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0 毫秒
1.
基层协商民主研究应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架构视野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构建思路下,重点关注"什么是基层协商民主""基层协商民主应该在什么范围、以什么形式有序、有效和规范化发展"等基本问题。我国基层协商民主在执政党和学界长期的理论思考中,逐步获得相应的理论定位。在当前,基层协商民主可以被定位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架构中社会协商的一个层级,以及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协商层级。我国的基层协商民主实践经历了自在和自为两个历史发展阶段,分别形成了温岭民主恳谈会模式和成都社会协商模式两种实践典型。基层协商民主的典型实践模式蕴含着共有的规律与经验。完善我国基层协商民主,应着重构建统一的基层协商民主工作机制、统一的基层社会全覆盖的基层协商民主平台、多层次系统化的基层协商民主制度、以政治协商和社会协商为架构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基层实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层协商民主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起到化解基层社会矛盾、提高基层民众对政治生活的参与度及实现基层民主自治的作用。然而,在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中,却仍然存在着协商走过场、群众盲目性参与及协商制度不够规范、协商结果落实不到位等现象。因此,提高基层干部的协商意识,促进基层协商民主有序开展,创新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建设,以制度机制保障民主协商结果进入基层决策,这对于完善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党的十八大报告系统提出了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做好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而高等学校基层民主协商对整个社会的协商民主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高等学校基层民主协商有很多行之有效的实现形式,其中教代会是高校基层民主协商的典型实践形式,是基层协商民主的有效工作平台和政治载体。具体表现在:教代会是一种高校教职工平等参与民主协商的有效形式,是高校教职工实现表达权的基本渠道,是协调关系、沟通信息的重要桥梁,是实现高校教职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民主形式。  相似文献   

4.
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实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为基层协商民主发展指明了方向。针对当前基层协商民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基层协商民主发展需要探索基层协商民主的发展路径,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实践创新,优化协商主体结构,促进基层协商民主规范化,增强协商成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是对选举民主的补充和完善。基层协商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形式。在当前社会阶层结构多元化、利益多元化和思想认识多元化的社会态势下,发展基层协商民主,对于达成共识,化解矛盾,形成合力,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开展基层民主协商,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基层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持续推进的渠道之一。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基层协商的根本目标;在新时代协商民主理论创新发展的基础上,习近平就协商民主理论根源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探究,对基层协商理念作了论述;关于基层协商民主发展指明了方向;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时代条件下,对基层协商民主具体实践运用提出了新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发展基层协商民主需兼顾多元利益主体诉求,健全完善基层各项具体制度、反馈机制等,以此保障基层群众合法权益,有效解决人民群众现实困难,缓解基层矛盾,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基层协商民主实践是中国基层民主的重要形式。而高校基层协商民主实践对整个社会、学校健康发展及内部治理结构等有重要意义。应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党外教师在基层协商民主实践中的优势和地位作用,并从健全基层协商民主体系、加强和创新基层协商民主形式、促进统战工作制度化建设、打造统战团体建设等方面完善高校基层协商民主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语境下的基层协商民主尚处于民主政治运行的探索时期,有关社会风险化解、参与平台构建以及意识能力强化等方面要素仍不健全。地方政府作为制度建构与执行的主要载体和城乡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的核心力量,必须加强对基层协商民主的现实主张。事实证明,我国基层协商民主中公共理性的成长发育是一个较为长期的实践发展历程。基于权力主导与权利本位互嵌整合的发展逻辑,地方政府应通过转变认知取向、寻求价值认同以及塑造公共精神等多维路径,来积极培育公共理性,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切实建立起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进而将人民政协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广东省云安县不断健全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创新基层民主协商的实现途径和渠道,积极推进基层民主协商的发展,呈现出一系列鲜明特征,为健全社会主义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借鉴和参考案例。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需要明确协商民主的内涵、形式、渠道和程序。以凝聚共识为重点,完善政治协商;以优化决策为重点,开展社会协商;以畅通利益表达为切入点,规范基层协商;通过加强舆论宣传、推动制度创新、改善党的领导,引导和保障人民群众广泛参与。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并阐述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协商民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与时俱进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与重大决策协商、政治协商、决策程序协商民主制度化、基层民主协商4个方面的基本途径。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具有重要作用与深远意义,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丰富了民主理论,超越了西方代议制民主理论,打破对西方民主制度与民主学说的迷信;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制度保障;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渠道。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在吸收借鉴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合理内核的基础上立意更高,层次更多,领域更广。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拓宽了公民参政议政的渠道,推动了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党的十八大以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取得新的发展,中国特色的政治协商制度的不断完善,国家政权机关的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实践活动有序展开。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社会主义制度特征、建立在社会成分多样性和利益关系多元性上的社会民主以及保证党的领导、选举民主及社会民主的一致性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基本内容,健全和完善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民主协商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基层协商民主直接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党紧密联系群众的实践载体。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探索基层协商民主建设,取得一定成绩,这为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梳理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形成过程,基层协商民主的生成逻辑、主体范围界定、保障机制是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在路径选择上,应构建基层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商平台,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意识和"契约精神",完善基层协商民主的法治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包容性和公正性两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完善多党合作制度之间具有良性互动关系。在健全协商民主框架下寻求完善多党合作制度的有效路径,需要着眼于党的领导、改革总目标、丰富形式和内容、拓展范围和层次、创新机制和渠道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从理论和实践的高度对协商民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划和部署。协商民主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探索民主政治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我国民主政治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最新成果。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对于拓宽有序政治参与渠道,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促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彭州市基层民主协商创新实验是基于彭州市十年村(居)民议事会经验优势,在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一系列政策支持的良好机遇下展开的,构建起了乡镇社会协商会、村(居)民议事会两级社会协商对话制度与渠道,实现了与政治协商体系的有机衔接。基层民主协商实验,通过参与主体扩大、参与机会均等且地位平等、议程由隐蔽走向公开、追求公共利益、制度化和程序化等路径,有效提高了乡镇政府公共政策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体系中,基层协商民主作为基层民主建设的方式之一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协商民主的根本价值取向是人民的民主,在关乎民利、关乎民权、关乎决策的民主实践中,基层协商民主表达了基层民生诉求、深化了基层民主内涵,为党和政府执政的稳定奠定了基础。在新时期政府需要构建符合时代发展的服务型政府,这对基层协商民主不仅是一种推动和促进,同时有助于政府运用更完善的机制通过基层协商加强与公民的沟通,形成政府与社会的良性运行,以促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社会协商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较早提出的主要形式之一。自中共十三大正式提出"社会协商对话制度"的概念以来,学界便开始研究社会协商问题。这些研究总体上可以划分为20世纪80年代末期和21世纪以来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阶段。这些成果对社会协商的内涵和实现路径进行了理论分析。今后,社会协商研究应更加紧密跟进实践状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以更好服务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基层协商民主发展的作用力有驱动力和阻滞力两方面。其中,驱动力主要来自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目标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压力驱动、参与民主协商主体的利益驱动、国内外协商民主研究热潮的理论推动和部分地区基层协商民主成功实践的示范带动。阻滞力主要来自传统政治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基层群众参与民主协商能力不强、基层群众参与民主协商渠道不够宽、缺乏具有强大约束力的制度体系保障和正常的工作运行机制、缺乏浓厚的社会舆论支持氛围等。基于此,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发展,应当着力于加强党的领导、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提高群众参与协商能力、拓宽群众参与协商渠道、培育基层民主政治文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