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梁燕妮 《前沿》2014,(5):86-88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信息观念的变革大体可以划分为信息消极、信息放任及信息积极三个阶段。而在信息公开方式、政府与人民信息互动关系上,网络科技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信息流通的动态性,延伸出了对信息利用的需求,信息法制的发展将超越以信息公开为中心的格局,从信息网络的角度看,至少应包括信息公开、信息加值、信息整备以及信息保护四个面向。  相似文献   

2.
近日,成都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包惠在研究统战信息工作时指出,信息工作是靠业务工作干出来的,信息工作是业务工作优劣的重要标志。要充分认识并正确处理好信息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关系,干好业务工作可以推动信息工作,抓好信息工作可以促进业务工作。干好实际工作,信息工作才有“为炊之米”。实际工作是信息的源泉,不干实际工作,干不好实际工作,工作就出不了成绩、出不了经验、出不了特色,就没有可写的东西,当然就没有信息可报。  相似文献   

3.
一、政府信息公开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在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具有基础性地位。政府及有关部门所掌握和保存的信息约占所有社会信息的80%,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对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对公众权益的发展、保护,对建立服务、法治、责任、廉洁政府,具有关键作用。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开始走上法治轨道,政府信息公开成为政府与社会力量共同推动的事业,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相似文献   

4.
单凤娥 《山西政报》2006,(11):39-39
在高度信息化的社会里,知识与信息就象产品一样频繁地更新换代。人们如果不能以最有效的方法去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就无法及时利用这些信息,无法适应信息爆炸时代的高速度、快节奏。因此,我认为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应成为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对学生进行信息教育不仅势在必行,而且应成为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胡小明 《电子政务》2011,(12):68-77
从剖析信息共享的效益难题切入,明确了信息共享的效益由人主观判定,而数据共享的价值则由业务流程决定。进而分析了使信息共享系统效益下降的因素,有政府信息共享系统的成本被低估、稀疏应用过度开发等,并从信息资源目录、信息共享交换平台的效用分析了信息共享措施,指出数据共享和信息共享宜分开处理,在网络化时代信息资源整合不必依赖物理...  相似文献   

6.
培养领导者信息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素质是指人类在信息活动中,尤其是进入信息社会在信息化进程中,由各种基本素质发展并优化出来的一种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新品质。其基本含义是:在信息社会中,人们进行信息处理所需的实际技能,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科学、信息觉悟、信息道德、信息文化、信息心理素质等,具体表现为信息捕捉、收集、筛选、检索、甄别、提纯、挖掘、运用、传播等能力。现代领导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才能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协商论坛》2012,(1):64-64
近日,江苏常州一位学生家长在网上爆料称,自己的信息疑遭泄露。手机会收到大量的广告信息。另有网友反映网上有人公开兜售常州十几万中小学生家长的信息。经记者调查,家长信息多由校方管理,信息泄露疑与校方有关,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  相似文献   

8.
信息在心理战中的地位极其重要,表现为:作战手段通过信息体现,作战过程通过信息展开,作战目的通过信息达成。使用好信息,扩大作战效果,应坚持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9.
《公安研究》2012,(7):95-95
张云霞在《理论探索》2011年第5期撰文认为,当前,确保真实全面的信息公开、实行权力运行透明是我国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和紧迫任务。然而,在信息公开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信息公开制度的实施缺乏立法硬性规定,信息公开的内容不够全面、真实性程度相对偏低、形式和渠道未能考虑其可接受性和获取性。解决信息公开中存在的问题,应加快信息公开制度的立法建设,扩大信息公开的范围和内容,确保信息公开的真实性,规范和完善信息公开的形式和渠道。  相似文献   

10.
在信息社会,信息的高速增长导致的信息泛滥和有效信息缺失,给用户带来了信息筛选与使用的无力感,衍生出无处不在的信息焦虑,包括信息完整性焦虑、社会真相焦虑、媒介使用焦虑。风险感知的加剧、知识付费的驱动、技术更迭的规训是信息焦虑产生的多维动因,社会内卷加剧、个体理性消散等风险也随之而来。社会营造宽松氛围,传媒拓宽传播渠道,公众提升自身智识,将有助于公众走出信息焦虑的困局,实现自身成长与社会进步的同频共振。  相似文献   

11.
龚晨 《桂海论丛》2012,(6):47-51
在信息网络化时代,信息素养是党政领导干部应有的基本能力。当前,党政领导干部在信息态度、信息意识、信息技能、信息安全、信息道德、信息素养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全面提升领导干部信息素养,需要从树立正确的信息价值观、营造健康发展的信息环境、培养信息技能的核心能力、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制、加强信息道德规范建设、建立健全信息素养的评价体系六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石共文 《求索》2013,(8):88-90
信息公开是现代民主政治的要求。但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信息公开中出现了由信息延滞、信息失真、信息不全等导致的失效问题.直接影响了信息公开目标的实现。要有效解决信息公开中的失效问题.除了采取技术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外,还必须从伦理的角度进行审视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其中,着重要明确信息公开的一般道德原则,并将一般性的道德原则外化为信息公开的伦理守则,内化为信息服务者的职业操守。同时。对信息公开中的失德行为,应加强监督和惩戒。  相似文献   

13.
李伟 《山西政报》2006,(10):39-39
信息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为领导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供信息服务。信息与决策紧密相联,决策离不开信息,信息是决策的基础和依据。为使信息工作更好地适应领导决策的需要。我认为,在日常工作中应着重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工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葛雅兰 《重庆行政》2010,12(1):93-95
信息工作,是党政机关内部的一项专门性工作,属于办公室工作的组成部分。在政府系统,称作政务信息工作,在党委系统称作党务信息工作,两者统称为党政信息工作。信息工作在党政机关工作中起着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重要作用。层次高的信息是各级领导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邓小平同志说过:“现在不是讲信息重要吗?确实重要,做管理工作的人没有信息,就是鼻子不通,耳目不灵。  相似文献   

15.
一、信息工作可有可无的误区。当前在一些地区的一些领导中仍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的问题,视信息工作为一种附加的工作,在这种认识支配下,一些领导往往安排经验不足的新手搞信息工作,业务文字水平较高的同志往往被抽调做其他工作。这就在相当程度上阻碍着信息工作的发展。要提高信息质量和效用,就应消除领导者对信息工作可有可无的认识误区,建立相对稳定的信息队伍和信息机构,巩固完善网络。  相似文献   

16.
岳楹 《人大论坛》2014,(12):58-58
“信息不对称”原是信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信息拥有方为谋取自身更大的利益往往会损害信息缺失方的利益。“信息不对称”同样存在于地方立法过程中。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政府部门与立法机关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首先,在上报立法计划项目时,上报立法项目的行政部门拥有对该法规项目的全部信息,而作为立法计划编制机关的省人大常委会的工作部门处于明显的信息弱势,因此在立法项目的取舍上会受到部门提供信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机关后勤》2009,(4):24-25
一、正确把握新时期驻京工作的发展方向 (一)适时转变驻京办事处的基本职能 1.加强政务信息服务。随着信息社会网络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原有的在京地域优势逐渐弱化,我们必须及时调整思路。一要巩固和拓展信息渠道,完善与国家各部委的信息联系,及时跟踪了解中央出台的重大政策措施;二要围绕本省中心工作,有针对性地提供信息;三要强化信息加工,深度挖掘编报可供领导决策参考的信息;四要完善与省里各部门的信息交流机制,让最有价值的信息在最短的时间里传给最需要的人;五要培养信息人才,创新信息工作软硬件手段。  相似文献   

18.
刘昊 《天津人大》2012,(3):47-47
日前,蓟县人大常委会召开人大信息工作会议,研究布置人大信息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信息工作的意见》,确定创办《人大信息》专刊,并对人大信息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人大信息》专刊将及时编发符合市人大常委会和蓟县县委工作要求、符合蓟县人大工作实际、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信息,切实通过这个平台,积极研究探索人大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和做法,为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和依法治县进程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赵萍 《时事报告》2013,(10):44-45
信息消费是指居民和政府部门对信息产品或信息服务的最终使用。信息消费具有结构层次高、绿色无污染、带动作用强的特点,已经成为近年来各国重点培育的新兴消费热点。2012年,我国信息消费总规模为1.72万亿元,占当年GDP的3.3%。但是,截至目前,我国信息消费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中国人均信息消费大概一年192美元,而美国则高达3400美元,比中国的17倍还多。因此,借鉴国外促进信息消费的经验,实有必要。  相似文献   

20.
在后真相时代,政府公信力的构建面临来自信息本身、传播过程、公众信息解码三个方面的挑战。即信息噪音带来的政府信息干扰,信息传播规律影响下的政府信息弱势传播,公众特性导致的政府信息解码偏差。技术发展带来信息噪音放大,社会发展和转型带来的公众信任异化,政府与公众互动过程中的不足带来的政治不信任扩大是政府公信力面临挑战的原因所在。基于此,后真相时代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的核心议题就是通过政府与公众的互动,构建政府与公众长期稳定的良性信任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