共同点就是真实。为了达到这一点,该剧从微观层面去探察历史。而且,《沂蒙》将民族自由与女性解放置于同一方向的历史进程中,突破了革命战争题材电视剧一般的意义能指,彰显了女性的光辉。  相似文献   

3.
《呼啸山庄》的小说叙事体现了复杂的叙述视角和声音:第一人称叙述视角"我"由异故事叙事者男性绅士洛克乌德和女性佣人耐莉共同承担,这一叙述技巧突显了性别的意味,展现了女性声音隐匿性的存在;凯瑟琳是作家的女性代言人,小说叙事惯用的爱情结构模式突显了女性主体性的存在;同时耐莉叙事声音的安排又遮掩了复仇情节的非道德意味。  相似文献   

4.
徐坤的小说善于运用其独特的智性叙事策略,以戏谑的手法揭示新的历史时空下男性"精英"文化的败落,解构男权文化,试图构建新的话语秩序.在其小说<含情脉脉水悠悠>中,作者利用女性弱势地位和非"精英"的大众视角,以俗克雅,以弱胜强地揭示了后工业时代"知识"分子固守自己的"精英"地位,无力挽救逐渐被边缘化的历史处境的尴尬状况,以主体性的姿态向男性"主流"话语挑战,建构了女性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5.
突破了传记写作与女性写作的窠臼,大陆出身的欧美华人女作家以跨文化人的身份在其自传体文本中开拓了一种超越性别角色、民族立场的创作视角。摒弃了尖锐的性别立场与女性私人叙事,作品把个人心灵史的展示与社会历史叙事相互渗透,其西方价值体系为本的现代意识、“女性个体生存观”与文化比较的视野等等使欧美华人女性自传体创作完成了对于现代中国女性文学、自传体文学、华裔少数民族文学在价值评判、文化反思、性别观念、审美范式等诸多方面的创新与超越。  相似文献   

6.
沂蒙精神是党和国家的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它是一种包括沂蒙人特有的性格文化;中国传统而又富有地域色彩的齐鲁文化;以及在革命实践中形成的红色文化;建国以后和平时期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时代特色的复合文化。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来看:沂蒙精神体现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体现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唯物史观;体现了辩证的认识论、实践观。  相似文献   

7.
家庭伦理剧因其对家庭生活的贴合表现和针对亲情、爱情的日常化叙事,赢得了很多受众的关注。家庭伦理剧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受众尤其是女性受众的社会性别构建。以社会性别视角为出发点,通过对近年来家庭伦理剧中出现的女性刻板形象进行梳理和特点解析,分析这一现象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可以为今后家庭伦理剧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的指导,并促进两性平等和谐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当代女作家叶梅是一个执著于本民族原乡叙事的作家,常以女性视角对现代城市、现代性进行着深刻的质询与反思。其对待原乡与城市或曰传统与现代的态度的复杂与暧昧,使得其原乡叙事成为一组深具症候性的文本,其间现代与原乡、性别与阶级结构为一个现代性的权力矩阵,而"女性"则成为能够凸显结构与系统的差异中权力话语的一种阅读方法。  相似文献   

9.
21世纪中国女性电影蓬勃兴起,受西方各种文化思潮的影响,在创作主体、题材内容、叙事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从文化的宏观视角去进一步探究当代中国女性电影中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女性主体意识的确立,使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品能够帮助女性树立独立、自主、平等的自我意识,从而达到建构平等和谐的两性世界的目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11年10月14至16日,中共南京市委党校第22期中青班赴山东临沂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党性教育。在临沂的三天时间里,学员们听取了中共临沂市委党校副校长柴鸥林作的题为“沂蒙精神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专题报告,观看了电影《沂蒙六姐妹》和教学片《孟良崮》,到孟良崮战役纪念馆、马牧池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跟着共产党纪念馆、兰山区大官苑社区、临沂城市规划展览馆开展现场教学,在烈士墓前重温入党誓言。  相似文献   

11.
从2012到2014年,"屌丝"一词火热于网络,以"屌丝"形象贯穿始终的网络剧《屌丝男士》更是获得超20亿的点击率。本文从大众文化批评视角,以《屌丝男士》为例,分析"屌丝"形象的特点和构建、"屌丝"形象产生和"屌丝文化"流行的原因,以及"屌丝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对抗"和"收编"的博弈关系。  相似文献   

12.
"五四"时期女性文学创作中涌现出大量以婚姻和爱情为题材的作品,这一时期的女性婚恋小说还只是停留在对爱情神圣性与合理性的礼赞及论证上,对男女之爱中的性爱内涵还颇为忌讳。这就造成了"五四"女性形象只看重纯洁的精神性爱恋的"圣洁模式"。  相似文献   

13.
"官本位"与"民本位"政治文化学研究的理论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向国 《理论前沿》2007,(18):17-19
"官本位"与"民本位"说到底都是政治文化意识。政治文化是理解个人和群体"官本位"与"民本位"意识的关键。从政治文化学的理论视角研究"官本位"与"民本位",具有深层次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基本内涵的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培育下,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升华优秀民族文化品质,逐步砥砺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优秀群体意识和革命精神.它秉承沂蒙优秀思想文化和优良革命传统,根植沂蒙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沃土,在沂蒙山区这片英雄的土地上逐渐生根、发芽直至成长壮大,不断焕发出耀眼的光辉,显示出巨大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男性作家创作中有两种颇为极端的女性形象:“女巫”与“天使”。围绕男性叙事中的天使型女性形象,从男性审美理想的再现、虚假的女性镜像、规范与压抑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出男性文学中不自觉的男性立场,继而有利于女性认清自己的生存境遇,同时也有助于男性作家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6.
女权主义批评是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中的重要一支,它是女权主义运动的产物.它的研究对象包括女性阅读、女性形象、女性写作.它要求以全新的女性视角来解读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对根深蒂固的男权中心文化传统进行声讨和批判,并提倡一种女权主义的写作方式.它已经而且还将对我国女性文学的发展、女性文化的建设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莫言的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在发表初期受到了政治批判。邓晓芒和张清华运用"新历史主义"等理论对小说进行了客观分析,传统的社会学与艺术风格的分析在研究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在"性别话语"中,主要包括女性和生殖崇拜、女性形象与女性命运、性别政治研究。从邓晓芒的研究到性别话语,这些研究视角和方法都延伸并强化了作品的意义,拓宽了我们理解小说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女权主义电影理论认为,大多数美国电影是由男人和男人拍摄的,而女人则变成了一种景观。从叙事的角度讲,美国影片多将男性表现为主动者,而把女性打发到配角位置上。《爱情呼叫转移》是一部由男性编剧的中国电影,在男性这层意义上来讲,可谓是以上理论的忠实反映。中国男性视角中的女性形象究竟是怎样的?是否存在着误读和偏见?是否在男性话语权下遭受到了歪曲和夸大?能否在屏幕上表现真实,自尊,客观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9.
文学、艺术的创作应与社会史密切相关.书写城镇故事的叙事称之为"小城叙事".在传统的"小城叙事"中,通过语言讲述乡土伦理的"演叙"占据主流.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小城叙事"中,"演叙"与工业化冲击下所产生的作品中的"消息"杂糅,而且随着城镇化日益锲入工业化,小城叙事的"消息"性质日益凸显.20世纪90年代末与新世纪之交,当代中国城镇的消费化、媒介化与虚拟化日益严重,仪式性的"演叙"传统变得面目全非,呈现魔幻化的叙事凸显.贾樟柯的系列作品是对当代中国城镇变化历程的清晰展示,在他的《三峡好人》中开始出现了人们直面城镇废墟化的存在主义勇气.  相似文献   

20.
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历史叙事方式,在艺术地再现战争创伤记忆的同时,亦使之更加丰富立体、拥有更广阔的解读空间。在日本,不论二战期间还是战败后,一些有良知的女作家借由女性身份和独到的女性视角,通过个性化的叙事还原战时记忆,展现战争给女性带来的困境,表现出强烈的反战意识。以女性作家为研究视角,通过厘清其如何将个体的创伤经历建构为公共空间的集体的文化创伤记忆,可以揭示日本女性群像的战争创伤体验与自我重建,以及这些作家对战争的反思与控诉、对人类生存状况与命运的担忧。她们的战争创伤书写不只是简单地复写历史,抒发个体的感伤和悲痛,也在女性与战争的话语空间中不断追问战争的根源、创痛与训诫,引导日本民众反思那段疯狂的集体记忆,以唤醒人们对战争责任的认识,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但有些女作家的创作仍存在突显受害立场、博取同情之嫌,必须予以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