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12月11日《中国青年报》刊登刘福利的文章,近日,某知名论坛就评出了2009年度网络10大炒作事件,躲在这些事件背后的“网络炒手”们也逐渐露出水面,被评的事件也大都广为人知,比如“艾滋女”事件、“贾君鹏”事件、曾轶可事件、“晕机女”事件等。  相似文献   

2.
1976年4月6日凌晨,中央政治局部分委员听取了关于“天安门事件”的情况汇报,会议将“天安门事件”定为“地地道道的反革命事件”。4月7日上午毛远新向毛泽东汇报,诬蔑人民群众悼念周恩来是“反革命活动”,“天安门事件”是“反革命政治事件”,说“‘天安门事件’公开打出拥护邓小平的旗号,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我国许多地方,一些社会矛盾以群体性事件的形式表现出来,特别是从“瓮安事件”到“石首事件”的一年间,各地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在国内外造成很大影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群体性事件问题,2008年1月30日,国务院组织召开了“全国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电视电话会议”,研究、部署和指导这一事关改革开放大局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李蒙 《民主与法制》2014,(14):25-27
平度市信访教育中心 2013年7月4日凌晨4时。山东省平度市金沟子村的陈青沙、张朋珂、陈利利、陈元节等拒迁村民3户17人被强制送到平度市信访教育中心,家被夷为平地。这一强拆事件在陈宝成案发后被称为“七四”事件。“七四”事件与后来陈宝成涉嫌的非法拘禁案有紧密的联系,陈宝成是在得知“七四”事件后非常悲愤,才连夜就从采访地赶回平度的。而8月9日,正是发现了7月4日强拆他们房子的郭晓刚再次驾驶挖掘机来到他们家的废墟上,  相似文献   

5.
《时代潮》2003,(2)
“黄碟事件”尘埃落定当事人获赔29137元 2002年8月18日深夜,陕西延安毗圪堵村村民张某和妻子李某在家看“黄碟”,之后丈夫被突然闯入的民警带走。10月21日,张某被延安市宝塔分局刑事拘留。这就是在全国掀起轩然大波的“夫妻看黄碟”事件。2002年的最后一天,延安市宝塔区公安局纪检委书记孙伟向“黄碟事件”当事人张某做了诚挚  相似文献   

6.
<正>“群体性事件”的称谓不一,如2000年4月5日公安部发布的《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规定》中,称为“群体性治安事件”;2004年11月8日中办、国办转发的《关于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工作意  相似文献   

7.
胡素萍 《新东方》2010,(5):5-10
2009年3月8日,南海海域发生中美船舰对峙事件,这是继中美南海撞机事件后发生的又一严重事件。3月10日,菲律宾总统不顾中国的反对,正式签署“领海基线法”,将中国南沙部分岛礁和黄岩岛划入菲领土。一时间南海波涛再起、暗流汹涌。7月22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泰国代表美国政府签署文件,宣布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表示“美国重返东南亚”,  相似文献   

8.
事件·人物     
《创造》2009,(8):20-20
处置“6·17”事件不力石首市委书记被免职 7月25日,湖北石首市召开全市领导干部大会,宣布石首市委书记钟鸣、市委常委唐敦武因处置“6·17”事件不力被免职。会议决定指出,鉴于石首“6·17”事件因一起非正常死亡案件演变成重大的群体性事件,造成了很坏的影响,中共石首市委书记钟鸣在“6·17”事件发生过程中,没有及时发现并报告情况,错过了事件处置的最佳时机,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经中共荆州市委研究,免去其中共石首市委书记职务。对“6·17”事件负直接领导责任的唐敦武,决定免去其中共石首市委常委职务。  相似文献   

9.
上海发生“七君子事件” 1936年11月22日,国民党以“危害民国”的罪名,逮捕了沈钧儒、邹韬奋、李公朴、沙千里、史良、章乃器、王造时等7位著名的救国会领导人,史称“七君子事件”。事件因缘于1936年5月上述著名人士响应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号召,在上海发起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要求国民党与中共谈判,建立统一的抗日政权。事件发生后,为营救“七君子”出狱,宋庆龄、何香凝等十余人发起了救国入狱运动,并得到全国响应。国民党政府迫于强大压力,不得不于1937年7月31日将沈钧儒等7  相似文献   

10.
“彭宇案”不远,“狼婆婆事件”再度牵动国人的神经。2013年11月22日,就备受关注的“老太讹人”事件,四川达州警方发布消息称,受伤老太蒋某系自己摔倒。其行为属于敲诈勒索,决定给予行政拘留7日的处罚。面对公安机关的处理决定,老人一家表示不服。  相似文献   

11.
1999年 5月 8日凌晨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 ,炸死我国记者三名 ,炸伤我使馆工作人员 2 0多名。美国官方抵赖罪行 ,声称“五八事件”是“误炸”。我国人民群情激愤 ,举行大规模游行示威抗议。中国人民不会忘记 5月 8日———国怒日。本刊去年第四期发表署名“艾国”的文章《立此存照———“五八事件”以来美国反华行动举要》。今年发表艾国的同样以《立此存照》为题的文章 ,作为“五八事件”两周年祭。  相似文献   

12.
钟来全 《传承》2013,(4):18-18
1942年7月9日,国民党江西中统局与广西当局在桂林共同发动了反共“七·九”事件,中共广西省工委和桂林市委遭到严重破坏,10月初,广西省工委书记钱兴决定将广西省工委机关由桂林转移到今天贺州市钟山县英家镇白沙井村。1943年1月继桂林“七·九”事件之后在广西再一次发生玉林“一·一三”反共事件和南宁“一·一五”反共事件。  相似文献   

13.
2011年9月13日《大众日报》刊登王琦的文章,接二连三发生的“郭美美事件”“高铁事件”“古董鉴定事件”,深深地刺激着我们的神经和承受能力。来自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监测显示,目前社会公信力下降导致的信任危机,以政府、专家及媒体最为严重。不相信政府,不相信专家,更不相信媒体,已构成了当前社会上一堵亟待翻越的“信任墙”。  相似文献   

14.
《辽宁人大》2010,(7):44-45
云南“躲猫猫”事件 【事件回放】2009年1月,云南玉溪北城镇男子李养明因盗伐林木被刑拘,进入晋宁县看守所,2月8日受伤住院,2月12日死于“重度颅脑损伤”。对于死因,晋宁县公安机关称,李养明受伤,是由于其与同监室狱友在看守所天井里玩“躲猫猫”游戏时不小心撞到墙壁所致。  相似文献   

15.
2011年10月10日淘宝新规的颁布,引发了淘宝商城小商户集中攻击大卖家的“淘宝围城”事件;同月23日位于上海嘉定区的两个楼盘销售点,因开发商大幅度降价,又发生了愤怒的已购房业主将售楼处“团团包围”讨说法的事件。2011年10月份发生的两件看起来毫无关系的事件,又好像存在某些共同点:一是都引起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讨论,二是都出现了“围攻”的行为。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李立 《黄埔》2009,(3):48-51
震惊两岸的“千岛湖事件” 1994年3月31日,24位台湾旅客乘坐“海瑞号”在抵千岛湖观光时,与6名大陆船员及2名大陆导游共32人在船舱内被歹徒烧死,这就是震惊两岸的“千岛湖事件”。  相似文献   

17.
四十五年前的二月二十八日,台湾人民為反對國民黨政府的專制腐敗和政治歧視,舉行了起義。“二·二八”起義遭到殘酷鎮壓,長期未能得到平反昭雪。近幾年來,“二·二八”這一被視為禁忌的話题,在台灣島內逐漸被提上日程。一九九○年,李登輝表示,當局準備徹底解决“二·二八事件”。隨後官方成立了“行政院”研究二·二八事件小組,民間成立了“二·二八關懷聯合會”。各界人士對此亦十分關注。一九九二年,隨着二月二十八日的逼近,台北方面採取了一系列的行動。二月二十二日,台湾“行政院”正式對外公布由當局委託學術界撰寫的“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追述了該事件發生的背景、經過及其結果,並且首度檢討了事件關係人蔣介石、陳仪、  相似文献   

18.
谢涛 《人民政坛》2007,(1):42-42
2006年9月份,发生在六盘水的一件涉及“官德”的“副市长撒谎门”事件有了新进展。据《新京报》2006年11月22日报道,环保总局、监察部在21日公布的第三批6起挂牌督办环境违法案件中,六盘水副市长撒谎事件赫然在案。两部门已要求贵州省监察厅追究这名副市长的行政责任。  相似文献   

19.
在2005年12月7日举行的“国际人权日”新闻发布会上,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阿伯女士公开对美国“黑狱事件”提出严厉批评,指责美中情局在欧洲设立秘密监禁设施和未经法律程序转移嫌犯,并明确指出此举“违反人权”。12月10日是联合国“国际人权日”,2005年的主题是禁止酷刑,以“人权卫士”自居的美国,没想到此番成了国际社会维护人权的“斗争对象”。“黑狱”事件源起于《华盛顿邮报》。2005年11月2日该报披露,美国中情局在美国以外的8个亚欧国家建立了“黑狱”,用来关押并审讯被捕的“基地”组织重要成员,以获取“反恐”情报。紧接着,总部…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06,(3):22-22
一、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专项应急预案为提高施政透明度和提高各种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对能力,2006年1月8日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1月22日,国务院发布了9件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两项预案的陆续出台与我国近几年突发事故频出有密切关系,它们也是预防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专项方案。二、教育部“两免一补”政策开始实施财政部、教育部从2005年春季学期起,加快了全国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两免一补”的实施步伐,到2007年,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都将享受到“两免一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