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帮助老年群体融入现代网络社会是实现积极老龄化的重要举措。基于积极老龄化概念框架,通过分析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发现微信使用能够赋能积极老龄化。使用过微信的老年人对身心健康持有更积极的评价,主动分享朋友圈也能显著改善身心健康,且对不同年龄段和受教育程度的老年群体都有积极作用。政府、企业、社区和家庭等多方力量应该协同参与,共同助推老年人使用微信等社交媒体,帮助其享受互联网发展红利,实现积极老龄化。  相似文献   

2.
论建设社区积极的养老社会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区是老年人除家庭以外的最主要生活环境,社区是老年人走出家庭、融入社会、参与社会的重要场所,社区积极的养老环境是居家养老的重要支撑载体,因而建设社区积极的养老社会环境非常重要和必要。文中探讨了积极的社区养老社会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最后还提出了建设社区积极的养老环境的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村老年人已成为推进中国社会老龄化的主体,其生活问题日益突显。文中通过问卷调查法,从生活、医疗保健、心理等方面了解湖南省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发现当前政府养老及社会养老角色的缺失使得家庭养老在农村养老中扮演主角。而由于子女照料的有限,这种负担事实上已经转嫁在老年人身上,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经济来源受限,并直接影响了农村老年人的就医状况,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健康老龄化的实施是推动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的积极措施。《河南省“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中提出争取到2025年,构建与河南省人口老龄化进度和省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养老服务体系,提升老年人幸福感。通过对河南省社区老年人体育服务的需求现状进行客观分析,发现政策法规的落实,当地环境和传统文化,社区老年人体育服务工作人员和老年人的体育消费水平、健康意识等是河南省社区老年人体育服务中的影响因素。同时提出构建河南省社区老年人体育服务模式,在满足老年人健康需求的前提下,为不同层次老年人提供运动健身和康复保健模式,旨在通过政府、社会和志愿者等资源整合,实现健康养老。  相似文献   

5.
论城市家庭养老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口的老龄化、高龄化趋势,独生子女家庭、老年家庭、空巢家庭的增多等,共同决定了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的必然转变.主要由社区或社会提供服务的"住家养老",将逐步取代主要由子方提供服务的"家庭养老"模式,通过"住家养老"模式实现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正在积极构筑之中.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市老年人居家养老与社区照顾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老龄化地区差异大,城市老人家庭空巢化、高龄化现象日渐严重,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已无法满足城市老年人的养老需求,社区的发展使社区成为城市为老服务的最佳载体。推行居家养老与社区照顾相结合的养老方式是解决我国城市老年人养老问题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老龄化背景下,社区照顾逐渐成为了一种主流的养老模式。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与高龄化、家庭照顾功能的弱化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顾问题凸显,发展城市社区照顾已成共识。目前,我国已具备发展城市社区照顾的基本条件,应该尝试探索城市社区照顾发展的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等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需求,社区居家养老呈现了一定的优势。南京、大连、上海、宁波、兰州五个城市都在社区中开展了居家养老服务,但运行模式不尽相同,政府、社区、社会组织也有着不同的定位和分工。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模式主要有三种:政府主办、层级联动,政府主导、中介运作,政府购买、民间组织承办。每种模式都各有利弊,只有明确参与各方的定位,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才能保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老龄化背景下,社区照顾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养老模式。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与高龄化、家庭照顾功能的弱化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顾问题凸显,发展城市社区照顾已成共识。本文通过对老年人日常生活照顾需求的分析,在简要阐述社区照顾理论与起源的基础上,提出目前我国已具备发展城市社区照顾的基本条件,初步探索出城市社区照顾发展的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中国的养老形势十分严峻,而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却日趋弱化,机构养老所能发挥的作用也非常有限,建设一种新型的、具有广泛适应性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十分必要。当前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建设面临着诸多困境,政府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制定政策法规、加大资金投入、提升服务水平、完善组织协调机制,促使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建设进入良性运行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深度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之际,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作用日益凸显。文章依据多元福利主义关于多元主体功能分担的原理,分析了中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多元主体(政府-社会-市场-家庭)之间功能冲突的现状。基于此,从多元主体责任分担的视角构建了四主体相互依赖的发展路径:要求政府在养老服务市场的引导中做到放权不越位,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专业特长,坚持市场在服务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培育老年人及其家庭的主动消费意识。总之,四主体良性互动和分担的居家养老服务市场的培育有赖于服务需求分级分类管理和充分竞争的养老服务市场的培育。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养老的核心问题已从解决贫困和物质匮乏转变为如何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积极老龄化的精髓和核心即是社会参与,主动积极的社会参与有助于老年人获得尊敬和尊严,感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然而,负面的老化刻板印象、消极特征取向的涉老研究,阻碍了积极老龄化的推进,不利于老年人精神需求的满足。基于对老龄化困境、老化刻板印象、精神需求内涵等方面的分析,可以得出,在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的社会背景下,建构城市养老与乡村振兴的“双赢”机制,利用美丽乡村的环境优势和闲置住房,助力城市养老,同时发挥城市老人的智力优势和知识技能,添翼乡村振兴,不但有助于解决乡村振兴的人才瓶颈,更重要的是满足老年人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老龄化和老年人生活,养老工作养老政策体系日益完备,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利用2019年"中国老龄化和养老工作调查"数据,从服务供给角度分析居家养老服务建设对老年人满意度的影响,居家养老服务总体上提高了我国老年人满意度水平,对环境满意度影响高于生活满意度;呈现较强增量效应,即服务项目数量越多,老年满意度越高;呈现异质性效应,健康护理类服务影响最大,精神文化类和权益保障类影响较大,生活辅助类没有显著正向影响。根据我国现阶段老年人年龄结构特征,养老服务要重视注重由"扶弱型"向"普及型"、从"补充型"向"提高型"转变,鼓励多元主体供给,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需求,提高老年人多方面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养老问题日益引起社会重视。结合我国国情,探索并建立新形势下养老模式,积极兴办社区养老势在必行。通过政府投入为主,同时鼓励社会、家庭和个人共同负担等办法,建设社区养老人才队伍及基础设施,全方位、多形式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服务,让老年人身心健康,充分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区照顾逐渐成为了一种主流的养老模式。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与高龄化、家庭照顾功能的弱化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顾问题凸显,发展城市社区照顾已成共识。本文通过对老年人日常生活照顾需求的分析,在简要阐述社区照顾理论与起源的基础上,提出目前我国已具备发展城市社区照顾的基本条件,初步探索出城市社区照顾发展的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积极老龄化的主张,鼓励充分挖掘老年群体潜力,发挥老年群体积极的社会价值。社区作为老年群体长期生活的主阵地,是老年群体进行社会参与的主要平台。低龄老年人作为老年群体中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主要力量,目前已在参与城市社区治理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仍面临着外部环境支持相对不足、活动参与层次相对偏低、参与行为随意性相对明显等诸多现实困境。未来应以积极老龄化理论为指导,从搭建支持服务平台、打造老龄友好参与环境、充分挖掘特色优势、提高活动参与层次等方面入手,确保低龄老年人成功参与城市社区治理。  相似文献   

17.
社会支持网络视角下中国养老保障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峻,人口老龄化水平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的特征明显,因此,需要紧密结合我国老龄化社会国情、民情、老龄化人口需求,综合考虑政府的财力、物力、社会的供给与服务、家庭的责任与能力,进一步细化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具体措施与方法。文中从社会支持网络的视角分析养老保障问题,将其按支持网络内容分为物质支持、精神支持和照料支持,按支持网络主体分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构建包括政府制定养老规划、提供税收优惠、创新政府购买方式、完善医疗照顾在内的养老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18.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涉及到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社区、社会组织、企业、家庭、志愿者、理论研究者、老人等。在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国家政策层面、理论研究层面、实践层面,合作网网络治理的适用性愈发明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与各主体存在着正相关逻辑关系,旨在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主体责任的考量,发挥好政府、市场、社区、社会力量、养老服务行业协会、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以及家庭和老年人自身的积极养老作用,形成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合力。  相似文献   

19.
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社区养老已成为老年人主流养老方式,但老年人对社区养老服务总体购买意愿偏弱。文章根据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2018)的数据,利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养老保险、自评健康对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养老保险对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购买意愿呈显著正向影响,老年人自评健康对其社区养老服务购买意愿呈显著负向影响。由此,需从加大养老保险保障力度、转变老年人消费观念、提供均等化养老服务补贴着手,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提升老年人养老服务购买意愿。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稳定等诸多方面带来的风险和挑战将是全面、深刻持久的。基于此,党在十八大提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部署,并出台了相关政策加以应对。但是,在未富先老的背景下,我国当前老年人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任务依然艰巨: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障在内的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仍存在较多问题,与老年人密切相关的政策法规法律体系也还不够健全,尤其面对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口数量,我们当前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方式还较为单一,尚未形成多元化、有效的养老模式,这一系列问题都使得居民个人养老问题的解决面临严峻挑战,离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社会建设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对21世纪的中国来说,养老问题是将要面对的一大社会难题。若不能妥善解决,将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与和谐稳定。文章主要从对当前的养老模式角度入手,对当前的养老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