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超期羁押是当前困扰我国司法实践的一大问题,司法制度的不完善是造成超期羁押的主要原因。文章从司法体制和实践方面对超期羁押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目前的退回补充侦查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存在的问题有 :补查质量差 ,影响正常诉讼 ;退补率居高不下 ,拖延了诉讼周期 ,降低了诉讼效率 ,造成超期羁押等违法现象。为此应树立新的执法理念 ,加强对退回补充侦查工作的再认识 ,建立退回补充侦查制度体系 ,提高退补工作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3.
羁押是拘留、逮捕强制措施的载体,对侦查破案起着重要作用。超期羁押是侵害犯罪嫌疑人的正当权益的行为,同时也使公安机关面临着巨大压力与困扰。解决超期羁押问题,不能只停留在从法律层面上去指责公安机关的阶段;不能单方面地呼吁对犯罪嫌疑人的司法救济,而不考虑我国现阶段犯罪特点和公安工作的实际困难。解决超期羁押的顽症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公安机关侦查超期羁押的现状、表现形式和社会危害。公安机关侦查超期羁押的症结所在。加强监督,完善规章制度,杜绝公安机关超期羁押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超期羁押是一种严重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的违法行为。对于被超期羁押者应当贯彻全面的国家赔偿原则,不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最终是否被判处“无罪”为条件。一个人即使最终被判有罪,判决前如果存在超期羁押的情形,那么也应进行相应的经济补偿。我国的国家赔偿应当实现“无过错”责任原则和“违法”责任原则的结合,对被超期羁押者予以全面的经济上救济。当然,这在目前中国还存在严重的制度和观念上的障碍。  相似文献   

6.
每一项刑事司法制度 ,都表现了一种利弊的双向性 ,只有正确执行 ,才能体现出利 ;错误执行 ,则体现出弊。超期羁押便是对刑事司法制度的错误执行 ,已体现出其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但是单从保障诉讼进程的效果看 ,超期羁押无疑是个很好的办法 ,这使得人们对超期羁押现象抱宽容的态度 ,从而产生观念障碍。犯罪的本质是对刑法所保护的权益的侵犯 ,超期羁押明显地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人身自由权 ,基于此 ,超期羁押的实质是非法拘禁 ,并应据此追究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7.
公安机关违法超期羁押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一段时期以来,公安机关超期羁押犯罪嫌疑人的问题较为突出,该文对公安机关违法超期羁押犯罪的嫌疑人问题的成因作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解决公安机关违法超期羁押犯罪嫌疑人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防范和纠正超期羁押,在对全体在押人员的基本情况和羁押期限进行认真调研的基础上,运用信息技术,研发了超期羁押自动预警系统,并完善了在押人员诉讼时限检察监督制度,建立与看守所联系沟通的工作机制,从而形成了防范超期羁押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9.
超期羁押是一种违法羁押行为,它侵犯了被羁押人的合法权益,影响了诉讼效率,妨害了诉讼公正,破坏了刑事诉讼的正常程序。超期羁押的发生,既有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制度和立法的原因。要有效解决超期羁押的问题,应首先完善刑诉法对超期羁押的规定,明确超期羁押是违法行为.确立超期羁押的违法责任和救济制度,同时彻底转变执法观念,提高司法人员素质,加强领导,完善监督。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侦查机关超期羁押的现状和表现形式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总结出其存在的严重社会危害;同时阐述了侦查机关侦查超期羁押的症结所在,并从思想认识方面加强监督、完善规章制度方面以及具体操作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杜绝侦查机关超期羁押的对策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超期羁押这一我国刑事诉讼中的顽疾,在刑事诉讼法治化、现代化、人权保护意识高涨的今天已无立足之地,而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目前无科学、合理的未决羁押制度.现行刑事诉讼法中有关未决羁押的零星规定根本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是问题产生的根源.所以在刑事诉讼法中建立完善的未决羁押制度是解决问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只有被依法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才能构成脱逃罪的主体;虽被依法关押但事实上无罪的人从关押场所逃跑的不能成为脱逃罪主体;被超期羁押的未决犯与已决犯能否成为脱逃罪的主体应分别认定:被超期羁押的未决犯应以其先前行为最终是否被定为有罪来确定其后的脱逃行为应否构成脱逃罪,而被超期羁押的已决犯则不能构成脱逃罪。  相似文献   

13.
非法羁押、超期羁押问题的凸现,深层次的原因是传统刑事诉讼理论与实践仅注重了刑事诉讼的特殊性,而对审前羁押属性的定位不准确。从法哲学的角度反思传统审前羁押属性理论,重新审视刑事诉讼的诉讼共性,将审前羁押属性定位为诉讼保全,更有利于理清程序原理、完善刑诉立法,提高侦查、检察人员的程序正义意识,保障被追诉主体的人权。  相似文献   

14.
补充侦查应当受侦查羁押期限的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最长不能超过7个月,因特殊原因超过7个月的,需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审查起诉阶段,检察机关可以将案件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补充侦查是侦查活动的一种特殊情况,应受最长侦查羁押期限的限制。检察机关对那些不符合起诉条件且需要退回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当先审查案件是否已用尽最长的侦查羁押期限,再作出是否退回补充侦查的决定。  相似文献   

15.
目前,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已经对外公布并即将实施,该修正案总体上体现了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兼顾、公正优先兼顾效率的修法精神.实践中任意搜查、扣押,超期羁押,刑讯逼供等恶劣行迹时有发生,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突破口在于实现刑事诉讼程序的正当化,将正当程序的理念切实引入到刑事诉讼法及其实施中,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司法实践中的一些不良现象,更有效地维护被追诉人的人身权、财产权及其他程序性权利.  相似文献   

16.
网上追逃作为一种高效的侦查手段,被公安机关广泛应用。但由于缺乏法律依据,网上追逃也存在诸多争议,异地羁押期间应否计入刑事拘留期间便是其中之一。应当将网上追逃这种高效的侦查手段写入刑事诉讼法,而且要细化网上追逃的执法程序,明确立案地、抓获地公安机关的职责,使公安机关的侦查权力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有据、有序地行使,也为检察机关顺利实现法律监督职能提供坚实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7.
1997年,我国台湾地区取消了检察官的审前羁押决定权,并通过了确立拘捕前置原则和羁押声请原则、细化羁押适用要件、确立羁押听审制度等多项羁押制度改革措施,取得了审前羁押率大幅下降的实施效果。台湾地区审前羁押决定权的变更直接反映了社会各界对司法权本质、刑事司法理念的态度演变,是建立在审检分隶、提高法官地位等多项司改举措逐步推进的基础之上,并通过热点案例引发广泛舆论关注与法界论战的助推才得以完成的。总结台湾地区审前羁押决定权变更的借鉴意义,既体现了审前羁押权力配置应遵循分权原则、羁押审查程序宜采行诉讼化构造的现代刑事法治发展要求,也揭示了顺利推进羁押决定权变更有赖于各方面条件成就这一事实。  相似文献   

18.
羁押必要性通常是指羁押对于实现刑事诉讼目的是必需的,具有法定性、合理性和变动性三个特征。羁押必要性与羁押要件(条件)、羁押理由(事由)、逮捕必要性等既相区别又密切联系。羁押必要性的内容,主要由羁押目的所决定,具体包括保全必要性和预防必要性两个方面。羁押必要性是羁押要件的基本元素,是区分羁押与其他替代性强制措施的基本标准,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侦查羁押期限普遍较长,侦查羁押期限与案件的难易程度不成比例,司法控制机制尚不够健全,侦查羁押制度的功能主要是刑事追诉的手段.究其原因,从实证角度分析主要是侦查对口供的过分依赖,缺乏外部控制和救济机制.因此,应当以比例性原则和司法救济原则为基础,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强化司法控制,建立羁押司法审查和刑事羁押独立制度,赋予犯罪嫌疑人申请权、申诉权,以完善侦查羁押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