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实用艺术作品兼具实用性、艺术性、独创性和可复制性并且符合作品的构成要件,然而我国现行著作权法却不能对实用艺术作品提供充分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其中的相关规定反而造成本国实用艺术作品与伯尔尼公约成员国作品“双重待遇”的尴尬局面。本文认为,我国著作权立法应当对美术作品进行狭义界定,将实用艺术作品与之并列纳入著作权法的保护范围,并对其提供著作权加专利权的双重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2.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简称TRIPS协定)是TWO法律框架中的一部重要的法律文件,其基本目的是加强对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防止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执法措施或程序变成合法的障碍,减少对国际贸易的扭曲。为了与TRIPS协定相衔接,我国在2001年对《著作权法》进行了修订,从整体上看,新《著作权法》与TRIPS协定的相关要求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在实用艺术作品的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追续权的保护、进口权的保护等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对这些差距作一简单的分析,以便适时进行必要的调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一些作品类型的法律保护内容及模式在学界存在争议,立法上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结合知识产权理论和现行著作权法及其修改草案的有关规定着重对表演艺术作品、同形同构作品、实用艺术作品、计算机软件作品及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等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4.
《著作权法》是保护著作权人权益的法律,也是规范编辑行为的法律。文章分析指出:目前期刊编辑在编辑活动中普遍存在对《著作权法》中关于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及信息网络传播权等法律规定的违背。因而,学习和研究《著作权法》应该是长期的、自觉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著作权登记制度微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著作权登记制度是世界许多国家实行的制度,它对著作权的归属、行使、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著作权法中没有关于著作权登记制度的规定,该制度主要体现在有关的法律、法规、办法、条例中。我国应在著作权法中增加登记制度的基本规定,同时另外制定单独的著作权登记法。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问题一直是知识产权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其中有两个问题尤其值得我们进行思考和研究:一是把计算机软件纳入著作权法或版权法的调整范围并不具有天然的合理性,所以我们应当在充分掌握计算机软件特性的基础之上,用一部专门的法律来对其进行保护。二是我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八条规定了软件著作权人所享有的一系列权利,大都是因袭了著作权法对著作权保护的规定,并没有考虑到计算机软件本身的特性。另外从保护周期等方面考虑,软件著作权保护中并没有解决利益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7.
世界上第一部著作权法并不保护著作人身权,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的早期著作权立法中均没有规定著作人身权制度,但是著作人身权目前已成为许多国家著作权法和知识产权国际公约中普遍承认的一种权利。著作人身权制度与民法人身权理论之间存在着矛盾。我国著作人身权制度设置的具体缺陷,主要有我国《著作权法》对著作人身权与其主体能否分离的规定自相矛盾,对著作人身权的种类设计不合理,表述著作人身权的权能内容不准确、内容限制不到位。对我国著作人身权制度应从立法上进行完善,包括规范著作人身权与其主体能否分离的规定,避免条文之间的自相矛盾,不设置独立的"发表权",不将发表权列为著作人身权的范畴,署名权应是姓名权的延伸,署名权应是表明作者"资格"的权利,删除"修改权",保留"保护作品完整权",准确表述我国《著作权法》著作人身权的权能内容,并对内容进行必要的限制。  相似文献   

8.
作品的时空性决定了作品的可续作性 ,作品的续作直接关系著作权人的人身利益和财产利益 ,应由相应的法律规范予以保护。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中没有直接保护作品续作利益的规范 ,间接保护方法无法达到保护续作利益的目的。由《著作权法》创设作品续作权应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9.
今年六月一日著作权法开始施行,这是我国继专利法、商标法、技术合同法之后又一个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颁布实施。著作权法第三条明确规定将计算机软件列入保护范围,并在第五十三条规定了“计算机软件的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六月四日国务院第84号令发布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将于今年十月一日起施行。本文主要就《条例》有关条款作一些初步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我国《著作权法》第11条和第16条分别规定了有关"法人作品"和"职务作品",但在司法实务中常常因为法律规定的原因使得一些作品既符合"法人作品"的构成要件又符合"职务作品"的构成要件,这无疑给我们的实务工作带来了不便。为此,有必要从我国《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入手,结合两大法系不同国家的立法现状,探究我国著作权法所产生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2001年修正的《著作权法》把建筑设计作品作为工程设计予以保护不妥。建筑设计作品应作为广义的建筑作品来保护。设计单位一般为建筑设计作品的著作权人,建设单位有可能成为合作作者,提倡通过合同约定和自愿登记明确权利人。  相似文献   

12.
美国保护虚拟角色的法律模式及其借鉴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娱乐业的发展产生了保护作品角色的需要。美国通过判例形成了较系统的作品角色保护模式。我国理论对此研究尚浅 ,有必要借鉴外国立法 ,建构保护虚拟角色的法律制度。鉴于美国采用著作权法、商标法和不正当竞争法交叉保护的模式 ,造成了过度保护角色的弊端 ,我国立法应合理界分作者权利和公有知识领域 ,兼顾激励文艺创作和促进角色利用两个目标  相似文献   

13.
现代建筑已经不仅仅是住所,而是凝结了设计者思想的作品,这种体现了建筑设计者独有艺术创造的作品在著作权法上被称为建筑作品,我国在2001年新修订的《著作权法》中明确将建筑作品包括在作品的范围内。文章通过建筑工程领域的复杂法律关系,理清建筑作品著作权的主体,着重分析了建筑作品著作人身权和财产权的特殊行使,已达到更深入的对权利人的理解和保护。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作为社交网站主要形式的微博在带来著作权扩张的同时,也改变了作品传播的方式,并对著作权的保护提出了挑战.微博作品虽然短小,但只要符合独创性标准,应该享有著作权.基于微博的技术原理,微博平台对原始微博的转发不涉及复制和网络传播;对在先转发的转发构成对在先转发者评论内容的复制和网络传播.转载他人作品的行为构成侵权.  相似文献   

15.
著作权法与数字图书馆建设之间存在冲突,但是二者在根本上又是一致的,在作者权利的行使与数字图书馆使用作品的利益维护之间能够找到一个既现实又合理的平衡点。著作权法中规定的法定许可制度和合理使用制度不失为这一平衡点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我国<著作权法>修改后,使著作权的保护水平达到了一个更高层次.本文以著作权法的修改之处为切入点,从与国际接轨的角度分析了我国著作权法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知识产权立法在保护各种智力创作与创造之"流"时,却忽略了对"源"的保护,而传统知识,尤其是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正是当代艺术作品创作之"源",因此,加强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立法和司法保护,将有助于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本文通过对民间文学艺术法律保护的现状分析,以中国皮影戏的保护为视角,探求建立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版权保护和知识产权立法制度。  相似文献   

18.
网络对著作权法的冲击是巨大的 ,网络环境下 ,现行著作权法急待修改 ,而修改的主要部分就是合理使用制度 ,应当进一步扩大合理使用的范围 ,使网络和著作权的保护能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著作权权能设置是著作权立法的核心内容。虽然各国所设置的著作权权能所舍的人身利益和财产利益不完全相同,逻辑结构也存在差异,但随着知识产权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各国著作权立法不同的理论基础对著作权权能设置的影响逐渐弱化,著作权国际公约对各国著作权权能设置的制约力度加大,各国著作权权能设置已呈扩张态势。我国在修改《著作权法》时,应当借鉴域外立法经验,增设著作收回权的权能、启用作者身份权的立法名称、规范著作他项权的立法表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