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面临人口快速老龄化的趋势,如何有效增加养老服务的供给、提高养老服务水平成为我国目前发展老龄事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养老社区作为一种集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模式为一体的新型养老综合体,必将成为老年人养老生活的优先选择。未来1020年将是我国发展养老设施的重要发展机遇期。构建"政策引导、企业运作、社会参与"的合作治理结构,方能取得理想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社区居家养老通过家庭、社区、专业化服务机构的相互协作和配合,借助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家庭、机构在养老方面存在的不足,正在成为一种符合我国传统文化的新型养老模式。基于2018年的实地调研数据,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环境设施、项目内容两个层面来评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实施绩效,进一步利用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影响养老服务满意度的显著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社区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建设成效显著,居民认可度较高;养老服务供给三个层面发展不均衡,日常生活服务、精神慰藉服务发展较快,满意度较高,医疗护理服务发展缓慢,满意度较低。模型回归结果显示,个人特征层面的性别、月均收入,环境设施层面的生活环境,养老服务层面的日常生活服务、精神慰藉服务等变量显著影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伴随急速老龄化阶段的来临,居家养老作为社会化养老的基本方式而倍受关注。运用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对合肥市居家养老现状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合肥市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现状呈现出几个特点:养老需求方式多元化、发展性养老内容需求较大、对政府财政高度依赖及随迁老人养老需求异于总体需求。这些需求特点受收入、年龄、家庭人口数量、主体特征等因素影响。从供给方面老看,目前合肥市居家养老面临社会性力量供给不足、发展性服务供给较少、内外埠老人待遇不均等及社会性养老金覆盖不足等供给制约问题。建议从增加可支配收入、正视随迁老人地位、丰富养老服务供给、引入社会养老服务及健全社会性养老金增长机制等方面着手,以期实现供需平衡,促进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4.
居家养老服务是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基础。推进我国居家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应明确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是国家、地方、产业、家庭、老年人和国际化的需求,在此基础,理顺政府、家庭、老年人等需求结构要素;然后以需求为导向,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制度、资金、创新、土地、劳动力等供给结构要素,建立多元化、层次性的供给结构;最后从理念、制度、经济、信息和功能等方面建立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结构性衔接,实现供需之间的对接。  相似文献   

5.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不仅是我国应对"银色化浪潮"的重要战略选择,也是完善养老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老龄化日益严重,具有"未富先老"的特点。在比较分析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我国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迫切性,概括国外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并从我国现有的法律和文件、购买模式及面临的问题归纳现阶段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为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新养老方式不断得以完善与推广,更好地满足老龄化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福利多元视角下的中国居家养老服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面临严峻的老龄化形势,现阶段,学界基本认同居家养老是应对中国老龄化问题的解决之途。借鉴福利多元主义理论,我国居家养老服务应引入多元主体的供给,通过明确各主体的供给职责,让各主体通过相互协调合作,从而形成一种互补的多元供给主体模式。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等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需求,社区居家养老呈现了一定的优势。南京、大连、上海、宁波、兰州五个城市都在社区中开展了居家养老服务,但运行模式不尽相同,政府、社区、社会组织也有着不同的定位和分工。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模式主要有三种:政府主办、层级联动,政府主导、中介运作,政府购买、民间组织承办。每种模式都各有利弊,只有明确参与各方的定位,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才能保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人口老龄化是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不可避免的趋势,随之而来的养老问题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养老问题的处理是否得当成为制约一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多方面发展的直接因素。在诸多养老问题中,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是衡量一国老年人生活状况、反映养老供给与需求之间关系的重要指标。从养老模式多元化视角审视滨海新区老年人生活状况,以期找出养老模式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为提高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居家养老已经成为老年人选择的主要养老方式之一,文中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城市老年人居家养老的需求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出城市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分析了影响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因素。研究表明,影响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因素有: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个人因素主要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生活自理能力、职业、收入。家庭因素的影响则体现为家庭结构、居住方式、家庭赡养费用。居家养老体系因素包括居家养老服务收费情况和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已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近年来政府在法律与政策层面上为社区养老这条新路提供了依据,为老年群体权益带来了新的保障。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模式这种富有"第三条道路"意义的新养老模式的理念、内涵及发展现状与趋势在当代具有特殊现实意义,结合福建省在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方面进行的创新与探索工作,从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发展现状在多元性与群体整合、养老的投入差异性等方面进行检视并提出完善社区居家养老的运行机制及供给模式。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养老服务政策密集出台、渐成体系。养老服务政策的进展主要表现在八个方面: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厘清养老服务供给责任;全面开放养老服务市场,增加养老服务供给;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弥补服务体系短板;强化创新驱动,支持新型养老模式发展;推动医养结合,破解养老服务发展困局;加大扶持力度,降低服务供给成本;加强市场监管,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探索护理责任分担新模式。十八大以来养老服务政策变化有四大明显特点:在政策定位上,由单一发展老龄事业转变为老龄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在政策目标上,由保重点人群转变为保基本服务;在政策重点上,由侧重扶持机构转变为促进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在政策内容上,由就养老论养老转变为推动医养康养相结合。下一步养老服务政策取向:一是焦点转移,从顶层设计走向具体落实;二是动能转换,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三是关口前置,增强老年人自我养老能力;四是重心下沉,继续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五是重点突破,尽快总结试点经验出台统一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深度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之际,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作用日益凸显。文章依据多元福利主义关于多元主体功能分担的原理,分析了中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多元主体(政府-社会-市场-家庭)之间功能冲突的现状。基于此,从多元主体责任分担的视角构建了四主体相互依赖的发展路径:要求政府在养老服务市场的引导中做到放权不越位,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专业特长,坚持市场在服务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培育老年人及其家庭的主动消费意识。总之,四主体良性互动和分担的居家养老服务市场的培育有赖于服务需求分级分类管理和充分竞争的养老服务市场的培育。  相似文献   

13.
以北京为样本,农村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可以概括为两条主线、三个阶段和三类主要模式。两条主线为救助-适度普惠福利服务和居家-社区福利服务,三个阶段指由自发性的帮扶救助到村两委主导再到混合化运营,三类模式包括纯居家互助服务模式、互助服务+就餐模式、互助服务+综合模式。总体而言,农村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应该是非营利定位的,互助服务是农村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关键,其发展路径可以概括为:分阶段、分类型地扩展救助型福利服务和适度普惠型福利服务;由福利的国家责任向国家、社会合作(发动社会参与,进行资金和服务互助)转变;由设施建设向服务供给转变;构建农村互助共同体等。  相似文献   

14.
运用CGSS2015年调查数据,通过多元有序Probit回归分析我国城乡居民公共教育服务满意度,对比发现:农村居民对公共教育服务的总体满意度略高于城市居民,与现实城乡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情况形成反差,出现"倒挂"现象。基于顾客感知价值原理,城乡居民对公共教育服务资源充足性、普惠性和便利性的感知由高到低地影响公共教育服务体验,"不患贫而患不均"可以解释城乡满意度"倒挂"现象。此外,城市和农村实际上客观存在两个相对分割的基础教育市场,农村教育投入的增速较快,有利于缩小城乡的差距,但城市的组内差距仍然巨大,城乡居民皆"患不均",这为未来公共服务供给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地区公共服务满意度,作为衡量公民公共服务获得感的有效载体,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联系,但学界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还存在分歧。通过解构公共服务满意度的特征,可以从时间、空间两个层面的视角来解释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对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背景下,经济发展的差异会影响公民主体认知模式和社会资本的形成进而影响公共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我国公共服务改革的理念定位及改革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都进行了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政府改革,其核心主题是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我国现阶段比以往更加重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如何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是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地方养老服务发展面临较为严重的供需矛盾,养老服务发展的目标模式是政府、社会力量与老年人分别作为养老服务的提供者、生产者和消费者,三方主体互动同时又有各自的功能与职责权限。围绕这一目标模式,地方养老服务发展要转变养老服务理念,创新养老服务方式和机制,完善与落实养老服务政策制度支持体系以及建立和完善养老服务质量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201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的数据,本文探讨了家庭主要照顾者对我国城乡老年人社区服务需求的影响。主要照顾者被分为五类,即配偶、儿子、女儿、儿媳和其他人。配偶和儿子在我国城乡老年人照顾者中所占的比例最高;儿媳在农村老年人主要照顾者中占的比例较高。对各种社区服务有需求的农村老人的比例高于城市老人;城乡老年人对上门看病和上门护理服务需求最高。回归结果表明,被配偶和女儿照顾的城市老人对社区服务有需求的可能性较小;被女儿照顾的农村老人对社区服务有需求的可能性较低。这说明被不同照顾者照料的老年人对社区服务的需求有显著差异;被儿子、儿媳和其他人照料的老年人很可能是今后我国老年社区服务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19.
In the socialization process of services for the elderly, guiding the social subjects to participate in solving the imbalance problem of supply and demand has become the basic target. Based on the local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Zhejiang Province, the paper presents different innovated service models and emphasizes the significance of social governance innovation.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analyzes such problems as social subjects' lack of motivation, the poor coordination of cooperation mechanism and the inadequacy of effective supply. The researcher also puts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in the aspects of capacity building, mechanism innovation, and content innovation.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services for the elderly are supposed to promote social governance innovation in the institutions and mechanisms.  相似文献   

20.
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公共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推动了养老模式的变革,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实现了治理理念和服务模式的创新。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政策要实现预期效果,离不开公共财政的投入、社会各方的支持,需要养老服务市场的培育、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也需要老人及其家庭转变养老服务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