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我国《民法典(草案)》将"生物识别信息"列入"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的范围。目前,在外国以保护隐私权思路保护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民事诉讼实践中所遇到的困难主要包括:"类主体"与"类事由"化问题;侵权行为的"程序性违法"问题;传统"案件—诉讼—损害"的民事法理逻辑对损害赔偿的限定等问题。充分完善"类诉讼"制度;解决新兴权利的法律赋权问题;确定"程序性违法"的"损害"认定标准以及完善举证责任制度,是保证个人生物识别信息民事权利诉讼救济充分实现的制度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2.
闵征 《中国监狱学刊》2007,22(6):121-121
李领臣在《法治论丛》2007年第2期上著文《“流氓软件”的法律规制》认为,流氓软件日益猖獗,反流氓软件的浪潮应运而生,但是效果不佳。遇此尴尬,主要是因为缺少直接对流氓软件规制的法律,流氓软件和反流氓软件都游离在法律的边缘。鉴于此,法律要明确界定流氓软件,首先,有利于解决对流氓软件的认定问题,明辨是非;其次,有利于为反流氓软件提供长效机制;再次,有利于建立和谐网络,净化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网络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但是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主要是出现了很多侵犯个人信息以及隐私权的现象,这样对网络乃至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都会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我们必须采取措施通过法律来规制这些侵权行为。因此,本文旨在通过研究网络隐私权以及侵犯网络隐私权的行为,提出规避侵权行为的建议,以期达到一定的保护网络隐私权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个人数据隐私权“被商品化”的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据主体因其个人数据隐私权"被商品化"而不胜其扰,传统隐私权法律保护的被动模式应当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即不仅关注对隐私权侵权行为的司法救济,更应当注重对用户隐私内容泄漏风险的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因此,个人数据隐私权保护面临着法律架构上的创新,并在技术层面、用户层面以及政府监管三方面设置屏障以充分维护用户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正>六、隐私权在侵权行为法上的保护(一)侵权行为法上的隐私权1.重要的研究课题隐私权的概念及保护源起于侵权行为,即美国法上所谓的Privacy tort,前已再三提及,对隐私权法理论的建构及开展具有关键的重要性。隐私权的研究目前偏重于宪法上的隐私权(constitutional privacy)。侵权行为法上隐私权亦值重视,其主要理由有三: (1)隐私权为人格权的一种,人格权乃民法的核心规范领域。(2)第三人(私人)对隐私权的侵害,有增无已,尤其是新闻媒体对个人隐私的报道,  相似文献   

6.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时代,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内容,丰富了网民的生活,为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是任务事物都有两面性,"利"的后面必然会带来"弊",由网络而引发的负面问题有日趋严重之势,其中公众反响最大的是网络隐私侵权问题。本文希望通过探讨网络隐私权侵权行为、我国在此方面立法的现状和缺陷,提出相关保护的几点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互联网急速发展的现在,网络广告已经凭着高效性、多维性、交互性等诸多优势成为最受亲睐的广告形式。迅猛发展的同时各种问题也逐渐显现,侵犯隐私权,不正当竞争,威胁计算机安全等侵权行为层出不穷,网络广告急需完备的法律监管制度来调整。  相似文献   

8.
我国法律对隐私权没有明确保护,"艳照门"事件的出现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并彰显了关于明星隐私权和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个事件的分析,试图提出在隐私权方面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9.
王杰 《行政与法》2004,(8):116-118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权利价值意识的提高,隐私权保护问题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侵害隐私权的行为更为隐蔽和多样化,从而引发隐私权保护的危机。面对纷繁复杂的侵权行为,文章试以剖析侵害隐私权的行为为起点,反思隐私权保护问题,并提出相关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0.
黄莺 《法学论坛》2002,17(5):46-51
虽然 1 0 0多年前隐私权就被提出 ,但对隐私权的理解至今未能达成共识。为了突破传统理论研究的困境 ,笔者建议从侵权行为与隐私权双向反思的角度重新界定隐私权及其侵权行为。根据这一思路 ,“侵害隐私权的行为”即指一切直接或间接针对与社会利益无害的个人隐私信息所实施的侵害个人独处权利的行为。而“隐私权”即为主体所享有的自主支配个人隐私信息而排除上述侵权行为以保护私生活不被侵扰的权利。  相似文献   

11.
刍议不良软件的成因与其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红锋  陈知麟 《河北法学》2007,25(4):115-119
近来一场讨伐流氓软件的战役拉开帷幕,流氓软件遭到广大计算机用户的一致谴责.从探析流氓软件的涵义出发,流氓软件与不良软件实则是同一涵义.并讨论不良软件的传播及其背后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王姗 《法制与社会》2013,(25):251-252
个人资料隐私权在个人数据经济时代所遭遇巨大困境:移动互联的广泛普及和网络对生活的深度嵌入,已经让个人资料隐私权无时无刻不面临被侵害的威胁。当今我国立法涉及隐私权以及侵权规制的立法,仅仅有《民法通则》、《民通意见》以及《侵权责任法》中相关规定,而并未就目前时代发展的现状作出契合实际的考量,规定太过笼统模糊。本文从侵权行为主体、侵权行为基本形式、侵权行为的新兴特点等方面,对个人资料隐私权侵权现状展开立体全方位的研究分析,为完善个人资料隐私权侵权规制提出建议性意见。  相似文献   

13.
对网络隐私权侵权的分析,结合我国的现状,在借鉴发达国家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模式的基础上,构建起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体系,以达到保护公民网络隐私权和促进网络发展的"双赢"目的。  相似文献   

14.
2008年的"艳照门事件",使隐私权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是有关公众人物隐私权的法律保护问题更是成为了热点问题。本文正是以该事件为切入点,对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在理论上进行了阐述,通过对公众人物隐私权的几种主要学说的评析,得出公众人物的隐私权虽然与一般民众有不同之处,但是仍然需要法律的保护,而且对我国在此方面的立法和司法的现实情况进行了概括,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相关的法律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流氓软件的发展趋势和恶意程度受到高度重视,引起了用户和媒体的强烈关注.流氓软件是采用特殊手段频繁弹出广告窗口,严重干扰用户的日常工作、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国内、国外虽然在理论研究和技术分析流氓软件上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尚未形成系统的有关于流氓软件分析和防范对策.本文从流氓软件的背景入手,研究其国内外发展和治理现状、并探讨了治理流氓软件的相关法律问题,为相关部门有效治理流氓软件提供参考和决策支持,维护网络安全和互联网产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隐私权有着与一般主体隐私权相异的鲜明特征。正是大学生隐私权的特殊性,导致大学生隐私权成为某些侵权行为的客体。因此,保护大学生隐私权刻不容缓,我国应当借鉴发达国家关于隐私权的立法经验,完善对大学生隐私权的保护,使大学生隐私权得到切实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浅谈网络隐私权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伟 《法制与社会》2011,(20):209-210
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网络也使得人们的隐私变得更加透明,让现实空间里个人隐私权的问题延伸至网络空间。因网络具有互动性,网络隐私权一旦被侵害代价极大,所产生的后果远远大于传统意义上的隐私权侵害。针对当前网络隐私被侵犯之现状,本文从网络隐私权保护出发,分析了网络隐私权的内涵与侵权行为的表现,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隐私权作为抽象概念有利于保护新兴的隐私利益,但也因其内涵的概括性和外延的不确定性造成司法实践中法律适用的不安定和侵权责任的判定困难。类型化的分析方法具有划定隐私权的保护范围、区分隐私权具体类型、克服其不确定性弊端的功能。以司法案例为基础并厘清其选取范围后,以权利客体为主要标准将隐私权侵权类型分为侵犯私生活安宁、侵犯私生活秘密和侵犯个人一般信息,根据侵权行为、权利主体等要素再进一步划分下位类型,具体分析每一类型的判定基准和侵权责任,以期为立法完善隐私权保护体系奠定基础,为司法裁判隐私权案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吉朝珑 《河北法学》2008,26(5):113-116
电脑的普及和网络的快速发展,使人们与网络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网络在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负面问题。其中关于网络隐私侵权问题在近年备受关注,但多属公法角度的探讨。从私法角度切入阐述网络隐私权的概念、客体和内容;探讨网络隐私侵权行为之构成、行为违法性之阻却及网络隐私侵权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20.
人肉搜索作为一种网上流行的搜索方式,其作为一种技术存在本身并不违法,只有当人肉搜索超过一定限度侵犯了他人隐私权后,才属于违法行为。由于我国相关法律未对人肉搜索造成的侵权行为进行详细规定,本文通过界定人肉搜索概念并探讨人肉搜索体现的权利和侵犯的权利,从而提出如何完善规制人肉搜索侵权行为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