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苏平 《廉政瞭望》2013,(22):45-45
现如今,出租车司机好像部有一个“大嘴”头衔:传播讯息、评论时事。难怪官员微服私访爱选出租车昵,比如挪威首相。  相似文献   

2.
当政要们遇上认死理的交通警察,会是谁让步呢?是法律的尊严,还是官员的权威?挪威首相的防弹车上不了路2003年,“基地”组织一个头目呼吁全世界的穆斯林打击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挪威的利益。于是,给挪威首相购置一辆更加安全的防弹车便提到了政府的日程上。  相似文献   

3.
《湘潮》2016,(10)
正时光似流水,自1979年中美建交至今已37年,但建交前我赴美国华盛顿建驻美联络处的工作经历仍历历在目,令人难忘。抽调人员组建联络处1973年4月,我在外交部西欧司英国北欧处主管挪威工作,正忙于准备接待挪威首相一行访华。某日,司领导通知我去检查身体并告诉我,接待完挪威首相访华后即交接工作,转调去驻美联络处工作。当时我自以为忙完挪威首相接待工作后,总会有一二个月时间准备熟悉有关美国情况,谁知5月18日刚接待完挪威首相从广州回到北京,即接到通知,让我5月28日随黄镇主任夫妇等首批工作  相似文献   

4.
天下     
《廉政瞭望》2021,(7):16-17
挪威首相违规聚会被罚挪威首相索尔贝格因违反防疫禁令被罚款2万挪威克朗(约合1.54万元人民币)。相关报道称,索尔贝格于2月在一处山庄与13名家人一同庆祝60岁生日。根据挪威的新冠防疫规定,政府禁止举办超过10人的聚会。索尔贝格表示,在餐厅和家人就餐时分别订了3张桌子,并保持了社交距离。尽管如此,索尔贝格此举还是遭到了该国卫生部长本特·霍伊的批评。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1,(20):4-14
常言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用此言来形容5年内已连换6名首相的日本政坛绝不为过。据有关媒体统计,日本是全世界更换首相最频繁的国家,自1885年伊藤博文出任第一任首相,至今也就百多年时间,却已换了近百位首相,平均1.35年换一任。面对如此政坛怪象,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日本始终难以走出首相“短寿”的怪圈?  相似文献   

6.
本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政府首脑和发展战略学专家关注的热点问题,掀起了全球性的“可持续发展”运动。1980年3月5日,联合国大会向全世界发出呼吁:“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的持续发展。”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任主席的环境与发展世界委员会出版的《共同的未来》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可持续发展是既  相似文献   

7.
国际视线     
《当代贵州》2011,(25):9-9
日本首相更换频繁严重影响外交经济 自2006年时任首相小泉纯一郎下台之后,日本每年都在更换首相,在8月30日国会选举中赢得多数支持的野田佳彦则是第6个。和其他国家相比,日本的“多变政府”显得尤为突出。美国评级公司称,频繁更换首相“妨碍政策执行的一贯性”是下调日本主权信用评级的原因之一。(来源:中国新闻网)  相似文献   

8.
1933年,丹麦与挪威就东格陵兰岛主权问题诉诸国际法院,最终丹麦胜诉。国际法院作出这一裁决的依据之一是,挪威外交大臣艾赫伦曾于1919年对丹麦公使表示,不反对丹麦对格陵兰的主权要求——此案例体现了国际法中的“禁止反言”原则。在中越持续几十年的南海争端问题上,也有类似实例:1974年之前,  相似文献   

9.
11月19日,挪威军方发言人艾斯汀宣印,挪威军队将每周吃素一日——每个星期一称为“无肉日”,它是挪威努力对抗全球气候变暖的新措施。  相似文献   

10.
候金亮 《廉政瞭望》2011,(19):62-63
有媒体调侃道,“你换件衣服的时间,日本就会换个首相”。从1989到1998年,日本经历过十年九相,现在则变成了一年一相。加上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天灾人祸频繁,日本已经元气大损。新一任“黑马”首相野田佳彦极度渴望打破这种魔咒,延长这个职位的生命力。在2011年8月29日参选前的最后一次演讲中他曾比喻称:“我只是条泥鳅,不会成为金鱼。”  相似文献   

11.
宋鲁郑 《廉政瞭望》2010,(19):58-58
卡梅伦成为英国两百年来最为年轻的首相之后,曾宣布要和印度建立“新的特殊关系”。近日,担任首相后第一次出访亚洲的卡梅伦就来到了前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印度——而且还率领了一个十分豪华的号称“现代史上规模最庞大的英国访印代表团”:既有财长、外长,也有50名企业高管,甚至还有奥运会冠军和学术人员。这也是10年来英国首相再次踏足这片土地,实在是给足了印度面子。  相似文献   

12.
中日关系在经过多年的僵持之后,随着日本领导人的更替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两国的高层和民间都认识到中日和平友好的重要性,都有改善和发展双边关系的迫切愿望。从2006年10月安倍晋三首相访华的“破冰之旅”,到2007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日的“融冰之旅”,再到2007年岁末福田康夫首相访华的“迎春之旅”,中日关系可谓是“柳暗花明又一春”。今年胡锦涛主席将在樱花盛开的时节访问日本,开展进一步改善和提升两国关系的“春暖之旅”,中日关系的春天将会更好。  相似文献   

13.
2009年4月。英国政坛爆发“抹黑门”事件:首相府特别顾问、负责首相布朗政治策略的资深幕僚麦克布赖德被曝在1月份通过电子邮件,与曾经担任工党媒体顾问的德雷帕讨论如何通过网站制造八卦新闻,来破坏保守党领袖、影子内阁首相卡梅伦和影子内阁财长奥斯伯恩的名誉。事件曝光后,麦克布赖德随即辞职,布朗亲自写信给卡梅伦等被点名抹黑的保守党高层。表示“深切遗憾”。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13,(11):119-119
“凡是有不和的地方,我们要为和谐而努力;凡是有谬误的地方,我们要为真理而努力;凡是有疑虑的地方,我们要为信任而努力;凡是有绝望的地方,我们要为希望而努力。”1979年5月,撒切尔夫人用这段话开启了自己的首相生涯,英国也迎来了第一位女首相。站在唐宁街上,撒切尔夫人对面临的挑战踌躇满志。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布莱尔再次当选英国首相。这表明工党实现了自成立百年以来首次连续执政。历史上.工党也曾两次连任过.但都未满两届。正因为如此.工党在此改大选中以绝对优势获胜后.舆论称之为“布莱尔奇迹”。“布莱尔奇迹”意味着什么呢?  相似文献   

16.
10月7日,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在挪威奥斯陆宣布:2011年和平奖颁给利比里亚女总统埃伦.约翰逊.瑟利夫、利比里亚女活动家莱伊曼.古博薇,以及也门记者兼妇女权益活动家塔瓦库.卡曼。巧合的是,3名获奖者都是女性。妇女们的战争与和平挪威首位女首相、前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布伦特兰曾说过:政治需要妇女的见解。其实换句话说,和平事业也需要妇女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30名选手莫名失踪 2007年7月中旬的一天,来自美国、法国、希腊等20多个国家以及挪威本土的30名跳水发烧友相约来到挪威的高崖跳水圣地“盖朗厄尔峡湾”,在那里举行悬崖跳水表演赛,来自挪威《世界之路报》的记者杰克和他的美国女友罗芮丝也在其中。发令枪响了,30条身影飞下悬崖,  相似文献   

18.
道久 《党课》2012,(1):82-84
英国是近代君主立宪制这种国家政体的发源地,它之所以形成国王与“首相”并存这样一种“不伦不类”的政治体制。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形成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可否认的是,这一制度对世界许多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10月1日起,吉林、安徽两省都视所有悬挂“吉O”和“皖O”号牌上路的机动车为假牌或无牌照车辆。至此,全国31个省区市中,全面取消“O”牌照的已达15个。  相似文献   

20.
“挪威孪生恐怖袭击案”背后的社会背景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挪威警方现已开始承认袭击案可能与右翼极端势力相关,同时担心或有后续袭击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