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刑事案件证人出庭作证难已成为制约我国庭审改革的瓶颈。规范我国关于证人作证的立法 ,避免立法冲突和矛盾 ;强化证人出庭作证的义务 ,明确证人拒证的法律责任 ;健全与完善证人出庭作证的经济补偿制度和细化对证人人身安全的保护机制 ;增强公民的法制意识等 ,应是解决目前司法实践中刑事证人出庭作证难问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对侦查中证人拒绝作证行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人拒证行为是指在刑事诉讼中 ,明知案件真实情况的人 ,在侦查机关依法向其了解情况、收集证据时 ,无正当理由拒绝提供证言的行为 ,它已给司法活动尤其是侦查活动造成严重障碍。证人拒绝作证的原因是 :我国法律缺乏对证人拒绝作证行为处罚的规定 ;对证人人身安全的保护规定不健全 ;对证人的财产性权利缺乏保护规定。为此 ,我国应规定证人有获得特殊保护的权利和有要求经济补偿的权利 ,建立证人保护制度 ,并借鉴国外和港、澳、台地区的作法 ,完善对无正当理由拒绝作证行为的法律责任追究制度。  相似文献   

3.
“证言难取”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证言难取”是当前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中遇到的难题之一,其成因主要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侦查人员观念落后,缺乏新形势下做好证人工作的方法;证人作证的立法不完善,缺乏有关的证人保障制度。应当采取的对策是:创造有利于证人作证的大环境;加强公安机关的横向联系和协作制度,为异地寻找证人提供帮助;加强对证人心理的研究,提高询问的科学性;根据证人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分清询问与讯问的性质,询问前应做好充分准备,对证人应采取热情、诚恳、和霭的态度;建立、健全证人作证的法律和有关的证人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4.
李英娟 《公安教育》2003,(12):50-53
公安机关依据《人民警察法》等法律法规的授权,在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职务活动,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充分肯定,得到了其他国家机关的鼎力相助,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但是,由于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任务的特殊性和履行职责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以至在对待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行为的态度方面偶尔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甚至发生一些非正常的现象。如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因依法执行职务被…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目前我国反黑斗争中普遍存在着的取证难,证人不作证的问题,分析了证人的种种心态,提出关于证人保护在打击黑社会性质犯罪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关于建立我国证人保护机制和立法的建议等问题。文章首先对证人和证人心态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提出了证人保护问题。在国外不仅有对证人问题的理论研究成果,而且有关于证人保护的国家立法,也有我们值得借鉴的实践经验。在我国,已有关于保护证人的有关法律规定,同时也有证人保护的大量的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建议完善我国的证人保护机制,首先要制定反黑的证人保护法规。  相似文献   

6.
在打击有组织犯罪中,证人不敢作证或不愿意作证是一个令执法机构最为棘手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我国缺乏有效的证人保护机制。文章归纳这一类证人区别于其他刑事犯罪证人的一些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提出一些保护这类证人的措施:制定专门的证人保护法案;设立“证人豁免”措施;专门机构对证人提供保护;使用实时网线作证;扩大证人保护范围;尊重拒绝作证的权利。  相似文献   

7.
证人保护在我国法律实践和法律条文中基本是空白的,从而导致直接言词原则长期得不到真正的贯彻落实。此次《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意识并体现了这一点,新增了涉及证人出庭和证人保护方面的内容,但是与全面完善的证人保护制度还有一定的差距。以此次刑诉法修改为契机,立足于当前我国的国情,从证人保护的主体、证人保护的对象以及证人保护的程序等方面构建我国的证人保护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在打击有组织犯罪中缺乏保护证人的专门性规定,证人保护制度在保护证人的机构、对象、内容和手段等方面存在诸多缺陷。打击有组织犯罪中强化证人保护制度,既是我国打击日益猖獗的有组织犯罪的现实需要,又是贯彻《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要求的必然选择。对此,我们应以《公约》的规定为指导,借鉴典型国家的立法经验,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从设立专门的证人保护机构、建立证人保护专项基金、适当扩大证人保护的对象范围、完善证人保护的程序与措施四方面着手,完善我国打击有组织犯罪证人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9.
刘文化  鄢云峰 《前沿》2006,2(7):113-115
1996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证人不愿出庭作证一直成为困扰司法实践部门的难题。证人不愿出庭作证的最大障碍应该在于目前制度环境下对证人的保护力度不够,证人惧证心理严重。由此有必要设立一种以为证人保密为重点,以专门的证人保护机构为中介,以对证人的事前保护为主要内容的证人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0.
询问笔录是公安机关在审理刑事案件时依法制作的重要证据,本文从询问证人、制作笔录和审查证人证言三个方面提出了做好此项工作应主意的有关问题,以期引起同仁对严格执法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蔡宏图 《人民论坛》2012,(36):116-117
当前,中国的刑事证人保护制度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在司法实践层面,导致证人作证不积极。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虽然取得了一定进步,但在实践中仍应从建立专门的刑事证人保护机构、完善具体的保护手段和措施、完善刑事证人保护的对象及范围以及建立刑事证人经济补偿制度入手完善刑事证人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2.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不仅确立了证人及其近亲属遭受打击报复的司法保护制度,而且确立了对证人因作证而受到经济损失予以弥补的经济补偿制度。这表明我国证人保护制度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仍然未形成一个足以保障证人及其近亲属合法权益的证人保护体系。为解除证人作证的后顾之忧,保障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有必要整合相关法律规定,构建合理的证人保护体系,进一步扩大证人保护的主体和权利范围,将经济补偿制度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凌华  王立  林诗优 《新东方》2014,(2):24-28
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率低的现状,是对我国不健全的证人保护制度的一种现实折射。2012年刑事诉讼法对证人保护机构、保护范围、保护措施、保密规定等方面做出了规定,建立起证人保护制度的基本框架,但是仍然存在各种不足。法都有其自然发展路径,借鉴国外的先进立法经验,结合国情,完善我国的证人保护制度,可以推动证人保护制度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4.
出庭作证本是证人的法定义务,然而现行法律对证人保护的缺失往往使得证人在履行义务方面顾虑重重。应制定证人保护法,提高证人出庭率;对重要证人采取特殊保护措施;对证人给予经济补偿与奖励;在规范证人义务的同时,还要强调其权利。  相似文献   

15.
《传承》2015,(4)
刑事司法案件中,证人出庭作证有利于提高审判的效率,有利于推进司法改革,更有利于实现司法公正。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确立了对证人诸多权利的保障,在证人的保护制度方面作出了新的规定,但也存在着一些新的问题。应完善证人强制出庭制度,建立和完善证人保护制度,完善经济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6.
证人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证人不愿出庭作证 ,甚至拒不出庭作证。其原因是对证人的保护不利 ,证人的权利、义务、责任相脱节 ,证人拒证的法律后果不明确。要解决证人作证难的问题 ,必须建立健全和完善证人出庭的经济补偿制度、证人拒不出庭作证的制裁措施、对证人的保护制度 ,同时大力进行法制教育 ,提高公民的法制意识和加强司法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7.
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增加了证人保护的内容,对于消除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率低、不愿意作证的司法"顽疾",必将产生积极影响。我国证人保护制度现状证人出庭作证是现代庭审制度的基本要求,是保证司法公正的基本措施。在刑事诉讼中,如果证人不出庭作证,特别是关键证人不出庭作证,将直接影响案件的审判质量。但证人普遍存在害怕打击报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愿得罪他人(尤其是邻居、同事、上级领导等)的自我保护心理,通常不愿、不敢、不能作证。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可行的证人保护制度予以保障。截至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统一的、分工明确的,  相似文献   

18.
警察应以证人身份出庭作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通说中的证人概念是:“证人是指除当事人以外了解案件情况并向公安司法机关作证的诉讼参与人。”也就是说,证人必须是诉讼参与人之一。而诉讼参与人,“是指除专门机关依其职权办案的人员以外,享受一定的诉讼权利并承担一定的诉讼义务而参加诉讼的人。”由于公安机关侦查人员是专门机关的工作人员,因此证人的范围就不能将侦查人员包括在内。因此,在我国,警察出庭作证不仅在实践中十分少见,而且在法律上和理论上没有根据。依照上述对证人的定义,侦查人员不是诉讼参与人,当然就不能成为证人。这样,警察是否应当出庭就成了一个在实践中和理论上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作为刑事诉讼活动中与被害人首先接触的司法机关,公安机关应当发挥其对公诉案件被害人"引路人"的作用。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活动中既要依法履行职权,还要保障被害人合法权利的实现。虽然《刑事诉讼法》提高了被害人的诉讼地位,赋予立案侦查阶段的被害人广泛的诉讼权利,但是受到传统诉讼观念的影响,仍然存在忽视被害人诉讼权利的现象。因此,公安机关应当在工作中确立正确的诉讼理念,加强对被害人人格尊严权与隐私权、人身安全权与财产权以及知情权与诉讼参与权等方面和获得指引与帮助的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影响目击证人辨认结果可信性的因素包括估计者变量和系统变量。侦查人员对影响目击证人辨认结果可信性因素的认知程度与辨认过程的组织、辨认结果运用紧密相关。从调查情况看,当前公安机关侦查人员对影响目击证人辨认结果可信性的相关因素缺乏必要的认知,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以减少错误辨认的发生和对错误辨认结果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