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传统暴力犯罪相比,严重暴力犯罪已经危害公共安全,这是其本质特征。文章从"暴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突发公共事件"、"恐怖袭击事件"等易混淆的概念入手,从认识层面理清各自内涵属性,提出应从行为手段与危害公共安全二者的结合来界定突发事件的性质,认为是否内含"人为恶意破坏、危害公共安全"要素是严重暴力犯罪与一般暴力犯罪的根本差别。严重暴力犯罪案件作为突发事件中性质最为严重的一种,其发生、发展的控制不能寄刑罚手段一途,须动用特别手段紧急处置。  相似文献   

2.
薄晓 《新疆人大》2009,(9):29-30
乌鲁木齐"7·5"事件,是一起性质极其严重的暴力犯罪事件。从法律上讲,是严重暴力犯罪分子对无辜生命的残忍剥夺,是对人性、人道、人权的严重侵害,是对我国宪法、法律的粗暴践踏,是当代文明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不允许的。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来,我国实行土地无偿使用政策,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严重失误。其造成的后果是十分严重,令人堪虞。主要表现是土地管理上的放任自流、土地使用权上的部门所有制、土地使用上毫无经济效益观念和节约观念、土地资源上的严重浪费。因此,造成土地使用结构中极为严重的偏颇现象。  相似文献   

4.
汤绍华 《中国减灾》1992,2(1):66-66,F003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但环境条件复杂,每年都因自然灾害给人命、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尤其是邢台、唐山的大地震,大兴安岭的森林火灾,今年的严重洪水灾害都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恶果。在灾害发生初期,如何能迅速、有效地建立减灾的指挥通信网,这对及时采取有效的抗灾、减灾措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当严重自然灾害发生时,正常的通信手段往往陷于瘫痪,灾区的现场状况难以及时向中央有关部门报告;抗灾抢险人员到达现场  相似文献   

5.
吴昌华 《黄埔》2006,(6):42-45
第十一章独善其身严重辞官隐匡庐二次北伐蒋先云捐躯之际,黄埔军校战术教官、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二十一师师长严重,正率领爱将陈诚(六十三团团长)等转战杭州、苏州一带。一天,严重由苏州到南京,在街头看见“打倒邓演达”、“拥护蒋总司令完成北伐”等标语,他气愤地说:“现在谁拥护他(指蒋介石)就是革命的,谁反对他就成了反革命了!”一个月前发生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严重目瞪口呆。又看到军队内部颁发的密件、手令,报纸上“清党”之类的新闻,他几天几夜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他深知自己无力改变这种局面,只能保持沉默。严重,字立三,湖北麻…  相似文献   

6.
汉江全长1579公里,是长江最大的支流,由于泄洪能力与洪水来量严重不平衡,历史上洪灾严重。50多年来,汉江流域特别是下游流域的10个县市对汉江堤防进行了整治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堤线长、建设任务重、投资有限,目前的防洪标准相当脆弱,防洪压力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7.
风雪同行     
刚跨入2008年,一场历史罕见的大面积降温、降雨、降雪和严重冰冻天气严重袭击包括浙江的我国南方多个省份,在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前,浙江军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  相似文献   

8.
群体性事件的根源、诱因、诉求及伦理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常柱 《岭南学刊》2014,(1):105-109
群体性事件是一定利益主体以违法方式向政府部门表选利益诉求以及不满情绪,并产生严重社会影响的公共事件。我国群体性事件所以频发,其根源在于社会转型期存在严重的利益冲突,而相关政府部门侧身利益之中、忽视某方利益并至其严重受损是直接诱因。群体性事件虽然影响严重,构成社会安全的重大威胁,但在本质上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应在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的基础上,通过统筹兼顾社会各方利益解决之。  相似文献   

9.
观点集萃     
《中国民政》2012,(1):48-49
社会组织人格建设的正确定位湖北省十堰市民政局副局长肖旭认为,一个健全的社会组织,应该担当并发挥资治、维权、兴业、惠民等重要功能。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当下不少社会组织陷入了自顾不暇、名存实亡的困境,独立性、服务性、公利性、存续性严重缺失:一是"行政化"严重,民间性缺失;二是"附庸化"严重,独立性缺失;三是"会  相似文献   

10.
群体性事件是一定利益主体以违法方式向政府部门表达利益诉求以及不满情绪,并产生严重社会影响的公共事件。我国群体性事件所以频发,其根源在于社会转型期存在严重的利益冲突,而相关政府部门侧身利益之中、忽视某方利益并至其严重受损是直接诱因。群体性事件虽然影响严重,构成社会安全的重大威胁,但在本质上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应在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的基础上,通过统筹兼顾社会各方利益解决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