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退回补充侦查,是指在刑事诉讼中,由于发现案件中存在需要进一步侦查的情况,由负责案件审查的机关将案件退回原侦查机关进一步查清事实补充证据的诉讼制度。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退回补充侦查包括审判机关退回检察机关补充侦  相似文献   

2.
公诉环节程序倒流是由检察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发动的对案件实体或程序上的补救程序,具有其独特的意义和功能。我国审查起诉阶段的退回补充侦查作为公诉环节程序倒流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既有实体补救功能,又有程序救济功能。我国公诉环节实体补救型退回补充侦查比例过高,而程序补救型退回补充侦查比例偏低,既不利于被追诉者的人权保障,又不利于公诉程序的正当化、合理化构建。因此,必须深入分析公诉环节退回补充侦查问题的成因,并完善实体补救型退回补充侦查相关规定,降低过高的实体补救型程序倒流率,减少对羁押的扩张适用,同时构建科学的程序补救型退回补充侦查制度,加强检察机关对侦查程序的监督,保障人权,维护程序法尊严。  相似文献   

3.
司法实践中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违反刑事诉讼法关于管辖的规定对身份犯罪案件行使管辖权的情形较多,并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从工作实践角度对其中涉及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思考:侦查机关对不属于自己管辖的身份犯罪案件立案侦查后案件如何处理、案件移送后证据是否需要转换、是否需要重新立案、如何计算侦查羁押期限和是否应赋予犯罪嫌疑人及其聘请律师管辖异议权。  相似文献   

4.
退回补充侦查是检察机关审查案件时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 ,退回补充侦查的目的在于查明事实真相 ,完善证据。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 ,是揭露犯罪、证实犯罪、打击犯罪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退回补充侦查制度的完善 ,不仅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探讨 ,而且更需要公、检机关的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5.
补充侦查对于弥补侦查阶段的证据缺陷,维护公正具有积极的意义。然而,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侦查部门补充侦查率较高仍是普遍性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提高侦查部门侦查质量,增强公诉部门退补实效,促进侦诉部门沟通交流,强化对退回补充侦查的监督并落实主体责任。  相似文献   

6.
新《刑事诉讼法》为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确立了基本法律框架,并设置了相应的启动程序,一是依申请被动启动,二是依职权主动启动,但对于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启动程序的法律规定和具体操作规则尚需进一步研究。在精准把握羁押必要性审查权的基础上,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不应该对启动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案件范围作出限制,依申请启动羁押必要性审查应该设定"前置程序",侦查机关(部门)提请批准延长侦查羁押期限并不是检察机关启动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应当情形。  相似文献   

7.
一、移送起诉案件的现状据统计,1998年1月至6月底,安阳市、区两级人民检察院共受理公安机关(不含五县)移送起诉案件247案372人,退回补充侦查111案176人,退查率为449%和47%,其中移送起诉大案27案63人,退回补充侦查24案59人,退...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侦查羁押期限普遍较长,侦查羁押期限与案件的难易程度不成比例,司法控制机制尚不够健全,侦查羁押制度的功能主要是刑事追诉的手段.究其原因,从实证角度分析主要是侦查对口供的过分依赖,缺乏外部控制和救济机制.因此,应当以比例性原则和司法救济原则为基础,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强化司法控制,建立羁押司法审查和刑事羁押独立制度,赋予犯罪嫌疑人申请权、申诉权,以完善侦查羁押制度.  相似文献   

9.
论补充侦查的种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补充侦查是一定程度上对侦查程序的回复 ,是对已终结侦查行为缺陷的合法补救。补充侦查在实现其发现真实的主旨的同时却有侵犯人权之嫌。依照发生阶段、行为主体、启动主体以及是否为法律规定等角度可对补充侦查进行不同的分类。建议废除庭审阶段补充侦查 ;完善立法 ,防止事实补充侦查的发生 ;取消检察机关自行补充侦查。力图通过补充侦查的种类完善 ,弥补补充侦查的种种缺陷 ,使其符合现代刑事诉讼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0.
侦查羁押期限由刑事诉讼法作出规定,而在执法过程中由于对侦查羁押期限规定的认识存在误区,以及法律规定上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在现实操作中出现一系列问题。如:侦查羁押期限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理解问题,侦查羁押期限的规定与侦查工作实际操作的偏差等问题都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两高"新近颁布了盗窃油气案件司法解释,其中第3条第2款规定:"盗窃油气,数额巨大但尚未运离现场的,以盗窃未遂定罪处罚."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该规定既未提供盗窃油气案件既遂未遂的标准,也并非提示性规定.在盗窃油气数额较大,但尚未运离现场的情形下,虽然形式上符合盗窃未遂,但结合数额较大以及尚未运离现场考虑,可认定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符合刑法但书规定从而不认为是犯罪.而在数额巨大但尚未运离现场的情形下,则不符合但书规定,从而构成盗窃未遂.  相似文献   

12.
落实庭审实质化是实现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目标的关键,是对复杂刑事案件进行公正审判的必要条件。“顾雏军案”的再审纠错过程,体现了庭前会议制度的运用与直接言词审理原则的贯彻对于体系化构建庭审实质化的重要作用,为实现复杂刑事案件的公正审判带来了诸多有益启示。庭审实质化的实现,不仅需要完善庭前会议制度以及直接言词审理原则的相关制度,更需要刑事诉讼办案人员提升执业素养与办案理念。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刑法中应当提倡结果加重构成犯的概念,刑法分则中以结果出现为犯罪成立要件的,不一定都是结果犯,而可能是结果加重构成犯。对于滥用职权罪和玩忽职守罪等罪来说,实质上包括双层次的危害结果,属于结果加重构成犯的范畴,其罪过形式类似于结果加重犯的罪过形式。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结构的转型,刑法这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应在多大范围内介入社会生活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我国应该选择"犯罪化"还是"非犯罪化"是我国刑事政策必然要面对的抉择。基于我国刑事立法的特点、我国与其他国家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的差异性、我国的社会治安状况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我国应当坚定不移地实行"犯罪化"。  相似文献   

15.
刑事立案程序是启动刑事诉讼程序和开展刑事侦查的必经程序,立案审查又是刑事立案程序的一个重要环节。但现行的刑事诉讼法对立案审查的内容、方式规定得十分模糊。在实践中,现行刑事立案程序的理论意义与其实际司法效果存在着明显的背离。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对立案审查程序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6.
如何提高制毒现场的勘查工作,国内外学者对此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对于制毒现场的勘查工作而言,应当由接受过相关的化学技能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完善现场制毒现场勘查工作,需要从现场勘查主体培养、勘查规则建设、设备配备等方面进行。尽快制定一个专门针对制毒案件现场勘查的规则或刑事案件现场勘查程序和规范的补充规定。  相似文献   

17.
单位犯罪集团,是指包括单位在内的三个以上的人,为了共同实施犯罪而结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单位犯罪集团的成立是我国有关规定及理论的必然结论;单位犯罪集团具有主体构成的复杂性、犯罪主体的独立性以及成立的限定性的特征;单位犯罪集团中的单位必须是合法成立的,其在犯罪集团中的地位不影响单位犯罪集团的成立;对于单位与自然人相勾结实施依法单位不能构成犯罪的情形,对此按照自然人犯罪集团处理;对于单位与自然人相勾结实施纯正单位犯罪的情形,可考虑按照刑法中身份犯的理论处理。  相似文献   

18.
科学的侦查资源配置对于提高侦查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当前的侦查体制模式下,侦查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导致了侦查效益的低下。较高的侦查效益必须建立于合理的侦查源配置的基础之上。当前我国侦查体制中警力资源配置的不足在于侦查机构设置不合理和警力资源投入上的缺乏理性。在刑事诉讼法治的语境下,侦查权力资源的配置必须遵循比例原则和必要性原则。从侦查机关与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程序中的关系来看,应当赋予检察机关对侦查的领导权力。从控辩关系来分析,应当赋予犯罪嫌疑人及其律师一定的辩护性调查权力。在现代社会里,要拓展侦查资源,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建立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从而提高侦查效益。  相似文献   

19.
论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从客观主义刑法学派主张的罪刑对称和主观主义刑法学派主张的刑罚个别化演变而来的。这一原则要求在规定和裁量刑罚时 ,既要注重犯罪行为及其造成的实际危害 ,又要注重犯罪人的主观恶性或人身危险性。罪责刑相适应中的“罪行”应当是具体犯罪构成所要求的全部事实 ,而“刑事责任”则是犯罪人在犯罪过程中以及犯罪前后表现出来的、决定其人身危险性的一系列主观情况。要在司法中贯彻这一原则 ,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特殊侦查措施适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1996年3月17日修订通过的刑事诉讼法未将特殊侦查措施列为法定侦查措施,检察机关侦查手段陈旧,基本上依靠获取犯罪嫌疑人的口供,这不利于惩治职务犯罪.应以修改刑事诉讼法为契机,尽快明确检察机关在职务犯罪案件侦查中有权运用特殊侦查措施,并构建具体的适用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