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省建设厅厅长谢志平在全省建设工作会议上说,新的一年要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强化城镇和风景胜区管理。谢志平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要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拓宽投融资渠道、注重投资效益,加快城市供水、燃气、园林绿化、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道路、排水等设施建设步伐,增强城市功能,更好地适应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继续推进淮河、巢湖流域污水处理厂建设。建成蚌埠、阜阳市污水处理厂,基本建成六安、涡阳、太和污水处理厂,沿江城市污水处理厂、淮河流域新的污水处理项目启动,世行贷款污水管…  相似文献   

2.
《当代建设》2002,(1):6-6
省建设厅厅长谢志平在全省建设工作会议上说,新的一年要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强化城镇和风景胜区管理。  相似文献   

3.
省建设厅厅长谢志平在全省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2002年全省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省第七次党代会和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省”,加快实施城镇化战略,加强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快发展以经济适用房建设为重点的房地产业。加大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治本力度,提高城乡建设质量和效益。继续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建设领域企业结构调整,加快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和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进程。进一步提高建设系统…  相似文献   

4.
湖南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加速阶段,用SWOT分析发现:湖南现阶段城镇化建设拥有新型工业化快速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日益完善、多层次城市群发展态势良好的优势;存在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发展不协调、城镇化发展区域不平衡、城镇综合承载力不强等突出问题;面临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机遇期、区域发展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期、湖南承接产业转移黄金期等内外机遇。推进湖南新型城镇化需要充分发挥优势,抓住机遇,积极化解劣势和挑战带来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今日浙江》2006,(17):16-17
民政部部长李学举:构建中国特色城镇发展新格局一、我国城镇化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必须适应城镇化进程,把握好市镇设置节奏。二、节约土地、集约发展是我国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应处理好推进城镇化与占用土地的关系,注重提高城市规模效益,控制适度的城镇规模。三、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城镇化发展中都有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坚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既要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加强规划和调节,并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结合起来。四、我国城镇化决不能以牺牲农村为代价。既要…  相似文献   

6.
省建设厅谢志平厅长在全省建设工作会议上说,要积极推进行业体制改革、制度创新,促进建设行业经济结构调整。谢志平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引入市场机制,支持外资、个体私营经济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以财政投入、市政公用设施有偿使用或服务、合理计价为基础的多元化投资格局。强化政府城建资金的收入、管理和使用,积极争取国债资金、国内开发银行和商业银行贷款,支持市政公用行业企业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结合国家精简项目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充分发挥投资主体的积…  相似文献   

7.
湖南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加速阶段,用SWOT分析发现:湖南现阶段城镇化建设拥有新型工业化快速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日益完善、多层次城市群发展态势良好的优势;存在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发展不协调、城镇化发展区域不平衡、城镇综合承载力不强等突出问题;面临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机遇期、区域发展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期、湖南承接产业转移黄金期等内外机遇。推进湖南新型城镇化需要充分发挥优势,抓住机遇,积极化解劣势和挑战带来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周叶中 《人权》2014,(1):24-27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不仅是解决目前经济困难的重要政策,更是我们党在提高人权发展水平问题上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只有发展好了新型城镇化,才能真正提高人权保障的水平。重视新型城镇化的人权保障功能,发挥小城镇建设的人权发展价值,应是新型城镇化有效发展、常葆活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王龙  王同年  陈子晶  王炜 《群众》2011,(12):65-66
近年来,泰州坚持以新农村建设为基础,以新型城镇化为推动力,以重点镇村建设“125”工程为抓手,加快重点城镇建设,完善区域城镇体系,促进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郑凌云 《西部社会》2002,(5):11-12,36
人才高地和产权洼地:实施以大都市的扩展和县城的提升为核心的二元城镇化发展战略1.通过建立人才高地,扩展大都市,解决城镇发展二元畸形结构问题。我国西部地区是一种典型的二元结构,一极是少数现代化水平和城市文明都已相当高的省会特大城市、大城市;另一极是大量仍处于传统农耕社会的荒漠、农村、少数民族村镇。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实行二元城镇化战略,逐步形成“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城镇”的城市体系,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大城市,推进西部城市化;另一方面,要着力发展县城,推进农村城镇化。  相似文献   

11.
何乐 《群众》2023,(2):23-25
<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眼睛不要只盯在大城市,中国更宜多发展中小城市及城镇”。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亟需处理好产业发展、人口流动、城市建设、要素保障等县域发展所涉关键因子之间的关系。为此,本刊记者专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卓贤。  相似文献   

12.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中央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重庆直辖以来,我市城镇化进程有所加快,但总体水平仍然较低,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快实施城镇化战略,进一步提高我市城镇化水平,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一、加快实施城镇化战略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一)加快实施城镇化战略的总体要求: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加快推进富民兴渝、努力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全面建设小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我们应该总结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国情,在城镇化建设中,坚持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城镇与生态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张友良 《传承》2012,(2):62-63
城镇化是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产业结构城镇化、城市建设和生活环境城镇化的综合化。我国城镇化存在着"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实际有效城镇化率低";"城镇化质量不高,‘伪城市化’";"大城市无序发展,小城市和中心城镇规模扩展但留不住人,有城无市"";城镇化建设过度依赖土地扩张"";城镇资源环境条件恶化"等问题。要深入理解城镇化内涵,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内涵,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1月15日,全省建设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黄岳忠副省长在讲话中要求,今年的建设工作,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突出重点,发挥优势,注重实效,为全省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黄岳忠指出,要进一步落实加快城镇化的各项政策措施,全面推进城镇化战略的实施。要突出重点,分层次推进城镇化进程,坚持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原则,大力推进改革,做好经营城市这篇大文章。黄岳忠强调,要积极推进城镇住房建设,这也是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方面。要改善住房的供应,进一步放开搞活住房市场,激活住房消费。黄岳忠指出,要继续深…  相似文献   

16.
湖南城乡之间和城市内部"两个二元结构"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破解任务繁重,必须立足区域实际,紧紧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城镇化核心,以提高城镇发展质量为关键,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根本,以"省管县、县辖市"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法人农场建设为基础,坚持"五个必须",明确目标和重点任务,走具有区域特色、多元化的城乡和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破解之路。  相似文献   

17.
韦胜红 《当代广西》2008,(20):38-38
城镇管理是事关城镇发展乃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近年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城镇管理,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取得了明显效果,去年获得广西城市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南珠杯竞赛特等奖。与此相联系,环江近年来实施的以生态县城为带动的生态建设工程,也取得了较大成绩,先后获得了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和全国绿化模范县光荣称号。总结环江城镇管理的做法,笔者得到了五点启示: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发展城镇化是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城市工业化的发展的重要前提。据统计,目前世界各国的城镇化水平已超过50%,我国虽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却相对较低,而且出现了城镇化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同民族之间城市化率不均衡等情况。围绕少数民族可持续发展城镇化发展主题,将如何在提升城镇化质量的同时,以民族特色为基础对城镇进行规划,促进特色产业的发展及民族流动人口的城镇融入,怎样在新经济策略的指导下进行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建设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为真正实现全民族的城镇化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近年,河南各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九次党代会精神,全面加强城镇建设,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断探索实践新型城镇化道路,全省城镇化发展呈现可喜局面。为了加大推进城镇化力度,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共河南省委提出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开展调研,制定政策措施。推进新型城镇化离不开强有力的法治保障。为充分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在贯彻落实新型城镇化重大决策部署中的监督促进作用,充分发挥地方性法规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规范、指导和保障作用,根据中共河南省委的统一部署和《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开展新型城镇化调研工作方案》的安排,2013年5月下旬,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秦玉海、张大卫、蒋笃运、储亚平、王保存、李文慧率领6个调研组,深入郑州、洛阳等12个省辖市50多个县(市、区),分别就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依法有序流转、新型城镇化建设法治保障等6个方面开展了实地调研。通过集中调研、监督和检查,河南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基本掌握了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全面了解了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发现了存在的部分困难和问题,征集到意见、建议300余条。在认真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调研组从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适时做好地方性法规的立、改、废工作等方面向省委提出了具有较强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刘海 《当代广西》2006,(4):51-51
在国家取消农业税的新形势下,如何壮大县级财源基础,摆脱财政困境,是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实践课题。近年来,灵山县结合实际,坚持把城镇建设作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平台,探索出一条以城镇化建设拉动县域经济发展、实现财政连年增长的新路子。2005年全县GDP实现66.9亿元,增长13.5%;财政收入3.515亿元,增长16%。灵山县城成了一座山清水秀、人与自然和谐协调的美丽城市,2003年,荣获第四届广西市容市貌“南珠杯”优秀城市奖;2004年,被评为广西文明县城,县城所在地灵城镇进入全国重点镇行列;2005年,灵城镇获“全国小康建设明星乡镇”荣誉称号。2005年全县的城镇化水平超过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