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尚昱 《法制博览》2009,(8):40-40
姑娘们说她们很纯洁.小伙子便笑了。商店说不卖假冒产品,顾客都笑了。官员说他们是清正廉洁的,老百姓便笑了。食品店说食品没有添加剂,顾客都笑了。电视广告说:大家放心饮用XX牌牛奶,看电视的人都笑了。火车站说火车不晚点,旅客都笑了。宾馆说晚上没有骚扰电话,服务员都笑了。发廊说她们是守法经营户,警察都笑了。小姐们宣誓用避孕套,嫖客都笑了。娱乐中心说是纯娱乐.门迎都笑了。小区公开承诺:安保措施很完备,小偷们都笑了。网站说网页没病毒,网民都笑了。老爷子说他不怕死,孙子们都笑了,老奶奶说她不爱财,儿女们都笑了。  相似文献   

2.
我们这个时代充满着矛盾:楼房高了,脾气却变槽了;高速公路拓宽了。思想却狭隘了。花钱多了。得到的却少了;买的东西多了,情趣却少了;住房大了,家庭却小了;便利多了,时间却少了;学位证书多了,常识却少了;知识多了,评判能力却少了;专家多了,问题却多了;药物多了,健康却每况愈下。  相似文献   

3.
漫谈年俗     
正【腊月童谣】"腊月童谣"就是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过年谣"。在旧时,一进入腊月,已到了年末,预示着新年已经不远了。而到了腊八节,就闻到年味了。所以这首歌谣的开首是以"孩子孩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为起兴开头的。接着就是"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因为一到二十三,过了小年就进入年关了。从这天开始就天天忙年。每天大致干什么,按时间顺序一一道来。叙述了人们忙年的各项内容,合辙押韵,朗朗上口。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过年习俗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些不符合时代潮流的旧俗消失了,有些符合时代的习俗保留下来。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又产生了一些新民俗。下面,我们将逐条讲给您听。  相似文献   

4.
正企业开展职工文体活动效果如何,职工最有发言权。01我们公司是2013年年初正式投产运营的,年轻人多,充满活力。年底时,公司组建的篮球队。作为篮球队的队长,我和队员们利用业余时间刻苦训练。第一次参加三元种业系统的篮球赛,我们就以5连胜的战绩爆出了最大的冷门,夺得了冠军,成为了一匹黑马。上级工会还特意出资为我们公司建设了室外塑胶篮球场地,我们既锻炼了身体又收获了快乐心情。我们篮球队成了一匹黑马  相似文献   

5.
李昊 《工会博览》2013,(35):58-61
他个子不高不矮,黑黑的,瘦瘦的。 他叫王亦工,在地铁足球队呆了二十多年,是最年长的队员。去年,他被换下了场,成为了替补队员,当然也成为了该队的教练助理。  相似文献   

6.
正今天是甲午年正月初五,也是立春的日子,立春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气,是一年的开始。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甲午马年的春,就从今天开始了。不知不觉间,冬天已经过去了。虽然北京的天气还是寒冷的,但却再也不是冬季的天寒地冻。空气已弥漫了春意。今天的北京,大风过后,空气变得清新,明媚的阳光照在身上,使人感觉了暖意。这样的天气不能宅在家中,于是我与家人走出了家门,走进了庙会,闲逛京城,来品年味。  相似文献   

7.
了解与忘却     
刘茂胜  潇风 《法制博览》2008,(12):39-39
我们有了计算器,扔掉了算盘。我们学会了使用鼠标和键盘,却丢弃了笔。我们了解了神通广大的互联网,并下载了很方便的读报软件,早晨或者是傍晚,却忘却了安静地阅读一份报纸的乐趣。我们从电视和食谱书上,了解了各种五花八门烹饪美食的方法,厨房设备也越来越高科技了,然而,我们往往又不知道今天该吃什么了。  相似文献   

8.
易中天 《法制博览》2009,(16):53-53
些时到了贵阳。一到贵阳,就想起了“绿丝带”。想起了贵阳的“绿丝带”,又想起了杭州的“红跑车”。胡斌驾驶的那辆“红跑车”都干了些什么,想必大家还记得。贵阳的“绿丝带”,恐怕就得回忆一下了。  相似文献   

9.
穆涛 《法制博览》2011,(12):64-64
“欲”,是个好东西,让人生有意义。 自然而然是欲,饿了吃饭,渴了喝水,寒了增衣,困了放松,瞌睡了找枕头,身子长全了想媳妇。由平庸到高尚,由常人到伟大,是欲在发挥作用。但欲是有界限的,煮饭的是火,火过头煮糊了,或烧了厨房,是超限,是越界。中国的皇帝有伟大的一面,也有自私卑鄙的一面。  相似文献   

10.
刘同朝 《工会博览》2014,(32):63-63
原本,我只是想要给自己减减肥,却不想竞做起了健身教练。记得我上第一堂课时,面对学员们的目光紧张得不行,结结巴巴的还说错话了。可我的学员们不但没有责备我,还鼓励我慢慢来。时至今日,已过去了7年。从最初上课时紧张到现在的游刃有余,我经历了那种自信的快乐。如今的我,已来到了新的工作环境,开始了新的历程。  相似文献   

11.
国家能力在民主巩固进程中的角色是双向的。国家能力保障了引导人们行为的规则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从而提供了民主巩固所必需的秩序。有效的国家能力保证了公民的意志和要求转化为社会生活的改变,从而保证了民主政体本身的回应性。但是,以强制力为前提的国家能力所具有的扩张性,方便了国家代理人攫取个人私利和操纵政治过程,从而引发了民主倒退。社会对国家的依附性增加了国家负担,降低了国家行为的有效性,这种依附关系也破坏了民主巩固的社会基础,对民主巩固产生了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不想感动     
一位旅美的作家回国后,说了这样一个故事。他驾车经过得克萨斯州,在一个没有服务站的路段,车子出了故障,无法启动了。他报了警,很快来了两辆警车。作家非常奇怪,一个报警怎么会来两辆警车。两位警察打开了故障车的引擎盖,调试了一番,车子仍然无法启动。警察指指两辆警车,对他说:“你看看喜欢哪辆车,你可以开一辆走。”  相似文献   

13.
现今,中国农民的失语,已经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各种超额摊派来了,他们说不出话;贪污腐败来了,他们说不出话;治安环境恶化,他们说不出话;农村道德水准下降,他们说不出话;卖血被传上了艾滋病,被鸡头拐去了女儿,还是说不出话。被人在权钱交易的合谋下谋去了责任田并且拆掉了房子,总该说话了吧?依然没有。世界上只是多了几个自杀身亡的农民。城市收容制度也不知道害了多少农民,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大学生身份的孙志刚出事,恐怕还是废除不了。  相似文献   

14.
黎乾 《法制博览》2011,(2):34-34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起跑线又在哪里呢?朱伯很是郁闷,郁闷得不得了。孙子该上学前班了,可学校却不办学前班了。连着跑了几所学校,答复都一样,说是执行教育局的规定,不办学前班了。原以为,孙子上完学前班,就能与学校接轨了。可现在,学前班成了泡影,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5.
峻首 《工会博览》2014,(19):59-59
近日,首农集团工会举办了2014年“和谐杯”乒乓球赛。来自集团所属企业的20支职工乒乓球队参加了比赛。集团机关党委书记高富、工会主席郑立明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经过一天紧张的争夺,北郊农场、三元食品、东郊农场获得了金、银、铜牌,安德鲁获得了精神文明奖,北郊农场获得了优秀组织奖。此次乒乓球赛,促进了首农集团职工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桑兰,一个让人感动的名字。1998年7月21日,不幸降临在她身上,也正是从那时开始,桑兰用微笑和坚强征服了所有关注自己的人,微笑天使的称号更是一直伴随着她。2008年7月,桑兰受伤后整整10年了。在这10年的日子里,她走出了人生的低谷,走入了北京大学的校园,她主持了《桑兰2008》等电视栏目,担任了北京奥运官方网站的特约记者,  相似文献   

17.
多难兴邦     
二十一世纪全世界最大的一场地震灾难——汶川大地震,震级8.0级,受损面积达10万平方公里,波及半个亚州,震惊了全世界。又一次特大灾难降到了中国头上。中华民族经历了太多的磨难。特别是近百年来,虎门的硝烟、圆明园的残垣断壁、芦沟桥的刀光剑影……苦难深重、伤痕累累。但中华民族从没有在磨难中倒下。经历了一次次阵痛。又一次次重获新生。血与火的熔炼,陶冶出了如山的身躯,如钢的筋骨。  相似文献   

18.
正老公提议春节假期和朋友去昌平采摘,我立即同意了。已经不记得上次去郊外是什么时候了。冬天以来,周末基本贡献了大小商场和超市。曾打算带小新去博物馆也迟迟没能成行。初五早上,因为约了朋友,严重缺乏睡眠的我,只能8点钟就爬了起来。8点40全家出发,开往小汤山。春节假期的京承高速一路畅通。ETC也为我们节省了很多时间。不到10点,便到了采摘园。小汤山的空气格外的好,留在相机里的是蓝蓝的天空。写到这里,让我想起小时候作文,"八股"得每次都会提到"蔚蓝的天空"。现在写起来,"蓝蓝的"竟然具有了莫名的神圣感。草莓大棚,室温20度。我们给小新脱了羽绒服,让他自己在大棚地上玩。草莓目标太小,他的兴趣只集中在  相似文献   

19.
李惠斌 《南风窗》2013,(7):10-10
中国1978年以来发生的这场改革,已经进行了34年有余。到目前为止,这场大变革的最大成功在于解放了劳动,解放和发展了劳动生产力。劳动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重新找到了在传统计划经济中失去了很久的自由和权利,从而使得巨大的社会生产力仿佛魔力般地从地下被呼唤了出来。权利,这个与个人自由几乎是同义语的语词,它的失而复得,成为劳动解放的集中的象征。权利首先是财产权,是财产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七个年头,中国出现了第一次罢工、罢课和请愿等一系列事件,当时称之为"闹事"。这是执政党始料未及的,引起了执政党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在职工群众的"闹事"中,几乎全部都撇开了工会,使工会产生了'危机"忧患,并进行了一系列深刻的反思。其中,工会关于在社会主义国营企业中职工"闹事"问题的探讨,得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