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众文化是在多重因素结合下出现的新型文化.特别是其与新媒介结缘,人们常常称之为媒介文化;由于其经济因.人们也称之为消费文化;又因为其社会因,人们还称之为流行文化.当然其规模庞大,受众日多,所以大众文化仍然包含大众的含义.但它不是自主的文化,以往的文化经验、文化规律和文化传统并不能帮助人们确切认识和理解大众文化;必须从新的视角切入,才能准确、深刻地把握其内涵和实质.  相似文献   

2.
张谨 《岭南学刊》2016,(4):123-126
法兰克福学派早期成员瓦尔特·本雅明和美国大众文化研究专家约翰·费斯克两人同样是以乐观的精神看待大从文化,但是二者在大从的本质特征、大众文化的成因以及大众文化与政治的关系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大众:经验性客体与游牧式主体;大众文化:人机合作与权且利用;大众文化与政治:政治性的文化评判与文化的微观政治学。  相似文献   

3.
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带有鲜明文化革命色彩的传统批判理论曾盛极一时,是伯明翰学派与后现代主义诸家为大众文化批评带来的反拨和突破使其步入了多元共存的文化“后革命”时代。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的先后引进,刺激了中国大众文化批评的开展,也能解决一部分中国的大众文化现实问题;但要警惕和防止以“他者”的文化眼光来遮蔽中国本土的问题情境,必须结合中国实际将西方文化理论“再语境化”,并结合中国当前的后革命特色坚持适时而积极的文化批评。中国大众文化批评的当务之急——走出“娱乐至死”的文化陷阱与精神沙化,重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文化道统与人文生态。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社会,大众文化及其蕴涵的一整套文化符号体系逐渐成为意识形态主体建构的重要载体。大众文化兼具文化属性、精神属性、商品属性和物质属性于一身,这一特点使其具备生成与传播意识形态的前提条件。在其意识形态性表达方面,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大众文化通过提供"虚假的需要"发挥其意识形态功能;伯明翰学派则认为大众对大众文化具有多种解码方式,从而构成了对文化霸权的争夺。作为社会意识载体的大众文化直接服务于生产过程中的生产与消费环节,我们要结合实际情况辩证地对待大众文化意识形态性表达和功能的二重性。  相似文献   

5.
<正>过度的市场化导向以及利益驱动使得大众文化实践出现了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感性欲望的泛化、主体人格的异化和精神价值的消解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以及文化体制改革,催生了大众文化的蓬勃发展,可以说,大众文化已经成为百姓生活的基本的文化消费形式。在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中,如何营造积极向上的环境以引领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这是一个重  相似文献   

6.
付蓓  张永亮 《人民论坛》2012,(36):202-20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以往研究鲜有从大众文化的视角看待这一问题。然而,大众文化环境对马克思主义推进的影响不容小视,因此,首先应当肯定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但也要注重文化生态的平衡,在主流文化的基础上丰富、引导大众文化,使文化形态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大众文化的发展,原本以精英分子为主力的文化民族主义开始在大众文化中大行其道.文化民族主义的一般性特征,如语言中心主义、跨国性、稳定性等,在大众文化中均有明显表现,而文化的角色则有所变化.近年来的文化民族主义热情,有复杂的原因,如果在大众文化的视角下来审视,则市场性和可读性是重要因素.大众文化中的文化民族主义,有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促进文化生态的多样性.但不能以独特性的名义拒绝普世性.把民族文化制成消费品,这无可厚非,只是不要为了猎奇而歪曲传统.以文化民族主义为卖点,也未尝不可,但不能走向狭隘偏执.  相似文献   

8.
本文具体分析了大众文化对军警院校校园文化的影响,尽力从两种文化的价值定位,文化特性、文化功能等理论层面,系统论述大众文化与军警院校校园文化的统一与冲突,并基于对大众文化对军警院校校园文化的影响的理性认识,提出现代军警院校校园文化的构建设想。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大众文化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广泛兴起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作为对现代工业文明、传统文化、主流意识反叛的一种文化形态,大众文化从其一开始产生便受到社会备界的广泛关注,批判否定者有之,不屑一顾者有之,击节叫好者有之,但这些都没有妨碍大众文化的迅猛发展。我国从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大众文化也遇到了同样的境遇。作为当今社会与主流文化相对应的一种主要文化形态,现在我们对待它的问题已不是承认不承认的问题,而主要是应如何规范引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大众文化的前进方向、提升大众文化的价值追求、强化大众文化的政治信仰、规范大众文化的实践路径,保障大众文化向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有序发展,既是维护国家形象和长远利益的严肃任务,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针对当前大学审美文化深受大众文化影响的问题,从文化学、文化社会学的角度,论述了大学审美文化的基本特征,分析了作为精英文化的大学审美文化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所产生的变异,并就借鉴大众文化、提升大学审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性质的多维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大众文化作为中国文化地图上的一个重要板块,已成为当今中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藉以建立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从大众文化的生产、传播、消费三个层面,对大众文化的商品性和产业化、形象性和视觉化、休闲性和娱乐化的文化性质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3.
顾成林 《前沿》2013,(14):140-142
主流文化、精英文化的大众化和大众文化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使大众文化的发展与民众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变得息息相关。人的精神生活质量虽不能精确计量,但我们仍能通过考察精神生活质量相关指标,衡量当前大众文化时代精神生活质量的发展现状,并以问题为依据提出提升大众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 ,大众文化逐渐成为各国文化的重要内容 ,在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方面对精英文化构成了有力的挑战。本文从分析大众文化的优势与缺陷入手 ,论述了将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进行整合是全球化时代的必然要求 ,并指出我国应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大众文化。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众文化价值观的有机融合,最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大众文化,直面当前中国文化发展的最大现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升和引导.二是雅俗共赏,寻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众文化价值观的契合点.三是本土视野,以人为本,聚焦现实,积累文化发展的“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16.
张贞 《理论月刊》2008,(2):104-107
中国逐渐进入"以消费促进生产"的社会形态,"日常生活"的地位和重要性随之提高,成为当代文化建设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影响因素.具体来说,当代中国的文化生态格局主要由精英文化、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组成.这三种文化形态的本质内涵和相互关系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精英文化认为日常生活是应该被否定、被超越的对象;主流文化出于政治目的总是倾向于在意识形态层面对日常生活进行隐秘性的组合拼贴:大众文化则充分肯定日常生活的本体性地位和意义.从"日常生活"角度分析、评价并建设三种文化形态,是构建当代中国和谐文化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进步的重大标志.它的崛起,不仅打破了中国文化发展的传统格局,促进了文化体系自身的发展和繁荣,而且极大地满足了国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模塑了国民的现代品性,推动了社会文化的现代转型.然而,在快速发展中,也暴露出了许许多多的不足与缺陷:大众文化发展中的庸俗化、商业化、过度技术化倾向,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的疏离化倾向,与文化大众的真正需求相脱节的倾向以及价值取向上的紊乱等在一定程度上给社会的健康发展和主体素质全面提升带来了非常消极的影响;因此,坚持以主流文化为引领,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发展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全面提升文化大众的人文素质和审美情趣,是促进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齐晓明 《长白学刊》2013,(5):155-159
我国目前文化软实力薄弱。加强文化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对中国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积极的文化建设和发展,一方面可以增强民族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培育和形成全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另一方面能够解放文化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扩大对外影响。大众文化作为当代重要的文化形态,深刻地影响着人民大众的生活方式与休闲方式。通过发展文化产业,繁荣大众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众文化的发展,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高中《思想政治》(文化生活)教材中提出了倡导“大众文化”的观点。怎样正确理解这个提法,准确把握大众文化的指向,明确大众文化与文化的大众性以及与之相关的精英文化、先进文化、落后腐朽文化等的区别至关重要。(一)一般来说,大众文化的指向是对应于精英文化的一种文化形式归  相似文献   

20.
王嘉  于冬 《前沿》2004,(7):173-176
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已经对社会的众多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 ,西方学者对大众文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深入的探讨。本文对西方的大众文化理论———法兰克福学派、英国文化研究和后现代大众文化研究进行了介绍和评析 ,并试图对中国大众文化研究提出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